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來自虛空的般若智慧
2014/01/26 21:46:29瀏覽82|回應0|推薦0

 

來自虛空的般若智慧

 

 

 

 

    當我們在行布施時,我們一定還有所執著,若無所執著,則一無所有,我們拿什麼去布施?

 

    若不知人無我、法無我,就算我們捨去所有的一切,包括財寶及身體乃至正法,都不名布施,所以者何?因為先取執為己有,後行布施。譬如: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據為己有,然後拿去施捨給別人,能算布施嗎?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故能無所取,無所取即是大捨,本來具足布施波羅蜜。

 

    當我們在持戒時,我們的心必定有所執著,有所執故,隨緣生出貪憎癡慢疑等諸病,是故必須有所防范,所以用戒律在旁隨侍,深恐貪憎癡慢疑作亂,當我們放下執著時,貪憎癡慢疑即不能起,則無犯自性戒,即是戒無戒相,或曰無戒而戒。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故能無所犯,無所犯即佛戒,本來具足持戒波羅密。

 

    當我們在忍辱時,我們外圍的人、事、物作何感想?難道它們在欺我、凌我、辱我、譏我,要不然我們是在忍什麼辱?不是這樣的,一定是我們執著、妄想自作的纏縛,放下妄執,心胸自然寬廣,就算要忍也無事可忍。自然圓成忍辱波羅密。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本來具足忍辱波羅密。

 

    當我們想要精進時,必有某些欲求,或許想成佛,或許有某種進取,欲求使我們產生執著,有所執著的精進,將鞏固執著,精進反成障礙,不刻意精進,只是盡一己之力,精進與懈怠無所分野,心自然無所執,心無所執故,圓成大精進,惟名稱而已,實無精進不精進之分別。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本來具足精進波羅密。

 

    當我們入禅定時,必有不定(心亂)時,若心無不定時,則不需入禅定,不出不入是真禅定,有出有入非常定。必定心有所執著,才擾亂其心,乃至執著於正法、執著於清淨、執著於禅定,皆能令心煩亂,若無所執著,心即無煩亂,心無煩亂即名禅定,惟有名稱而已。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本來具足禅定波羅密。

 

    當我們修習清淨智慧時,愚癡亦同時生起,因為不知不覺中我們動用了聰明才智,世聰染污了清淨智慧,並以世聰當成智慧,無意間鞏固了一切所知,所知即成障礙,因此導致心有了限量,不管如何的聰明,皆在意識心的范疇裡。必須盡管得去掉聰明,去掉所知,無所執著,如此並不會失去智慧,反而能使心無所限量,即成無邊的心,智慧因此無所滯礙,自然恢復圓滿智慧。圓滿智慧是名般若。

 

    心如虛空大道場,無所執著,本來具足智慧波羅密。

 

    眾生本來具足一切功德,只因妄想與執著,不能證得

,若經證得,一切都是現成的,眾生雖未證得,一切功德亦不失,只是眾生法眼不淨、慧眼不淨、佛眼不淨,毫無所見,是故不覺不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1078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