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8 08:32:37瀏覽1120|回應0|推薦2 | |
異國夫妻故事 06/26/2010(六)清晨04:20 早上打開FACE-BOOK,發現親子關係,似乎在網上才建立的起來,與在美國的大女兒、住在家裡的二女兒,美國的外甥們、與南非姪兒、從6歲到35歲都是如此,不知道這是甚麼世界?FACE-BOOK上有人問老二說:妳表妹為什麼嫁給外國人,老二解釋說她是『華僑』。上網查詢華僑的英文叫做Overseas Chinese,就是僑居在外國的華人,我給華僑的定義加了個註解:『居住在國外的華人,心中某些部分還眷戀著祖國的種種…』。如蔣方良女士從俄國嫁到台灣來多年,雖然也學會打中國麻將、吃江浙菜、但心中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食物、習慣與文化。 從台灣來參加小妹女兒的婚禮,婚禮的男女主角都是在美國出生的華僑,新郎的父親是移民美國超過30年的華僑,後來娶了白人的老婆,生了三個混血的小男生,其中的老么就是今天的男主角叫PETER,嚴格說他只有二分之一的華僑血統。新娘的父母親原本在台灣就認識的,後來先後到美國讀書、工作、上班、結婚、生子,JOY是他們的第一個女兒,所以新娘有著台灣的純種血統,但是說華僑似乎有些牽強,因為她心繫不是台灣前途、台灣的動向,台灣的食物、台灣的文化、台灣的朋友…,她所在乎卻是美國的種種…。 婚禮的前一天,小妹與妹夫邀請準親家來家裡聚餐,我算是與新郎的父親唐先生同輩而且也是舊識,聽說新郎的母親中文講得不錯,唐先生要我當場測試他夫人的中文程度,果然咬字清晰、用字合宜,你怎麼也想不到一位道地的白人,居然會說出這麼地道的國語,唐先生告訴我說,她比東方人還要東方人。多年前我在台灣的教會聚會中,親眼看見三位小朋友不吵不鬧乖乖的坐在母親的旁邊,根本不像我在美國見到的既活潑又調皮的美國小朋友。 華僑的定義似乎愈來愈含糊了,只因為他是黑頭髮黑眼珠,所以老二說嫁給華僑似乎能自圓其說,但是我覺得今天所謂的華僑定義愈來愈薄弱了,不知道有多少的台灣移民者,會稱自己為華僑。記得四舅住在菲律賓多年,曾辦了中華學院,大力推廣中華文化,也被拱為菲律賓的僑領,每年的雙十節都會風風光光的組團返台,參加盛大且隆重的國慶大典,但這幾年年事漸長,也逐漸消聲匿跡了。過去這30年我在海外讀書、工作、出差、旅遊,遇見的許多台灣朋友,有些已經入了外籍,有些長期居住在外,大部分還是保留台灣的身份證,好像也沒有人說自己是華僑。 但在美國卻完全不是這樣,不論是台灣人到美國開科技公司、或是中國大陸學子到美國留學、或是菲律賓人到美國打工,或是墨西哥人偷渡到美國,這些人總是千方百計的,想取得美國的綠卡,再進一步取得美國的公民權。當然美國今天是世界第一強國,不論紅、棕、黃、黑、白,只要登上這個航空母艦,似乎一切都安全了,有了美國的護照到世界那個角落好像都吃得開。換言之,身為美國的僑民,美國政府就必須負完全的責任保護妳。在美國到處都是不同的人種,而且人數愈來愈多,2008年10月全美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現在還繼續不斷的增加,不是生育率特強,卻是這個國家懂得網羅全世界的菁英。 美僑與華僑比較起來,兩種都是僑民卻有天壤之別,我想今天的華僑與當年國父孫中山時代的華僑熱血如今也不復見了。更妙的台灣的僑民在國外還分成藍綠兩派,當阿扁與馬英九來美訪問時雙方人馬相互對峙,這也是其他國家少有的。 這樣說來,嫁給誰有這麼重要嗎?是不是華僑有甚麼關係?重要的是你人生的價值在那裏?聖經上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中國人說門當戶對,小學老師嫁給高中老師豈不是門當戶對?JOY是小學老師,PETER是高中老師,中國人嫁給美國人就不是門當戶對?那美國人嫁給美國人才門當戶對,請問她們小倆口是甚麼人?豈不都是在美國出生的美國人,那又何來之說的異國婚姻?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