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剪報
2006/04/28 12:29:49瀏覽705|回應0|推薦3
【記者薛桂文】

■時間:95年4月15日下午2~4點  @ http://udn.com  

■地點:聯合報系一大樓會議室

■與談人:

‧許惠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暨研究部主任)
‧蘇秀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林素蘭(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彰化基督教醫師糖尿病中心護理長)
‧陳思羽(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糖尿病中心護理長)

■主持人:張耀懋(民生報生活中心醫藥組副主任)

■紀錄:記者 薛桂文

■攝影:記者 鍾豐榮

控制糖尿病ABC

在台灣,根據以往調查,全部人口中約4%~5%患有糖尿病,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有10%~12%的人罹病。依衛生署統計,糖尿病已高居十大死因的第四位,但此一數字有低估之嫌,因為,腦中風、心臟病等主要死因,也常與糖尿病脫不了關係。

由於糖尿病至今無法根治,如何長期控制、與疾病共存,成為治療最重要的課題。許多研究已證實,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能大幅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尤其是小血管病變,若能在血糖之外,同時控制好血壓、血脂並戒菸,大血管的病變也可減少。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登載一篇長期研究報告,兩組糖尿病人,一組嚴格控制血糖,一組則採一般控制,經過七、八年後,兩組都回歸一般控制,十多年後的追蹤顯示,曾經嚴格控制的病人,大血管併發症明顯較少。可見,嚴格控制血糖的治療,在任何時間介入,對後續的病況進展都有好處。

許惠恆指出,目前,糖尿病控制目標除了傳統的飯前血糖、飯後血糖外,還有更重要的A、B、C三項指標。

A是糖化血色素(A1C),這是紅血球中的血紅素被糖化的程度,若血液中的糖份愈多,血紅素被糖化愈嚴重,糖化血色素就愈高;它可以反映四到八周內血糖控制的好壞,正常人應在5%~5.5%以下,而糖尿病患的控制目標應低於7%,但也有醫界主張較嚴格的標準6.5%。

B是指血壓(Blood Pressure),糖尿病人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C則是膽固醇(Cholestrol),標準值應低於200。

糖尿病飲食 適量攝取糖、多高纖少脂肪

許多人的觀念裡,糖尿病必須嚴格控制飲食,這等於宣判從此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尤其含糖的東西更不能碰;其實,這種想法失之偏頗,所謂的「糖尿病飲食」,不過就是健康的飲食,糖份並非不能吃,只是攝取要作適當分配,以免血糖起伏過大。

蘇秀悅表示,現代人飲食多半有營養不均衡的缺點,糖尿病的飲食原則,不僅適用於病患,其實一般人也應遵循。其重點包括:嚴格控制油脂攝取,且應以不飽和脂肪為主;而肉類同樣應選擇脂肪含量較少者,份量也不宜太多。

至於澱粉類的主食,糖尿病人(一般人也一樣),應多吃高纖食物,最好是全穀類的五穀雜糧,像糙米、大麥片、薏仁等混合而成的雜糧就很有益健康,它會讓血糖上升較慢,對病情控制較佳,精製白米飯則不宜。

在水果方面,許多人以為糖尿病人不能吃太甜的水果,這是錯誤觀念,只要份量控制好,一天約兩份,每份一個拳頭大小,相當於一顆橘子或柳丁,各種季節性的水果都可以食用,不須特別忌諱;而此一原則也適用於一般人。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以老人居多,他們牙口不好,常有特殊的飲食偏好,在飲食控制上,應了解其需求,妥為設計。例如,許多蔬菜不易咀嚼,老人家往往只能吃熱過兩、三次的剩菜,才較柔爛易入口,在衛教時,就可指導那些蔬菜適合牙齒不好的病人吃,或如何烹調可減少咀嚼不易的困擾。

雖然,糖尿病人飲食上要處處注意,有人覺得,無法隨心所欲,人生好像陷入黑暗,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讓自己回歸健康生活的機會;而且,一人得病,常代表全家人的飲食習慣都有同樣問題,若能全家一起改變,變得更健康,未嘗不是件好事。

親友支持 抗病路不孤單

罹患糖尿病後,必須飲食控制、按時用藥、還得經常檢測血糖,這樣的生活變化,許多人都很難接受,有些患者乾脆逃避或放棄,這時候,家屬就成為協助患者控制病情,最重要的支柱。

林素蘭說,由於糖尿病人多半上了年紀,老人家有時個性較頑固,可能因為與家人鬧彆扭就不吃藥,或是不該吃的東西偏偏拼命吃,在進行衛教時,一定要了解他們的心結,連同家屬一起教育,才能增強病患治療的動機。

例如,林素蘭曾有病人想吃李子,但病人的兒子卻不准他吃,怕影響血糖,結果讓病人很難過,他覺得以前養兒子,什麼好東西都先想到兒子,現在依賴兒子生活,卻處處斤斤計較,因此他對於病情控制也就意興闌珊。

另有些家屬則是過度放縱或關心,也會適得其反。例如,有些家屬覺得,老人家年輕時過苦日子,有一餐沒一餐,現在老來正該享福,卻得了糖尿病,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於心不忍,於是放縱病人飲食,等到併發症出現才後悔莫及。

也有家屬擔心,病人嚴格控制飲食,怕會營養不良,於是想盡辦法補充營養;像現在流行生機飲食,就把許多蔬菜水果打成生機果菜汁給病人喝,但可能忽略其中含糖份,反而讓病人攝取了太多的糖。

陳思羽表示,現代的糖尿病衛教,必須像「算命師」一樣,看出病人的需要,貼近他的想法,提供控制病情的方法;而這不僅是單對病患,同時須有家屬的參與,讓家屬也具備正確的疾病控制觀念,才會事半功倍。

胰島素新劑型 外型時尚、使用方便

許多人怕打針、怕痛,因此,糖尿病患一聽到每天得注射胰島素,往往產生莫名的恐懼,寧死不從;加上得糖尿病的多為老人,要在家自行打針常感不方便,也增加使用胰島素的阻力。

林素蘭表示,其實,目前的注射器具進步,針頭愈來愈細,打針已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可怕,她在臨床衛教時,常讓病人和家屬親手操作注射針具,甚至實際體驗注射的感覺,恐懼感多半會大為降低。

此外,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多,以前注射前得先抽藥到針筒裡,保存藥劑也麻煩,現在則有直接充填好的劑型,使用幾次後連注射器一起丟掉,不必抽藥、費神計算藥量,只要注射前設定劑量即可,即使視力不佳的老年人使用也很方便,而且外型就像一支筆,帶在身上一點都不突兀。

陳思羽則建議,若能慎選打針的部位,就可大幅減少注射的疼痛不適。一般而言,肚子(除開肚臍周圍的兩側腹部)、大腿(外側上三分之二)、屁股(上半)等脂肪較厚的地方,或是手臂有蝴蝶袖的地方,打針時都較不痛,而且其面積大,較好下針,患者不妨輪流在各處注射。

此外,注射時使用酒精消毒勿太多,擦過酒精的皮膚最好保持乾的,以免皮膚緊縮,也可減少注射時的痛感。

專家認為,除了病人應儘量學習注射胰島素外,平時自我操作外,家屬最好也學習,從旁協助。有些家屬會誤解,打針應該是醫護人員的工作,不該由病家來做,但胰島素要每日注射,患者不可能天天往返醫院,所以在家操作才實際。

事實上,很多患者無法以口服藥降低血糖,老覺得不舒服,注射胰島素後,血糖控制好,人也變輕鬆,往往由原本的排拒轉為樂於接受,甚至會覺得,以前吃一大堆藥很麻煩,還不如打針來得方便,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不必害怕打胰島素 血糖若穩定服藥控制即可

糖尿病的治療,必須從飲食控制、運動、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藥物的使用等多管齊下;其中,藥物的使用,近年來有許多新的進展,對病情控制大有助益。

許惠恆表示,以往的糖尿病用藥原則,是先從單一的口服降血糖藥用起,如果療效不佳,再加入第二種、第三種口服藥;而當多種降血糖藥併用都無法奏效時,才考慮注射胰島素。

不過,目前醫界已有新的治療共識,糖尿病用藥未必都得如此循序漸進,對於血糖控制不佳者(如糖化血色素在9%以上),應及早考慮合併多種藥物,甚至可跳過口服藥,直接使用胰島素,將有助減少併發症。

一般而言,胰島素的適應症包括:第一型糖尿病患(天生胰臟功能不佳),懷孕或準備懷孕的糖尿病人(可暫時使用),出現肺炎、泌尿道感染、中風等急性併發症的患者(也可暫時使用),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以及口服藥已用到最大量的患者。

不過,許多人對胰島素治療有錯誤認知,以為這代表病入膏肓、世界末日,接下來就要洗腎,有些病人甚至道聽塗說,擔心注射胰島素會上癮,因此,多數患者在醫師建議使用胰島素時,一開始多半非常抗拒,必須多次勸說才可能接受。

實際上,胰島素並非一開始用就不能停。有些病人可能因血糖一時間較高,或有懷孕、併發症等特殊狀況,暫時使用胰島素,一旦血糖控制下來,仍可回復使用口服藥。

陳思羽說,要改變民眾對胰島素的恐懼,應先教育病患了解什麼是胰島素,它是人體胰臟本來就會產生的東西,只因患者生病了,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所以得靠外來補充。

更重要的是,對患者而言,注射胰島素可能是疾病無法避免的發展,因為,隨著胰臟功能的逐漸退化,估計一半的糖尿病患,在發病15到20年後,都得使用胰島素,才可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目標,所以醫師不妨在病人第一次就醫時,先予心理建設,日後需用藥時,才可減少心理障礙。

病友出門帶糖果 防止低血糖

注射胰島素,雖可使血糖控制變得更理想,但也有許多問題必須注意。

許惠恆指出,很多糖尿病人在使用胰島素後,體重都會上升。這是因為以前血糖控制不佳,糖分無法被身體利用,而胰島素能讓血糖都被利用,若不妥善節制飲食,體重極易節節上升,為了病情控制著想,一定要避免變胖。

蘇秀悅也提醒,現在胰島素有長效型、有立即作用的短效型,患者可視飲食需要,隨時調整劑量,甚至想偶爾喝個下午茶、吃塊蛋糕也無妨,飲食的限制不像使用口服藥時嚴格;但這不表示患者就能隨心所欲,亂吃以前不能吃的東西,只是進食比較有彈性,其熱量需求仍不變,切勿過量。

此外,使用胰島素後,還須注意低血糖的問題。由於注射胰島素後,會持續代謝患者體內的血糖,如果活動量突然變大,熱量攝取又未隨之增加,血糖可能被消耗過多,導致低血糖,所以患者務須了解低血糖的症狀,及時處理,且應隨身帶著糖果,在從事開車、早晨空腹運動等活動時,特別小心。

林素蘭也舉例,有些老年病患由家屬照顧、打針,有時打完針,家屬就出門,留老人在家睡覺,忘了吃東西,就會低血糖;也有家屬為病人打針後,才出門買食物,回家時病患已低血糖。

一般而言,低血糖會有心悸、盜汗、意識不清、嚴重者昏迷等症狀,所以患者和照護者應多留心其精神狀態。

陳思羽建議,要避免使用胰島素出問題,應配合血糖監測;由於每個人對食物的血糖變化不一樣,患者唯有監測血糖,才能了解在自己的身體裡,糖分與血糖的關係如何,該吃多少食物、用多少胰島素,更妥善地調配飲食內容。

【2006/04/28 民生報】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315&aid=25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