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26 04:01:20瀏覽6049|回應36|推薦78 | |
撰文/程如晞 引用文章不只十五萬的成就-寫在十萬青年十萬金學生直擊報導獎之後 7年前女兒高中聯考失常,考上當時在新竹排行第三的國立高中。對才剛遭逢父親驟然過世不久的她,這無異是人生再一次重重的一擊。咬著牙,她從不抱怨命運對她不公,也很少花時間去數落她在竹東高中所看到不如人意的地方,這所學校很明顯和她最想直升的新竹實驗中學遠遠差了一大截。不過女兒的高三導師在畢業前夕對我說:芸心雖然唸的不是一流高中,但她比一流高中的學生更像一流的高中生!不久後,女兒即成為竹東高中歷屆考上大學,成績最好的學生,如願以償進了她夢想的一流大學。 而如晞自小寵女兒,是任何第一眼看到我們母女相處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尤其在她父親過世之後,我將她視為一家之主。這幾年她進了大學後,對我的依賴逐漸減少,變成偶爾才找我當當她的司機,還有幫她洗洗在宿舍很難晾乾的衣服。所以我有比一般人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工作;也因此我可以花很多時間,和學生們相處,教他們,也跟他們學習。從某些角度來看,我的確把寵女兒的心情移轉到學生身上,毫無保留的。 如晞的愛徒分佈在華梵、中華以及景文科技大學,不管有沒有上過我的課,只要認真積極、求知若渴的學生,一靠到我身邊,很快就會成為和我無話不談的麻吉。白天和學生聊天,有時就變成夜晚睡不著時創意企劃的靈感或動機。 華梵盃高中職部落格大賽,就是這樣,在半夜冒出的火花,最後因學務長呂健吉的力挺,在很快的時間轉化成真,火速在網路城邦登場。華梵的目的,的確是要把高中職學生當成公關的對象,讓他們有機會認識華梵這個學校,多一個與他們互動的平台。不過更深層的意義,是藉由這樣的比賽,以高額獎金作吸引,讓高中孩子們及早在Web 2.0的時代,建立自己的人生學習網誌,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而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創作才華與風格。 而為了想幫高中職部落格大賽的得獎者,同樣辦一場風光的頒獎典禮,去年12月底,我去觀摩了第二屆華文部落格大賽的頒獎典禮。在那天認識了中時電子報的總編輯郭至楨、副總編輯黃哲斌以及中時的其他同仁(當然也去跟幾位如晞仰慕已久的知名部落客打招呼,這是一定要的)。 隨後我邀請郭總編輯到漢聲錄製部落格好好玩廣播節目,也撥空到中時電子報參觀發展中的中時網路廣播。在這樣交流互動中,至楨談到中時的新計劃和想要推動的比賽,我順勢把握機會,開玩笑問至楨和哲斌介不介意華梵脚踏兩條腳?一邊跟聯合報系辦高中職部落格大賽,一邊和中時辦另一個比賽?兩位帥哥同聲答覆,豈只不介意,更歡迎玩3p。(好巧不巧,不久後華視剛好請我去演講,玩3p也就這樣肖想成真。) 今年春節期間前後,華梵與中時高層兩度誠意互訪,再經過無數次的工作會議,計劃合辦的活動由原來單純的大學主播選秀賽改為「學生直擊報導獎」。前者雖然比較好炒作新聞,參與的人數也可能比較多,但是容易流於膚淺的選美。當時我也曾一再地思考,華梵根本沒有傳播相關科系,只有應用傳播學程,而且完全沒有開過電視新聞製作的相關課程。要華梵的學生與新聞科班出身的學生競技,得獎希望微乎其微。這樣對華梵的意義是什麼呢?華梵教務長蔡傳暉很堅定地告訴我,華梵出錢辦活動,不必眼光短淺,不必只放在學校能得到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看這個活動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而讓華梵更特別珍惜的是中時電子報願意賞臉,與我們合作,並讓華梵聯合掛名為主辦單位,這是很多單位求之不得的事。 由於雙方理念一致,溝通十分順利,這個比賽延續高中職部落格比賽的調性,仍然以高額獎金來做號召,鼓勵大專院校學生共同參與。既然對高中生都能一出手就是團體獎十萬,對大學生更應該加碼。於是在「十萬青年十萬金」的口號下,首獎是令人驚喜的十五萬元。 祭出如此高額獎金,果然令聽到的學生都不免眼睛為之一亮。繼而各種不能參賽的理由紛紛出現,有人根本沒膽、有人太懶、有人想著想著時間就混掉了、有人很想可是不會拍又找不到隊友或借不到機器設備、有人另有其他更重要的事....。總之,最後華梵上傳參賽作品,共有14件,並以5件作品入圍了複賽,入圍的學生全部都是我的所謂「愛徒」。 其中陳嘉偉這組4個人,因為這個比賽,結伴到偏遠小學做了一趟公益旅行,因為這次旅行,而成了感情深厚的革命戰友。從南投回到台北,他們才發現四個剛學攝影不久的生手,拍出的幾小時影片,能用的不到五分鐘。也是因為這個比賽,他們才開始學影片剪接。四個大孩子在大崙山上,一個又一個耗在華梵網路電台摸索的夜晚,孕育了他們愈來愈想拿下15萬元首獎的企圖心,這在當時以一般人的眼光看來只是「肖想」!我必須承認,自始至終,我壓根不敢相信華梵學生能拿到大獎。但我一向鼓勵同學勇敢追夢,因此只有給他們加油、加油、再加油!華梵短期目標是鼓勵同學提昇自我的位階,敢於站到全國大專院校學生競技的舞台,與一流大學的學生一較高下,而這一步,他們的確踏出了。 這次的評審人選由中時統一邀約,整個比賽評審的方式以及如何給獎,也並不是華梵與中時雙方講講而已。在比賽公佈前中時邀集決賽評審共同到中時,一起制定出整個比賽辦法。初賽評審我完全不認識,如晞因代表主辦單位一方,參與執行本案,也成了複、決賽的當然評審。為求光明磊落,複賽開始,我就沒有再與學生聊有關比賽的事。整個暑假,也因為伊柔的產學合作案,我們有了新的聚焦。 5組華梵參賽同學所得到的比賽消息,和其他校同學一樣,透過同樣的平台,複、決賽怎麼進行,他們和大家都在同一個時間知道,我不曾轉述。結果其中單兵作戰的黃政榕把繳件截止時間給記錯了,記成提前好幾天,自己嚇自己;匆匆忙忙完成剪接上傳,燒好光碟寄出,就此了卻暑假一摏心頭大事。政榕是個資質很優的孩子,很多東西都是自學來的,可惜他沒有足夠的企圖心,做什麼事都很快就冷掉,也不是你拿根鞭子在後便追他,他就會乖乖就範。所以僅管學長跟他建議參賽作品中畫面或剪接的瑕疵,他有時間修,卻懶得再改。自以為他的作品至少比起其他某些作品好上很多,隨便也可以入圍一支。當決賽入圍名單公佈後,他的兩件作品都沒獲選他才開始愈來愈懊惱,後悔當初沒有拼命一點,也很想知道他的作品為什麼不能入圍決賽,是不是有點被題目《My City》誤導了。 說到另一組同學湯雅茜和林靖唐就更扯了,他們雖然在比賽截止日前一天就上傳作品,卻少按了一個鍵。沒有確認上傳成功,他們居然可以一直拖到截止前三分鐘才寫email去問中時,等到中時查好原因,系統已經自動關閉。即使華梵兼具主辦單位的身份,也無法讓學生享有這種特權。就這樣他們從此與十萬獎金無緣,這是他們的深刻教訓,一輩子都應該要記得。 而陳嘉偉、陳思穎、黃介廷和王傳煒這有著強烈企圖心的一組,在暑假一開始,每人花了五千多元去環島,採集他們所要報導的題材。這一次,他們有經驗了,拍回很多可用的畫面素材,兩分鐘的影片也剪好了,卻一直寫不出口播稿。最後只好更改方向,另外作了兩支作品上傳。等我在線上發現他們其中一支作品以翡翠灣謝師恩為主題參賽,簡直可以用嚇得「花容失色」來形容。連夜通報相關單位,審慎考慮是否要請辭評審,而最後的意見是認為大可不必。一路戰戰兢兢來到了決賽。陳嘉偉等人也以僅剩的「像樣」的作品,成了華梵唯一一支進入決賽的隊伍。 入圍決賽後,我看到他們意志力更堅強,一付無畏艱難的樣子,決賽題目是《新聞線上24hr》。中時安排學生跟著華視記者去跑一天新聞,從跟拍中找出自己的報導,之後在第二天24小時之內剪輯作品完成上傳,這對學生來說實在是一項極大的挑戰,誰都不知道到底會遇上什麼新聞。當然有心的學生還是可以注意著每天新聞的發展,假設可能可以拍攝的題材。另外有些參賽者寧可放棄利用跟拍機會向媒體大哥大姐討教,覺得自己花一天去找新聞比較容易。 事後我才聽說華梵學生他們的跟拍,真的從早上九點紮紮實實地跟到隔天清晨六點,大夜記者收工,他們才趕回學校開始第二個24小時的新聞剪輯撰稿和配音。 9月22日在中時進行最後一場決賽的作品簡報和評審提問,活動全程完全由中時策劃。七位評審中,中華大學的葉鳴朗教授是如晞推薦給中時,不過他對作品的支持,有他獨道的一面,跟我大不相同。詹怡宜和盧非易是第一次見面,我在評審的過程中,跟他們學到很多很多。 華梵學生以這支名為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間新聞直擊 勇奪3項殊榮: 「學生直擊報導獎」冠軍 (獎金15萬元) 最佳採訪獎 (獎金1萬元) 最佳人氣獎 (獎金1萬元)
在這支作品被提名「最佳採訪獎」時,其實我提了另一件作品,不過在總共的十個獎項中,這個獎他們的作品得到的是壓倒性的一致支持。其他的反倒都是4票對3票。「最佳人氣獎」則要感謝網路城邦的朋友,對他們的支持。 有些不滿的參賽者在中時留言板批評這個獎項,不能僅靠點閱,還要在部落格貼貼紙以及到中時去留言才算數,弄得這麼麻煩,亂加揣測一定是華梵為自己設計的自肥獎。我只能說這部分的活動細節,華梵並沒有參與設計,但這種方式絕對是網路比賽人氣獎未來的競賽趨勢。而這種部落客貼貼紙的支持,也一定要經過發動,任何有心的參賽者,事實上都可以做,不是誰就一定有勝算。我也沒想到城邦部落客這麼給華梵學生面子。 在長達五個多小時的評審過程中,大家Focus在如何挑出真正好的學生作品來,而從一開始,評審原則就是比照國際大賞,同一件作品是可以重複給獎的,不必作分配。所以當前三名的成績經反覆計算與評審論述及投票表決的過程之後,都是雙重獲獎,這讓滿懷希望來參賽,以為獲獎機率很高的部分落選者極度失望,並轉為憤慨。中時留言板這三天以來充滿了看來是來自同一個學校學生的叫囂謾罵,並直接點名要我出來作說明。 中秋連假,我的得獎學生,已往前邁入了下一個旅程,他們結伴去了一趟花蓮,尋找參加下一個比賽的題材,而我卻還守著網路上。其實不論那一種比賽,總是有贏有輸,幾家歡樂幾家愁,當過評審的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觀點,評審團合計出來的結果,常跟自己評的有些出入,也都要等開獎了,才能確知結果。從確定「學生直擊報導獎」比賽結果的那一秒鐘開始,其實我的心就陷入低潮與糾葛。(每次當評審都這樣,比賽結束後我常比落選者更失落...。) 這次高達37萬獎額的10個獎項,只落入5組人的口袋。而光華梵自己的學生又抱走了最大獎,連同兩個最佳獎,總共拿下17萬獎金。我在最後要離開評審席之前,曾動過一念,要不要提案,把某個獎讓給其他的參賽者。可是這樣對華梵學生又公平嗎?這些殊榮都是他們掙來的,並且可以跟著他們一輩子的,矯情地讓出了一個獎,難道就能皆大歡喜嗎?就不會有如今這些比賽不公的不滿聲浪嗎? 這幾天我並不快樂!想著有好幾支認真製作卻未能得獎的參賽作品,我可以想見他們當天失望的心情。幾年前,我和呂老大也曾帶隊去參加一個文化創意比賽。簡報前,十個學生一再演練,自以為一定有得獎希望,沒想到在簡報一開始不久,華梵自備的NB大當機!一時之間,在台上簡報的同學和在台下操作的同學都慌了手脚。簡報限時八分鐘, 在簡報主角恢復鎮定,不靠PPT檔繼續報下去時,很快就被按鈴通知時間到了。主辦單位沒有為我們扣除當機時間,也不肯給我們重新來過的機會。當天同學懊惱的心情, 全都爬在臉上,午餐時有些同學根本難以下嚥。 比賽成績公佈,華梵當然沒能得到前三名,但我們卻意外得到了評審團特別獎。這個獎還真是特別,是為華梵的團隊表現才臨時由評審主席提議增設的;另外華梵也得到了現場觀眾的票選獎。雖然與六萬元擦身而過,但是我跟學生說,比賽失利可以是終身夢魘,也可以是激勵勇氣的良方,在那裏跌倒就要在那裏站起來! 這一次得到學生直擊報導獎的陳嘉偉就是當年十位團員中之一,他就是那個負責放簡報的同學。 點點滴滴,現在記起,仍不免心疼,不過這幾位當年卯起來參賽的同學,至今在工作上都有很好的表現,也很受到上司的肯定,而陳嘉偉也在最近校內校外的比賽中展露頭角。 想到這裏,我只能再一次安慰自己,我雖然會的東西不多,但總保持在學習狀態,可以和學生教學相長。更因為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我在業界甚至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擁有很多良師益友,隨時陪著如晞一起調教華梵的孩子們。這次陳嘉偉、陳思穎、黃介廷和王傳煒能得獎,證明只要敢「肖想」,全宇宙的能量都會匯集在一起,合力讓肖想真成。 最後想藉此機會跟同學們說,你所唸的學校也許不是一流大學,但是你們依然可以是一流的學生!努力讓自己的格局變大吧,你們可以再勇敢一點,站到更高的舞台去! 【 延伸閱讀】: 不只十五萬的成就-寫在十萬青年十萬金學生直擊報導獎之後 by 陳嘉偉 白天不懂夜的黑-黑夜等的很值得 by 陳思穎 十萬青年十萬金 全國冠軍~我們做到了 by 黃介廷 失敗中的失敗 by 參賽者之一 :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阿武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