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革命軍部史-晉北戰役
2017/12/04 22:14:18瀏覽137|回應0|推薦0

晉北戰役發生於發生於1946年(民國36年)6月,至1946年8月結束。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共領導的人民解放軍之戰略防禦階段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北野戰軍與中華民國國軍在山西省北部發生的一場戰役。

參戰方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
中國共產黨
晉北野戰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國民革命軍閻錫山
國民革命軍 楚溪春
國民革命軍 于振江
大日本帝國陸軍 今村方策
中國共產黨 賀龍
中國共產黨 周士第
兵力
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中國共產黨晉北野戰軍
傷亡與損失
8500人不詳

作戰部署

國軍

國民革命軍閻錫山部於1946年6月攻入晉西北後,將其劃分為北嶽和關南兩個作戰區。

  • 以大同、懷仁、山陰、應縣、朔縣五個縣為北嶽區,部署一萬五千兵力,由第四十三軍軍長楚溪春為總指揮。
  • 以寧武、崞縣、代縣、繁峙、五台、定襄、忻縣為關南區,駐有一萬七千人,由其第十九軍軍長于振江為總指揮,以原侵華日軍將領今村方策副總指揮。

在這些守備區域內計有據點和碉堡一百四十多個,以收編的日偽軍協助防守。

解放軍

賀龍接獲中共軍委進攻晉北的命令後,認為晉綏部隊要南北同時對抗傅作義和閻錫山部,兵力不足,必須在傅作義尚未趕到之前,全力消滅閻錫山的1至2個師,奪取晉北同蒲路沿線及其兩側的岱嶽、寧武、崞縣、代縣、五台、定襄、忻縣等地,使晉綏、晉察冀兩解放區連成一片,獲得人力、物力的補充,以利於爾後會攻大同。

賀龍將這一方案上報中共中央軍委,並建議從晉察冀軍區調1個旅,共同完成這一任務。中共軍委批准了賀龍的計劃,並由晉察冀軍區調第四縱隊第十一旅和地方部隊部協同作戰。據此,晉綏軍區命令晉綏野戰軍獨二旅、雁門軍區的地方兵團和晉察冀軍區十一旅等部共一萬五千兵力,組成晉北野戰軍。以周士第為司令員兼政委,賀炳炎為副司令員,廖漢生為副政委,統一指揮晉北戰役。

戰役過程

1946年6月26日,晉北野戰軍對朔縣發起突然攻擊。戰至27日,消滅國軍1200餘人。占領朔縣,進逼寧武。

6月29日,晉北野戰軍獨立第二旅進攻寧武。寧武由閻錫山保安第十二團和第四十師三團一部共約一千四百人駐守,保安第十二團團長辜仁聲任寧武總指揮,城外建有壕溝和碉堡。獨立第二旅對城外據點及碉堡發起攻擊,30日下午掃清了外圍據點,消滅守軍三百人。同日又趁夜間發起攻城。城中守軍棄城突圍。途中遭晉北野戰軍攔截,損失慘重,只餘三百餘人退入原平鎮中,7月1日晉北野戰軍占領寧武。

7月2日晉北野戰軍進攻繁峙,兩天後攻克了繁峙縣,消滅守軍六百餘人。守衛代縣國軍聞晉北野戰軍兵至,棄城撤退到崞縣城中。8日,晉北野戰軍抵達崞縣。崞縣城駐有國軍第四十師第二團,以及部分地方武裝計有守軍二千三百人,工事比較堅固,防守嚴密,易守難攻。11日晚,獨 立第二旅在掃除了崞縣外圍據點後,於夜二十三時發起攻城戰鬥。以炸藥包將城牆炸開兩處缺口,隨後晉北野戰軍獨二旅攻入城內,經過四小時激戰,消滅守軍二千二百餘人,獨二旅也付出了傷亡七十八人的代價。攻克崞縣後,晉北野戰軍主力繼續南下,向原平和忻縣進軍。

7月16日,晉北野戰軍抵達忻縣。城內守軍共計八千餘人,城防工事經過原侵華日軍多年整修加固,配備重火力防守,構成了縱橫交叉、內外相連的防禦體,由十九軍副軍長于振河和日軍今村少將指揮。忻縣是太原北大門,閻錫山擔心忻縣丟失會危及太原,於是急調第六十八師師長許鴻林率兩個團北上增兵忻縣。晉北野戰軍隨即改變部署,留1個旅在忻州外圍牽制守城國軍,野戰軍主力8個團南下打援。

7月23日,晉北野戰軍在平社地區的汾陽嶺、邢家山一帶突襲許鴻林率領的援軍,將其大部殲滅。許鴻林僅率200餘人逃脫。國軍援軍被擊潰後,晉綏野戰軍乘勝包圍忻縣。

7月31日晉北野戰軍再次攻擊忻縣,但由於缺乏攻城火力,一時難以突破國軍堅固的城防工事。遂改強攻為圍困。圍困半個月後,賀龍於8月15日下令晉北野戰軍撤回休整,準備參加會攻大同的戰事,晉北戰役至此結束。

戰役結果

在晉北戰役歷時50多天,晉北野戰軍先後占領城鎮9座,殲滅國民革命軍閻錫山部8600餘人,切斷了大同、太原間國軍聯繫,控制了忻縣以北的同蒲鐵路,使大同之國軍陷於孤立。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6331038&aid=1093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