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革命軍部史-滇西緬北戰役
2017/11/07 20:57:06瀏覽303|回應0|推薦0

滇西緬北會戰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省與緬甸北部交界地區,起始時間為1943年12月初。其戰役目的為打通中印公路。1945年3月底,中國遠征軍、英軍及麥瑞爾突擊隊於芒友會師,日軍則失緬北要塞。

盟軍由中美英三國軍隊聯合組成,其中中國參戰部隊有中國駐印軍、中國遠征軍等部隊。戰役總指揮為國軍衛立煌將軍,戰役副總指揮為美軍的約瑟夫·史迪威將軍。日軍主力為日軍緬甸方面軍,戰役指揮司令官陸續為河邊正三、木村兵太郎、田中新一等人,兵力總結達150,000餘人。

緬北滇西戰役歷時一年半,盟軍以陣亡31443人、負傷35948人的代價,斃傷日軍25000餘人,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並收復滇西怒江西岸全部失地。

---------

背景

1942年春夏之交,日軍攻陷緬甸,立刻準備進攻滇西,期沿滇緬路陷全滇,威脅重慶。1942年5月4日,日軍攻入龍陵,同時派出飛機54架,對保山這座千年古城實行了猛烈轟炸;10日日軍侵入邊城騰衝。至此,怒江以西大片地區落入日軍手中。中國遠征軍71軍依怒江東岸設防據守,多次挫敗了日軍東進企圖,遂穩定了戰局,並與之隔江對峙了兩年之久。

當時,曾一度成為中國唯一的陸路國際交通大動脈的滇緬公路被截斷後,大量援華軍用物資只能由美軍航空隊通過「駝峰航線」輸送,困難重重,難有保障。為重新控制滇緬公路,中國駐印遠征軍6個師和英、印軍於1943年10月下旬聯合發起了對緬北日軍的反攻,初獲戰果。次年4月17日,中國遠征軍作出了渡江反攻計劃。

主要戰役

中國駐印軍
於邦戰役:1943年10月-12月
胡康河谷戰役:1943年10月
孟關戰役:1944年3月
瓦魯班戰役:1944年3月3日
密支那戰役:1944年4月-8月
雲南遠征軍
松山戰役:1944年6月1日-9月7日
騰沖戰役:1944年6月27日-9月13日
龍陵戰役:1944年6月-11月

滇西緬北序列

  • 自印度藍姆伽始、印度雷多(又名:列多)、瓦魯班戰鬥、同古戰鬥、仁安羌大捷、惠通橋防衛戰鬥、胡康河谷戰役、松山碉堡殲滅戰、喬克柏當戰鬥、棠吉戰鬥、雷烈姆戰鬥、新維戰鬥、臘戌戰鬥、孟拱戰鬥、南盤江戰鬥、梅苗戰鬥、南坎戰鬥、八莫戰鬥、霑益戰鬥、臘猛戰鬥、龍陵戰鬥、遮放戰鬥、畹町戰鬥、木遮戰鬥、芒市戰鬥、芒友會師、南渡戰鬥、西保戰鬥、南燕戰鬥、皎麥戰鬥、喬梅戰鬥、果敢戰鬥、騰越戰鬥、騰衝(沖)城市攻防戰鬥。
  • 滇湎路戰役(奧敦之戰-同古保衛戰-仁安羌之戰)
  • 密之那會戰、曼德勒會戰、平滿納會戰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6331038&aid=108977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