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30多個城市民眾示威 抗議緬甸暴力鎮壓民運
2007/10/07 17:37:48瀏覽310|回應0|推薦2

極惡的緬甸軍政 只為自己享樂 卻不為人民生活之苦 該死的軍政之徒

人命那麼不值錢 還是緬甸軍政認為權力很重要 

全球30多個城市民眾示威 抗議緬甸暴力鎮壓民運

更新日期:2007/10/07 13:00

全球包括亞歐美三十多個城市數以萬計的人週末舉行示威遊行,抗議緬甸軍政府武力鎮壓民主運動。

從紐西蘭開始,然後到亞洲歐洲美國,民眾陸續展開示威遊行,英國首相「布朗」也在倫敦會見示威群眾,並誓言繼續施壓,敦促歐盟對緬甸實施制裁。

這起全球示威適逢聯合國外交人士間流傳一份譴責緬甸軍政府鎮壓民主的聲明,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英美法三國要求緬甸當局與反對黨領袖對話,美國並且提議制裁緬甸。但是中國及俄羅斯反對制裁,堅稱緬甸最近發生的事屬內政,對國際和平不構成威脅,無須動用制裁。

一些政治觀察家認為,全球示威抗議沒有什麼效果,緬甸軍政府依然故我,繼續以鐵腕統治,武力鎮壓異己。

當全球都在示威聲援緬甸民運人士的同時,緬甸最大城「仰光」看不到任何集會,但據說,民運人士私底下舉行燭光晚會,紀念那些在這一波民運活動中罹難、及那些被軍方逮捕刑求的人。

緬甸袈裟革命/亞洲多國遊行聲援 呼籲國際制裁 

更新日期:2007/10/07 00:05 記者: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街頭6日在狂風暴雨中仍有大批民眾抗議緬甸軍政府,這起抗議緬甸的遊行串連亞洲各國,除了台灣外,包括菲律賓,泰國和印度等,也都出現抗議聲浪。

印度首都新德里6日早上聚集數百位民眾聲援緬甸民主運動,遊行人士嚴厲譴責軍政府的暴行,聲援民眾呼籲:「安理會應該要制裁緬甸,同時我們為被軍政府野蠻屠殺的人祈禱,因為他們在緬甸是和平遊行和抗議,我們也呼籲國際社會一起支持緬甸。」

菲律賓同樣也是群情激昂,遊行民眾不斷高喊「讓緬甸自由」的口號,同時將黑布條矇在眼睛,許多人高舉著翁山蘇姬的照片,希望向緬甸軍政府傳達,世界都在關注緬甸情勢的訊息。解放緬甸聯盟成員伊格班斯表示:「我們為全球緬甸行動日而跑,這是個國際團結活動,用以表達我們對緬甸人民的支持。」

鄰近緬甸的泰國也有抗議遊行,近百位抗議民眾穿著紅色上衣,高舉寫著「釋放無辜人民」以及「停止屠殺僧侶」的標語牌,並強烈要求聯合國對緬甸制裁。

由僧侶帶頭發起的緬甸「蕃紅花革命」,遭到政府軍隊開槍鎮壓,引起軒然大波。儘管仰光街頭看似恢復平靜,但對老百姓而言,生活依舊困苦,群眾的憤怒反映出對於軍政府執政45年來的積怨已深。

緩和國際輿論緬尋求與翁山蘇姬對話

更新日期:2007/10/07 04:09

國際特赦組織聲援民運

〔編譯羅彥傑綜合六日外電報導〕緬甸軍政府坦承軍方上周用槍桿子鎮壓仰光民運群眾時,一併拘留數百名佛教僧侶。國際特赦組織六日在亞洲、歐洲與北美二十多個大城市發起聲援緬甸民運的活動。軍政府為緩和日益高漲的國際壓力,除釋放僧侶外,也尋求與民運領袖翁山蘇姬對話,並放鬆對網路言論的封鎖管制。

緬甸軍政府面臨執政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民間示威,在九月底展開血腥鎮壓,導致至少十三人死,二千多人繫獄。異議團體則稱有二百多人死亡,近六千人收押。

在亞洲,從澳洲雪梨到泰國曼谷,都有民眾走上街頭,向緬甸軍政府傳達一項訊息—「全世界都在看」。雪梨歌劇院外聚集了二百人,藉五顏六色的服裝表達對「袈裟革命」的支持;墨爾本也有上千人遊行,若干人手持寫著「不要再流血」的紅色旗幟。

美揚言推動聯合國制裁

奧地利、比利時、英、法、德、愛爾蘭、西班牙、瑞士、美國與加拿大,也將陸續舉行示威集會。剛結束訪問仰光任務的聯合國特使甘巴里五日晚間在紐約向安理會簡報,表示緬甸的動亂可能會有嚴重的國際效應。美國也警告,如果緬甸軍政府不回應國際間的民主改革要求,將推動聯合國制裁緬甸。但中國與俄羅斯以此舉會升高對抗為由,橫加阻撓。

許多名人也出面聲援緬甸民運,包括好萊塢喜劇天王金凱瑞在紐約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對緬甸進行軍事禁運。歌手戴米恩萊斯也打算在倫敦一場演唱會上為翁山蘇姬獻唱。

根據緬甸國營電視台五日晚間播放的官方聲明,軍政府堅稱其拘留的僧侶大多已獲釋,目前僅一百零九名僧侶在押接受偵訊。報導說,軍政府仍在搜捕另外四名帶頭抗議的僧侶。

電視台播翁山蘇姬影像

為緩和國際輿論,緬甸電視台罕見地播放翁山蘇姬會見甘巴里的畫面,這是四年來的頭一次。報導提到她時,還使用敬語「女士」,非像先前一樣直呼其名。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過去十八年來大多數時間遭到軟禁,自二○○三年再遭軟禁以來,國營媒體上從未播出其影像。

軍政府並表示,如果翁山蘇姬願意放棄與政府抗爭,軍事執政團領袖丹瑞準備與她舉行面對面會談。

緬軍鐵板一塊 捍衛利益不手軟

更新日期:2007/10/07 04:39 記者: 梁東屏/曼谷

在大多數人不敢置信之下,緬甸軍隊上月二十六日展開鐵腕鎮壓,兩天內就把20年來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瓦解。

在鎮壓開始前,外界謠傳軍事執政團內部對如何處置發生分裂,後又有消息稱有地方指揮官表示不會服從上級命令,拒絕向示威民眾開槍,但是謠言都證實並不正確。

鎮壓第四天,聯合國特使甘巴里獲准前往緬甸,國際寄以厚望,希望甘巴里能說服緬甸軍頭和反對派對話,甚或對緬甸現況帶來改變。

甘巴里兩次穿梭來往於翁山蘇姬與軍事執政團之間,據緬甸官方媒體報導,緬甸軍政府領袖丹瑞會見甘巴里時說,如果領袖翁山蘇姬停止支持外界制裁緬甸,他願和她見面。這個條件其實是不可能被反對派接受的,翁山蘇姬他們現在只靠國際制裁,才能對軍政府施壓。

外界的期待往往過於一廂情願,緬甸軍隊本來就是鐵板一塊,反對力量與緬甸軍頭的力量完全不相稱,他們為什麼要跟你平等對話?甘巴里的往訪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要無功而回。

緬甸軍人是於1962年就開始掌權,至今已有45年之久,其實同一段時間裡包括泰國、越南、印尼等區域內國家都是某種程度的軍人掌權,但是緬甸與前述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緬甸軍頭不僅僅掌握了政治權力,他們也把全國的經濟據為己有,形成了一個享盡榮華富貴、權力的共同體。對他們而言,他們已經不可能得到更多,但卻有可能失去,所以才會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靠槍桿子。

所以在他們的利益受威脅時,會毫不猶疑的訴諸武力。1988年的血腥鎮壓事件如是,這次的事件又何嘗不是。這次事件發生前,曾有很多議論指稱軍隊不至於對僧侶下手,事後證明緬軍面對具道德高度的僧侶,同樣毫不手軟。

緬甸軍人究竟享有什麼利益?從去年遷都一事就可見出端倪。緬甸去年遷都耐毘道(緬語『帝王之地』,實際上也反映出軍頭的心理狀態),根本就是在原本荒僻之地硬開闢出一個應有盡有如碉堡般的城市,那邊有特設的學校、醫院、商店,提供的物資及服務是一般緬甸人完全享受不到也想像不到的。

為了保護既得利益,緬甸士兵都是很年輕時,13或14歲,即被徵召入伍,刻意將他們與一般普羅大眾隔離,軍官也都是在「與世隔絕」的軍事學校受訓,被灌輸他們就是國家「菁英」、「統治者」的觀念。部隊則定期輪調,不讓他們有與地方建立關係的機會。

像這種類似訓練鬥犬而訓練出來的軍隊,一旦放出柙後,怎麼會不聽從主人的命令見人就咬?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緬甸的軍隊能維持團結,再多的示威,再多的壓力,恐怕都難以造成改變。

緬甸承認仍有近千名示威群眾遭羈押

更新日期:2007/10/07 01:05 記者:毛盈超

(法新社仰光六日電) 緬甸國家電視台今天報導,緬甸軍政府強力鎮壓民主派示威活動後,至今仍有近一千人遭拘押。

報導說,在這波近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中,總計有兩千一百七十一人被捕,至今有一千兩百一十五人獲釋。

報導指出,過去兩天有逾五百人獲釋,在此之前,則有另一批近七百人獲釋。不過,當局聲稱,最近另有七十八人因涉及示威被捕。

緬甸鎮壓之舉招致聯合國與日俱增壓力,軍事執政團宣布這些釋放動作,試圖舒緩聯合國壓力。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13905567&aid=128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