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份子的自慰
2008/02/10 00:45:42瀏覽5506|回應20|推薦47

 

 

 

農曆年前兩週,抽空去了一趟清大月涵堂的思沙龍講座,那天的主題是「你所不知道蘇丹達佛」。這是第一次參加思沙龍的活動,主要目的是想換個名片,方便以後約稿或者採訪;另一方面則是,我雖知道達佛衝突不斷,但始終沒有弄清楚內戰的原因始末,索性趁此解決心頭懸宕許久的一樁事。

 

講座內容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場是看紀錄片,下半場則邀請來賓座談。當天現場座無虛席,一張張儼然滿腔熱血的臉孔回溫了當天的濕冷空氣。當陸以正在台上解說時,坐在我前方一位年紀與我相仿的小姐,自始至終認真筆記;接著我用餘光快速掃了四周,幾乎人人都專注聽講,除了我,眼睛無法聚焦。

 

然後我也低下頭。不是筆記,而是開始寫簡訊:

 

「陸以正演說,台下人人低頭認真筆記。思沙龍,要培養台灣年輕人的世界公民氣質…沒什麼不對,應該是好事,只是我好像看到知識份子自我救贖似的大拜拜盛宴。紀錄片裡男主角的自白,毋寧更為真實:『我以為大家知道真相會馬上行動解救蘇丹,但事實是人人都在袖手旁觀。』我看著身邊每張認真的臉、自己打著簡訊,心想:看完紀錄片、優雅的沙龍座談結束後呢?」

 

如果龍應台看到基金會學生志工的努力,應會有欣慰之感。確實,他們是值得鼓勵。

 

但現在面對這些藝文活動,我統稱為「拜拜」。不太想承認自己憤世嫉俗,因我想「寬待」這份嚴苛標準繼續檢視。

 

與商業緊密結合的藝文活動,早早變質成了一種時尚,不管內容深淺優劣,特別是受過較好教育的人,把參與藝文活動當成了趕集,一場又一場,熱度不亞於跑趴。文化與趴踢的差異,只是參與的族群不同而已。也許哪天,兩群人會有愈來愈多的重疊。

 

但我無意一竿子打翻一艘船,全盤否定了活動背後最初的動機。我仍認同龍應台基金會的原初理想,要營造一個理性思辯的氛圍,的確需要長期耕耘。法蘭克福學派後來之所以被政治哲學批評得體無完膚,就是因為新馬克思主義的信奉者,最後只淪於批判,而無法提出具體行動方針。

 

或許只是沒看到藍圖、沒看到行動,自己心上起了揠苗助長的情緒,也說不定。

 

行動,不是說每個人都非得要挽起衣袖去第一線當工人,才合乎標準。社會奠基於分工合作的結構,人人各司其職。但「各有所長、各司其職」,不代表有高下之別,人的尊嚴和獨立思考,是要被平等對待的。如果說,藝文附麗時尚,知識淪為掉書袋的基礎,那麼,堆砌出再多的「品味」,充其量不過是層輕輕一戳就見底的華服。

 

「知障」二字足以形容這種浮誇現象。知識分子(我把可以納入這稱號的標準降低)的最終目標,不該止於自我成就感的滿足;如果沒有更深刻的自我批判,隨時抱著連自己的頭都要給革掉的準備,終究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自慰,圖得剎那的快感。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160536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小男+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6/16 18:18

有理~

群意識在分離開後

又另結合一

再分離

在另結合......

意識活動可是很忙碌的!


ckang0124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好!
2008/02/19 03:49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

以後那些所謂高尚的、擅於抓國際火熱時勢議題的所謂文化人辦的拜拜還是少去為妙.

不知妳記不記得前些時日一位日本攝影記者在緬甸政局暴亂中不幸被射殺身亡,死前還手握著攝影機拍攝現場畫面.這位記者生前親歷過無數國際中小型戰爭、自殺爆炸案及一些極貧困動亂地區,這種親身的感受不是台灣一些布爾喬亞知識份子翻翻報章書本就體會得到的.

   女作家李昂寫"北港香爐人人插"一書,自認被影射而跳出來批李昂的那位女媒體人,常利用電視的各種外電畫面作出自以為是的新聞評論,參考看看即可,千萬別中毒太深才好.


簡單生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
2008/02/16 22:37

"文化與趴踢的差異,只是參與的族群不同而已。也許哪天,兩群人會有愈來愈多的重疊。"

妙言! 不過, 想想, 如果哪天這兩組族群真的"融合"了, 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參與人士的年齡
2008/02/15 05:04
也許這與知識份子不知識份子無關,而是與每個人的能力有關。

讀書會,有時的確只是彌補自身心靈的空虛,我不知道做筆記的目的在哪,畢竟,台灣人的文化是很強的。也許這跟語言能力有關,大家聽了許多,卻不易消化,吸收,只好先記下筆記。希望筆記之下,能含有珍惜的心。

個人在大學時,很關心衣索比亞的飢荒問題,聽了,看了許多,但是做不了什麼。聽多了,看多了之後,最後才了解,至少該從自身做起,關心家人,關心旁人,以致於關心環境。

二十年後,這些舊的經驗慢慢在身上發酵,那種思想終於開始轉成實際的行動。

很多事情必須能從心底產生真正的關心,才能更成為行動,參與活動的人,也許不能活動的內容做出行動,但是希望能激發他們心中的愛,有一天能付諸行動。

另外,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人類在某一個程度,都是處於自慰的狀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體驗與自慰
2008/02/14 11:18

我可以體會妳的意思,沒有具體行動的知識份子思辯集會所帶來的品味,不過就像是自己享受自慰快感而已。用性快感來比喻這場藝文活動所帶給知識份子的感受確實是有貶低這場藝文活動的意義。不過這樣說未免把這場活動帶給知識份子的意義太窄化了。這種人道關懷的思想沙龍只不過是屬於知識份子品味生活中極微小的一部分而已。?加這場活動也不過稍為豐富一下他們的品味,讓大腦稍微看一下不同的世界。就如同?加旅遊團一樣。總不能說去旅行就像在異地享受自慰的感覺吧。旅遊團只是要一種體驗。就如同?加這一場思辯一樣,先看看影片,再找專家談談,給大家一場體驗,體驗一下世界上還有這麼悲慘的事。而這些知識份子要做的就是給大家一種深刻的體驗,就像深度旅遊一樣。去日本旅行就一定要有做日本人的具體行動嗎?看看哈利波特就真的要相信裡面的魔法嗎?沉浸在魔法自慰的快感中嗎?這樣說也未免太嚴重了。體驗與自慰的意義應該是不太一樣。我想這些知識份子不是只能從這種藝文活動重複地得到快感。而他們只是把這種活動當成一場屬於人道關懷的體驗吧了。結束後,大家還不是嘻嘻哈哈,很快地就會忘記這些悲慘的故事了。回到真實生活裡。只有在那種悲慘世界裡生活,我們才會有真正的具體行動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棒的討論
2008/02/14 01:14

看到多位朋友精采討論

讓冷冷寒冬依然生氣勃勃

如果社會上都能像這兒般認真討論

台灣文化根基必能逐漸茁壯

讓真理與善良無限美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自慰
2008/02/12 23:43
嗯  是不是自慰我不知道
但是做學問的人算是很寂寞的   尤其是專精某個科目的博士或研究生
若對朋友說這專業   大多是不想聽的
也許藉由這樣的聚會   可以找到同好   這樣來想也算不錯


BB 咖啡。以淚封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8/02/12 20:04

嘻嘻,我猜樓下這位留言的archangel 網友,是不是長這樣?


BB 咖啡。以淚封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給板主用力拍拍手。
2008/02/12 20:04

每次你認真寫一個題目,或拋出一個值得思考的面向,就引來一些討論,雖然討論的深度與廣度,會因參與討論者本身知識與常識的深廣,以及討論的熱度而有差別但討論進而激起思考,這是珍貴難得的「知識份子反省」與人文素養表現。

陸以正開始在報紙撰稿文章中談及the Genocide in Dartford,都幾年了? 請問激起多少人對Dartford 問題 in specificor 國際人道問題災區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disastrous areas in general 的關心? 真的必須要在這種思沙龍再說一次,才有用嗎 ?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台灣這個自稱愛之島的地方,請問有多少人? 多少媒體編輯主管或記者? 多少有名文人知識份子? 真正持續不斷地關心這些問題? 或許有,或許不少,但效果呢? 所以問題的核心關鍵就呼之欲出了!




Archange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文思想與人文素養
2008/02/12 18:04

人文思想的內容是政治與法律思想、哲學、價值觀等等,核心是自由主義,起源歷史背景是教皇與帝國國王爭奪各地統治權,利用、教唆各城市獨立叛變。所以人文思想的以人為本,其實還是自私自利的想法,但引發的政治與法律改革卻是每個人為了追求私利而被迫參予公共事務的討論與表決,甚至發動戰爭對抗君主統治。

說這些不是講古,我們要讓人民或學生了解實際可行的人文思想,而不是打高空的講些非洲國際事務(外交人員才需要知道非洲國際事務)。以現今的例子而言,雲門舞集負責人抨擊政府漠視文化產業,浪費公帑。這個例子就是人民該關心、知識分子該批評的現狀,記者也該基於人文素養,寫出有深度的追蹤與反省分析報導,培養人民的人文素養,鼓動人民保護自己的稅金。

可惜目前檯面上的知識份子從未認真思考人文思想的內涵,只會清談。記者又似乎在睡覺,讓人文素養變成不切實際又奢侈的東西。簡單來說,最基礎的人文思想就是公德心和良心,如此而已。剩下的,我們在小學時應該早就學過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