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ECFA收穫清單找商機shared by K
2009/12/02 11:11:39瀏覽607|回應0|推薦2

Q1:什麼是ECFA

答:ECFA是英文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縮寫,意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主要用意是規範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經濟合作活動基本協議,是兩岸未來經濟往來的遊戲規則。

Q1:什麼是ECFA

答:ECFA是英文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縮寫,意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主要用意是規範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經濟合作活動基本協議,是兩岸未來經濟往來的遊戲規則。

Q2ECFA的談判內容是什麼?

答:談判內容可能包括商品貿易(包括關稅)、服務貿易、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雙邊經濟合作、貿易爭端處理等等。

經濟架構的概念有點像是個櫃子,雙方先決定要談的內容方向與時程,再進入實質內容談判,逐漸把櫃子裡的抽屜填滿,是一種漸進式談判。

而其中一個抽屜,商品貿易的重點內容就是兩岸貿易往來關稅調整,有更多台灣商品可以用較低關稅,甚至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相對的,中國也可以要求台灣開放目前沒有比照WTO世界貿易組織)規範,課以較高關稅的兩千多項農工產品進入台灣。僅此一項目,就可能使得許多產業的成本結構改變,進而改變兩岸產業樣貌。

觀察ECFA就是掌握未來

Q3:我為什麼應該要瞭解ECFA

答:ECFA是台灣與中國經貿正常化的重要指標,未來十年社會、經濟、文化、人才、工作機會都可能因此改變,密切觀察ECFA,就是掌握未來。

Q4ECFA和自由貿易區協定,甚至香港和中國簽訂的CEPA有什麼不一樣?

答:自由貿易區協定,適用於區域或國與國之間,就像是東協、歐盟或是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CEPA,則是中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簽訂的,規範的是一國之內不同區域的關係;ECFA,則是基於台灣與中國特殊的關係,繞過主權爭議,先行處理兩岸經濟的貿易、投資、經濟往來的協議架構。

Q5:為什麼政府要推動「兩岸經濟協議」?

答:其間有防守,也有攻擊戰略思維。從防守面分析,全球區域經濟興起,全球被畫起幾個院落,院落之間貿易往來自由,院落之外就有差別待遇,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以及鄰近我國的東協自由貿易區,台灣過去都因為主權及兩岸爭議無法進入。

以東協為例,我國塑化、鋼鐵等重要產業,未來如果想進入中國或東南亞市場時,會有一%至一二%關稅差異,但東協內的生產商卻沒有關稅,衝擊我出口產業;而二年,我國電子與製造業最強的競爭對手——韓國,即將加入東協,這使得石化、機械產業受到影響。而如果台灣能夠與對岸簽訂ECFA,至少可以堵住東協即將實施可能產生的威脅。

簽訂ECFA,避免經貿邊緣化

Q6:東協是我推動ECFA最重要理由嗎?

答:不是的,東協並非官方推動兩岸經濟協議的唯一理由,不過可能是最有緊迫性的理由。

經濟部二○○八年四月十三日向立法院提出的ECFA說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及推動重點」,揭櫫三個目的,一是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二是避免我在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中被邊緣化、三是幫助我經貿投資國際化。

贊成的論點是基於,如果中國是未來全球成長最為快速的經濟體,台灣仍然有跳板的優勢地位,移除掉過去兩岸經貿往來的阻礙,建立架構,將可以幫助我國國際競爭力,凸顯台灣的門戶地位,吸引台商將台灣做為全球布局的總部,也吸引更多外資,這是屬於從攻擊出發的戰略思維。

Q7:媒體報導ECFA論戰不斷,我都不知怎麼判斷,到底ECFA是好處比較多,還是壞處比較多?

答:很難說。最大的疑慮在於,大眾對於台灣在兩岸經貿往來,甚至全球區域競爭定位並不清楚。

 

中研院院士管中閔曾指出,兩岸關係和緩,台灣將成為大中華經濟圈一部分的趨勢很明顯,但台灣還沒找到自己的位置。

兩岸更為緊密之後,台灣製造業會不會有更多前往大陸?台灣的產業轉型會不會成功?會不會有更多技術流向大陸?這些問題的答案並非光由ECFA決定,而是由台灣能否找到新的利基產業,因應下波競爭來決定。

如果台灣各產業成功往更高附加價值轉型,或利用中國,全球布局成功;或是成功吸引外資來台長期投資,在台灣製造更多商機與就業機會,彌補流失的商機與工作,答案就會是肯定的。

Q8:目前ECFA的主要爭議有哪一些?

答:集中在三點。第一,台灣過去無法加入其他自由貿易協定是因為中國阻撓,簽了ECFA,並不保證台灣就可以加入東協,或是其他自由貿易區;第二,簽了ECFA,我們會不會過於依賴大陸,把雞蛋過於放在一個籃子?第三,簽了ECFA,我們會不會有更多產業外移、更多失業?

與中國簽約,有助吸引外資來台

Q9:既然加入ECFA,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加入東協,或是其他自由貿易區不是嗎?為什麼非要先跟中國簽?

答:中國是台灣主要的貿易對手,最大對外投資目的地,最大順差來源,兩岸如果要經貿關係正常化,就必須先處理。

另外,官方認為,與中國簽訂協議之後,再與其他國家談判加入自由貿易區時,也可以告訴對方,「中國和我先簽了」、「我的環境適合你(外資)來」,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塊可以吸引其他國家同意我國加入其他區域競爭的牛肉

降低風險,台灣尚須其他經貿協定

Q10:有了ECFA,會不會使得台灣經貿更依賴大陸?

答:這是在野黨民進黨智庫最大的憂慮,一旦ECFA簽訂,在與其他國家沒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情況下,由於我國出口中國的關稅較低,將使得台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更深,未來中國可以用經濟制裁威脅台灣。這是ECFA的風險面。

要降低這個風險,政府未來必須成功簽訂與其他區域經濟協定。

Q11:簽了了ECFA,會不會使得台灣產業外移,失業更多?

答:產業外移與失業數據的評估,官方、學術單位與民進黨之間有很大差距。

有人說,簽了,傳統產業會失業二十萬人,但也有人說,新增的工作機會,可以彌補整體經濟利益損失。

最大的變數,要看台灣與中國進行中的「早期收穫清單」協議而定,目前,預期二○○九年年底就可能進入早期收穫清單協商。

Q12ECFA一定會簽嗎?

答:機率很大。要簽訂ECFA,除了兩岸政府的意願之外,在台灣,有必須經國會通過,取得社會共識的關鍵程序;目前在野黨在國會是少數,ECFA又是執政黨重要政見,從兩岸經貿正常化看來,除非民意有很大反彈,變卦機率不高。

Q13ECFA簽訂過程會發生什麼事?

答:兩岸依據協議的主題,初期,先會有一張早期收穫清單,雙方先就希望商定的議題處理列入,至於比較敏感,或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的項目,就會被排除在早期收穫清單之外,留待日後處理;早期收穫清單也會訂出各產業開放時程與表訂協商進度,依據協商結果,影響會逐漸發酵。

Q14:早期收穫清單的內容有哪些?

答:我方爭取納入的項目是製造業商品提早降稅,包括石化、汽車、面板等。另外,我方也積極爭取大陸對我開放服務業市場,金融、物流與航空等,都在爭取項目之中。

鋼鐵、塑化、汽車受惠關稅降低

Q15:台灣與中國未來經貿關係的發展,會因為ECFA,造成什麼短中長期演變?

答:ECFA的影響將是逐步。順序可能是,短期因為關稅,在「貿易」先看到變化,然後才是中長期,兩岸之間服務業、製造業的結構轉變。

 

舉例來說,關稅減免較大的產業,例如塑化、鋼鐵,有意以中國為品牌布局的汽車產業,早在大陸布局的金融服務業,這些以台灣為基地的廠商往大陸布局一定會更為積極,至於成本敏感的毛巾業、製鞋業、農業,如果沒有被列入早期收穫產業,可能有幾年的調整空間,沒有成功轉型的,勢必考慮關廠外移。

延伸閱讀:ECFA效應分階段發酵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 楊家彥)

ECFA
簽訂之後,會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將分兩大階段出現。 1年,被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之中,被列入兩岸關稅減免項目的相關產業,立即會有利空與利多出現;第2到第10年之間,兩岸最關鍵的主權爭議如果獲得共識,陸資以個人或企業名義進來台灣,預期2012年後會逐漸進入高峰,台灣要慎防金錢遊戲引發的泡沫。

延伸閱讀:不該因擔心風險而失大局
(中華經濟研究院ECFA發言人史惠慈)

現在大家都在爭論ECFA的利弊,但台灣現在最需要思考的是區域整合趨勢下,重新定義未來戰略定位,ECFA只是其中一環;台灣在全世界,無論就產業、地理都有競爭性,但是,因為過去兩岸經貿不能正常化,影響了外商投資意願,ECFA只是拿掉了以前台灣展現優勢的阻礙。

談判一定有利有弊,但台灣要做的設法拿到整體最大利益,而不是擔心風險,就什麼也不要做。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club&aid=35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