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的饗宴(6月5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 - 沈政男 - udn部落格
沈政男
作家:沈政男
文章分類
    Top
    表演藝術的饗宴(6月5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
    2019/07/17 09:53:20
    瀏覽:1449
    迴響:2
    推薦:8
    引用0
    • 分享到LINE

    表演藝術的饗宴(6月5日國語日報方向專欄)

    ◎沈政男 

    不少縣市每年都會舉辦兒童藝術節,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體表演戲劇、舞蹈與音樂節目,今年暑假也有類似活動,為觀眾準備了豐富的藝術饗宴。 

    看過劇場表演的人都知道,當演員就在不遠前方,以血肉之軀演繹故事與情節,一顰一笑如此鮮活,比起文字敘述或電視電影更多了一份臨場的真實感,而演員因為觀眾的回饋如此直接,也會激發表演慾望,把角色詮釋得更為生動飽滿。有些劇場表演甚至打破台上台下的界線,讓演員與觀眾融為一體,在情緒交融之中共同完成表演。 

    看著舞者在台上伸手踢腳,轉身繞圈,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觀眾的肌肉也宛如蓄滿了張力,忍不住想要跟著起身跳舞。跳舞不只可以活動肢體,宣洩情緒,也能培養儀態與身段,有些人走路彎腰駝背,講話畏畏縮縮,好像穿著厚重盔甲,便可藉由跳舞來學習展現自己。 

    許多同學對音樂有興趣,也學習彈奏樂器,甚至上台表演,但不一定經常觀摩別人表演,也有人只聽流行歌曲,對古典音樂鮮少接觸。在兒童藝術節裡,經常有別出心裁的音樂表演,將曲目與故事結合,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帶領觀眾進入音符的世界。 

    聆賞優質的藝術表演,不只是很好的休閒活動,也能觸動表演的慾望,激發學習的興趣,說不定有一天也能從台下走到台上,享受表演的樂趣。 

    ------------------------------------------- 

    這是我在國語日報文藝版方向專欄所寫的第288篇文章。 

    國外常見的表演藝術門類,台灣還缺哪些?其實大概都有了,但,也都只是沾到邊,沒有形成規模,頂多只是極小眾的活動。電視電影與網路的出現,擠壓甚至消滅了實體表演的空間,然而真人現場演出,比起看片子,還是多了拳拳到肉的活生感。 

    幾十年前不是這樣。那時台灣到處還有野台戲,布袋戲與歌仔戲都有,幾乎大部分人都會去看,等於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時也有街頭賣藥、街頭叫賣、康樂隊、脫衣舞,以及後來的電子花車,也算是廣義的表演藝術。 

    很可惜,台灣連街頭表演藝術也無法形成文化,連台北都沒辦法,因為絕大部分人從小沒受到這方面的薰陶,長大以後也就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幾十年來,台灣出現過的表演藝術風潮,我能想到的是1970年代的藝霞歌舞團,以及1980年代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都可說轟動全台。現在大概只剩演唱會可以創造票房佳績了。 

    電視上的綜藝節目是表演藝術的百科,可惜台灣人不懂得珍惜,現在也已經沒有綜藝節目可看了。 

    只剩慘不忍睹的網路直播、推銷,比當年的街頭賣藥、脫衣舞更加不堪的表演行為了。 

    台灣最近有一個表演藝術形式成功了,是什麼? 

    單人脫口秀,也就是博恩那種。非常不簡單,可見表演藝術還是有機會再起。

    回應
    迴響(2) :
    2樓. Sookhing
    2019/12/28 06:26

    https://tttc.ncfta.gov.tw/home/zh-tw

    台灣戲曲中心,

    台北市新的看戲的好地方

    1樓. Sookhing
    2019/12/28 06:17

    http://blog.udn.com/mobile/sookhing/131366107

     台灣歌仔戲仍有許多人

    繼續努力奮鬥傳承文化,

    像廖瓊枝老師的薪傳劇團

    、河洛歌仔戲劇團等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