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樺茸
2012/05/02 13:35:04瀏覽2962|回應0|推薦1
 白樺茸又名“樺樹菇”,日本也有人叫“樺穴茸”。屬多孔菌科褐臥孔菌屬,是一種生生于白樹上的藥用真菌,其子實體呈炭黑色的塊狀形態,它主要滋 生在北半球北緯40°~50°的地區,即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北歐、日本北海道、朝鮮、中國北部的黑龍江、吉林長白山等處,這種真菌的活性極強,會 不斷吸取樺樹的養分,大約10~15年之後會把白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使白樺樹枯死。

據學者考證,在十六、十七世紀間,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白樺茸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用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症,如各種癌症(胃癌、肝癌、腸癌等)、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胃病等。


官方專業腫瘤會診機構


1955 年,莫斯科醫學科學院宣布白樺茸含有抗癌物質,且經政府批准開發成藥品。美國也十分關注白樺茸的免疫增強效果,並將其製成健康輔助食品,希望作為宇宙人的 未來飲品。日本對於白樺茸更是給予高度評價,不但把它作為肝癌、愛滋病和O-157大腸桿菌中毒的治療劑,並申請多項有關專利,把它稱為“萬能藥”,甚至 認為它是“上帝賜給苦難人類的一種神奇禮物”。波蘭1961年以來已經廣泛應用白樺茸抗癌。1960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收到一篇來自澳大利亞的報告, 利用白樺茸提取物已經成功地治癒癌症。我國學者最近的研究表明,白樺茸提取物對胃癌細胞有抗增殖作用和誘導凋亡作用。

日本權威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白樺茸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糖,其中最主要的是β-葡聚糖。不論是水溶性多糖或非水溶性多糖,均證實具有良好的抗癌、降血糖、免疫賦活作用,可以抑制癌細胞擴散、防止癌症復發;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減輕化療、放射線療法與手術的副作用。

白樺茸還擁有極高的“SOD活性”,有助於去除誘變癌症、心腦血管等病的“活性氧”因子,預防過氧化。此外,由多酚複合體所形成的水溶性濃厚色素(色原體)也是白樺茸的主要活性物質。

日本有關研究機構通過對比幾種菌類的β-葡聚糖含量和SOD活性,發現白樺茸中β-葡聚糖含量是桑黃的3倍;白樺茸中所含的SOD是靈芝的55倍、巴西蘑 菇的23倍、舞茸的31倍。因此,在日本、韓國等市場,隨著白樺茸的出現,巴西蘑菇、靈芝、舞茸和台灣牛樟芝逐漸降溫。白樺茸成為防癌抗癌、治療糖尿病、 降血壓及抗老化的新寵。

由於白樺茸具有抗病毒、強化免疫力與降低血糖、維持血糖正常等作用,所以已有研究機構進一步開發作為治療糖尿病用藥。白樺茸的提取液,經過很多研究實驗,證實確有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的作用。

就目前所知,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認為白樺茸的藥效除了抗癌、降糖外,還包括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愛滋病毒、抗流行性病毒、抑制O-157及其他致病菌,預 防及改善高血壓、過敏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此外,尚有鎮靜安神、鎮痛、抗缺氧、預防骨質疏鬆症、降低血脂、減肥、 戒毒、養顏美容等作用。

近幾年,研究和應用桑黃和白樺茸的國家越來越多,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均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究開發,並已逐漸用于臨床,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對付癌症及惡性病的新希望!


因研究巴西蘑菇聞名的 日本靜崗大學名譽教授水也卓領導的研究小組對白樺茸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使用1992年採自西伯利亞的白樺茸。實驗發現白樺茸具有明顯的抗癌效應,其 抗癌主要成分是白樺茸多糖,其中以β-葡聚糖抗癌效果最佳。另外,白樺茸還含有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去除活性氧、抑制威脅健康的氧化現象以及尚未被了解的 其他活性成分及抗病作用機理。

俄羅斯和日本等國立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證實,白樺茸在防癌與抗癌機制上具有共性,主要為: 調節機體免疫力,誘導癌細胞分化與凋亡; 抑制癌細胞增殖,並具有抗轉移效應; 減輕化療、放療副反應; 緩解癌性疼痛; 改善臨床症狀; 提高生活質量; 防治潰瘍、息肉的惡性變,阻止癌前病變的惡化; 預防癌症復發。


「白樺茸」最早的飲用,則是住在俄羅斯北部的鄉村居民,他們多年來均熬煮一種色澤類似咖啡的黑色菇菌類的茶品飲用,結果村中長年竟無一個腸胃病及癌症病患者,這種特殊的菇菌類即為白樺茸,於是這股健康訊息馬上被擅於養生的日本採用,製作成方便在家飲用的健康茶包 。

白樺茸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高含量的活性多醣β-glucan與SOD活性酵素,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調整體質、維持身體健 康。SOD活性酵素的含量,是高抗氧化能力的指標。此外,根據日本食品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白樺茸的SOD值還是靈芝的56倍、巴西蘑菇的23倍,莫斯科 醫院更早在1955年就曾宣佈,白樺茸為極具醫療價值的菌類植物,並經政府批准可用於醫藥品類開發。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4135&aid=64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