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韓進快評》寫於三個紀念日感觸 韓進快評》寫於2021.10.25
2021/10/26 22:21:44瀏覽375|回應0|推薦5

韓進快評》寫於2021.10.25

1025有兩個重要重要日子,分別是76周年台灣光復紀念日,72周年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和退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50周年日子 !說起還蠻心酸的,因為蔡政府 通通空氣,通通不當一回事,只要用悲哀兩個字形容!

首先是在國民黨執政時,台灣光復紀念日是十月光輝慶典節日之一,但是自從陳水扁執政後,民進黨政府透過社會課本的修改,把台灣光復紀念日改為台灣終戰紀念日,因為民進黨檯面上握有實權的的諂媚日本的執政黨將明明是中華民國政府從辛苦抗戰勝利,進而從日本帝國手中光復台灣這一塊土地,讓台灣人民過更更好日子。但是民進黨這些野心份子,站在無條件投降的的日本軍閥角度看台灣被光復的事實曲解為台日終戰的日子,對於那些曾經在二戰犧牲的台灣與國軍犧牲的同胞又是何其殘酷與不仁。

根據歷史學者吳昆財教 整理,教科書中的台灣光復節內容,完全不見「光復」二字。台灣光復節,國小不教,國高中的內容如上,學生與家長又如何有感?淡化也就算了,還醜化、異化這段歷史, 淡化也就算了,還醜化、異化這段歷史,暗示台人對中華民國國旗感到陌生更是媚日刻意忽視中華民國存在的硬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咧,蔡英文故意裝糊塗更是其心可誅。

1025是是金門「古寧頭戰役」 70周年紀念日,兩年前前總統馬英九重返戰場憑弔,強調這是一場不被蔡政府重視的戰役,馬曾向蔡英文總統喊話,呼籲她要更珍惜當年國軍將士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和平與安定繁榮,讓兩岸關係儘速回到正軌,避免衝突對抗而將臺灣帶入險境,才能讓殺戮永遠走入歷史,讓和平盡快成為永恆。但是今年國民黨沒有動紀念活動,蔡英文壓根沒任何紀念憑弔與追思動作,我們能說蔡英文對金門「古寧頭戰役」早就麻木與拒絕,遑論有一絲絲對古寧頭犧牲的先烈門,何其遺憾!

當年1971年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距離當年也高達50周年。蔡政府終沒有忘記重回聯合國,但始終堅持以台灣名義回聯合國,當中華民國還存在,蔡政府仍然視中華民國無,或許因為這樣的認知,所以連今年是我們國家被迫退出聯合國的50周年的遺憾避而不談,何其矯情呀!

張亞中喊「台灣光復不能忘」 毛嘉慶結束化療出院嘆:剩我們在紀念

10:402021/10/25

中時新聞網

李慈音

1025日為台灣光復節,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強調,台灣光復永遠不能忘。(圖/中時新聞網直播畫面)

喊台灣光復「永遠不能忘」 張亞中:一個不能回顧歷史的人 沒資格展望未來

訂閱影音:

中時新聞網

張亞中喊「台灣光復不能忘」 毛嘉慶結束化療出院嘆:剩我們在紀念

孫文學校今(25)日在中山堂外的台灣光復紀念碑前,舉辦「台灣光復76周年恭獻碑銘活動」,總校長張亞中強調,台灣光復永遠不能忘;而因罹癌剛結束化療的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毛嘉慶,也出席活動,呼籲大家1218日公投,一定要覺醒。

張亞中表示,當年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是3千萬軍民同胞犧牲生命,包括整個中國大陸一半以上大地烽火遍野,幾千萬、上億的同胞家財都犧牲掉了,因此1945年台灣光復時,萬民歡騰,那是一個讓人多麼感動的場景。

他並感嘆,曾幾何時,台灣光復已被講成中戰紀念日,而光復這個概念,從開羅宣言以來,包括英國、法國、美國,都認為台灣是被日本竊取的,換句話說,日本是用偷竊、暴力取得的,因此台灣必須回到中華民國的懷抱,所以用「光復」二字,是西方世界公認的。

張亞中說,日本竊據台灣50年,可是今天有一群人要把光復改成中戰,甚而要切割台灣跟中國大陸的所有歷史關係,搞台獨史觀、文化台獨,這是紀念台灣光復節76年最不能容忍的事。他強調,歷史絕不能遺忘,一個不能回顧歷史的人,是沒有資格展望未來的;一個對歷史錯誤了解的人,愧對子孫,所以台灣光復永遠不能忘。

毛嘉慶(右)剛完成5次化療出院,今(25)日出席「台灣光復76周年恭獻碑銘活動」。(圖/中時新聞網直播畫面)

此外,剛完成5次化療出院的毛嘉慶也出席活動,他指出,台灣光復節從原來該有的節日,變成只紀念不放假,「到現在剩下我們在紀念」,大家心裡一定百感交集。

至於為何要紀念台灣光復節,毛嘉慶說,台灣從日本人手裡光復,解除殖民狀態跟殖民心態,才是最重要根源的意義,但今天看到有人在以前的台灣總督府辦公,恨不得去把日本人、美國人綁來再殖民一次,其心態昭然若揭,根本是把主權踩在腳底下,且他們獲得的政權天天拿來碾壓老百姓,過去5年多大家生活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險上周六(23日)出了口氣,但必須爭氣,因此1218日四項公投一定要注意,覺醒過來。

張亞中慶祝光復 現場最新畫面|2021.10.25


台灣光復、古寧頭大捷和退出聯合國 這些決定台灣命運的故事

聯合報 / 副總編輯游其昌2021-10-25 05:50

雖然民進黨政府很不願意面對這些史實,但十月廿五日對今天的台灣確實有極不尋常的意義,不論是民國卅四年在中山堂的受降典禮,陳水扁政府拿掉的「台灣光復節」,卻抹不去結束日本殖民,讓台灣回到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事實;或是民國卅八年的古寧頭戰役,讓兵敗如山倒的政府遷台能夠在台北站穩腳步;或是五十年前,因為二七五八號決議實在擋不住,我外長周書楷聲明退出聯合國,「一個中國」代表權問題至今仍然是我外交戰役上的關鍵。這些關鍵故事,卻不被政府重視,也難怪在這塊土地上生死與共的子民要凝結共識有這麼困難。

抗日與親日 左右台灣人歷史記憶

民進黨政府不談光復,主要關鍵還是在「去中化」,不願承認日本是向中華民國投降,不願承認台灣「回到祖國懷抱」,為了獨派立論奠基,一定要強調「台灣地位未定論」,才會有「台灣人應尋求獨立」的立論基礎。

因此,曾經有所謂去除「大中國思考」的「光復說」,採取「中性」的「終戰」說,也讓外國人難以理解,曾經被日本殖民五十年的台灣,和日本之間有極複雜的情感,而非一般被殖民國的強烈情緒反應,如韓國對日本,這也說明了台灣內部所謂「歷史情感」的複雜性,「抗日」與「親日」的文化感情,也左右了不同台灣人歷史記憶或政治選擇。

也正因為這樣複雜的情愫,民進黨政府的「轉型正義」只從日本投降開始算起,要追究國民黨自民國卅八年日本投降開始的「不公不義」,絕不論日本殖民時代欺壓台灣人的「不公不義」。

另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受降代表是日後成為首任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也是日後二二八事件的「禍首」,因此「反光復論」者會將此日視為「台灣再淪陷」。日後馬英九政府將課綱微調,把「光復」用詞列入高中教科書,都會引發爭議,顯見台灣人「史觀」差異有多大。

蔡只算72年 更不能忘古寧頭戰役

民進黨政府對「政府正當性」的起算日是相當複雜的,蔡總統算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七十二年」的說法,應該是從政府遷台後開始算起,那麼就更不能忘記古寧頭戰役。

因為中共在卅八年十月登陸廈門後,進而要一鼓作氣渡海進攻大金門,解放軍登陸戰三晝夜,全軍覆沒。前方來報捷,蔣中正在日記上還不敢相信,因為當時國軍「前方報案不實每每如次」,廿七日確認獲勝了,蔣中正才流淚說,「這一仗台灣安全了」,「這一仗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也使當時幾近全潰的士氣重振,讓政府在台北站穩了腳步。也就是說,就是這一戰擋住了共軍進犯「台澎金馬」的攻勢,確立了兩岸分治的大形勢,也讓「立足台灣七十二年」得以實現。

退出聯合國 讓台灣認清國際現實

然而,兩岸分治的局面在國際環境裡,要從「退出聯合國」開始,台灣國際處境愈來愈難。退出聯合國五十年了,稍有年紀的國民應可記得,從退出聯合國開始,中美建交,台灣都一直處於「被盟友背棄」的處境,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二七五八號決議讓中共代表中國成為國際共識,當時確實有所謂「雙重代表權」的安排與考量,但中共非常堅持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安排,這五十年來,也成為中共官方在應對「台灣問題」的標準答案,這些爭議,不僅是中國大陸在國際上打壓台灣的依據,也是引起台灣內部爭執衝突的關鍵緣由,所謂「一中原則」、美國「一中政策」或後來衍生的兩岸關係理論,都是從周書楷「退出聯合國」開始,這一刻,也讓台灣受夠了所謂「國際現實」的滋味,理解了靠自己生存才是硬道理。

1025日 不面對史實才是問題

其實,中華民國在這些歷史事件裡,都是處於逆境,在逆境裡勉力求生的過程。雖然是代表盟軍受降,八年抗戰裡的付出與苦痛,讓中共坐大,這受降其實是「慘勝」的結果。

正因為國軍抗戰元氣未復,台灣因日本統治下社會發展與內地差別極大,彼此間衝突不斷,造成二二八事件的社會背景,也左右著今天的台灣政治與意識,不時地拉扯著不同政黨的訴求與政治論辯,也拉扯著說不清楚的「台灣史觀」。

不論主統、主獨,這一刻在台灣這塊土地自由成長的子民們,怎麼說也不能忘懷十月廿五日這重要的日子,光不光復不是問題,願不願意面對史實才是問題。

不管是從民國卅四年算起的「七十六年」,民國卅八年算起的「七十二年」,或是退出聯合國以來的五十年,中華民國政府都能在逆境裡創造奇蹟,創造我們生存的價值與對這世界的貢獻,也靠實力證明我們存在的意義,也使我們更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再度站起,看到前人堅持不棄的過程,我們更沒有理由退卻放棄守護中華民國的責任,不管是哪一個政黨執政,都不能忘記這些關鍵歲月的奉獻與故事。

教科書醜化光復節 挑撥學生認同

04:102021/10/25

中國時報

簡立欣

1025日為台灣光復節,但台灣教科書卻用「接收」代替「光復」一詞。圖為2012年新黨成員集結成隊在大馬路上呼籲政府應將光復節訂為國定假日,並大喊:「台灣光復不能忘!」(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76周年紀念日,這個20年沒放假的節日,教科書中又是如何記載?根據學者整理,教科書中的台灣光復節內容,完全不見「光復」二字,淡化也就算了,還醜化、異化這段歷史,暗示台人對中華民國國旗感到陌生。學者痛批,歷史學一大原則就是「孤證不立」,編書者用一張照片挑撥學生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令人不齒。

不放假 刻意淡化

1945102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台北舉行受降典禮,接受二戰戰敗的日本投降,台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中獲得解放,回歸中華民國。次年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宣布受降日為「台灣光復節」。這一天對台灣有特殊歷史意義;不料民進黨主政後,以「周休二日制上路」為由,自2001年起台灣光復節不放假,國民黨一度執政時也沒有積極恢復,以至於20年來許多台灣人早已淡忘這個紀念日。

目前的教科書不但淡化,甚至還醜化、異化台灣光復節。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說,國一下的翰林版本關於台灣光復的全文是:民國34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澎湖由中華民國接收與治理。政府設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行政長官握有行政、軍事大權,類似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配照圖說是:「慶祝台灣光復/台灣人民歡欣鼓舞,迎接戰爭結束。但從方向反置的國旗也能看出台灣人對中華民國的陌生。」

用照片混淆視聽

南一版高中版台灣史關於台灣光復的全文是:國民政府於194510月接收台灣。同年,中國大陸來台人數近8000人,其中多為來台處理接收事務的官員、軍公教人員和眷屬,一般通稱他們為「外省人」。

吳昆財痛批,台灣光復節,國小不教,國高中的內容如上,學生如何有感?淡化也就算了,還醜化、異化這段歷史,台灣光復懸掛國旗是大事,瑕不掩瑜,翰林版卻把這種圖說當成史論,以孤證當作台灣民眾對中華民國感到陌生的證據。歷史學最忌諱孤證,所謂「孤證不立」,不能用單一事物推論通則;編書者卻用一張照片挑撥學生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以討好當權者,令人不齒,「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古寧頭戰役70周年 馬英九向蔡英文喊話

12:362019/10/25

中時

李金生

馬英九緊握揭開「台海第一戰」序幕的熊震球上士之手,強調這是一隻改變中華民國歷史的手。(李金生攝)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今天是金門「古寧頭戰役」 70周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重返戰場憑弔,強調這是一場不被蔡政府重視的戰役,她向蔡英文總統喊話,呼籲她要更珍惜當年國軍將士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和平與安定繁榮,讓兩岸關係儘速回到正軌,避免衝突對抗而將臺灣帶入險境,才能讓殺戮永遠走入歷史,讓和平盡快成為永恆。

馬英九偕指揮這場戰役的將領家屬,以及馬團隊高層陳沖、胡為真、高華柱、關中和當年參戰的連長帥化民等人抵金,還與開第1炮,揭開台海第1勝序幕的上士熊震球在「金門之熊」戰車前相會,並赴英勇殉國的李光前將軍廟悼念先烈。

站在古寧頭戰史館後方碉堡,瞭望當年國共激戰海岸的馬英九說,70年前的今天,9千多名共軍夜襲金門,國軍在李良榮、胡璉與高魁元等將軍的指揮下奮力反抗,激戰3天,最後共軍全軍覆沒,5千多人被俘,4千多名共軍與2000多名國軍魂斷古寧頭,再也回不到親人的身邊。

馬英九強調,古寧頭驚天一戰,是中華民國政府繼光復臺灣之後,成功保衛臺灣的第1戰,不但鼓舞了軍心士氣,也粉碎了共軍原先預備在拿下金門後繼續進犯澎湖與臺灣的計畫。國家整體情勢就此轉危為安,兩岸隔海分治70年的歷史格局於此確立,政府乃得以致力於建設臺灣的工作。尤其是實施縣市長民選以促進臺灣民主化,同時推動土地改革,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有效提高農民收益,改善所得分配,促進農村繁榮,並引導地主投資輕工業,為臺灣快速發展經濟,奠定基礎。所以,古寧頭大捷的歷史意義,不只是救了金門,也救了臺灣,不只是軍事的勝利,也促成臺灣政治與經濟的改革。

馬前總統說,70年後,古寧頭的戰火煙硝早已消逝,但當年保衛臺灣的國軍弟兄忠魂不朽、英靈不滅,對金門同胞當年的配合與協助,大家永難忘懷,也感念他們的犧牲奉獻,為臺澎金馬創造70年安定發展的機會,也深刻體認到,臺灣海峽要由「殺戮戰場」變成「和平廣場」,必須以和解取代對抗,用和平來化解戰爭。

他還強調,在緬懷這段歷史的同時,也不免為國家當前的局勢感到憂心,在民進黨政府治理下,臺灣正面臨「經濟低迷」、「兩岸對峙」與「民主退步」3大危機。臺灣的經濟衰退,競爭力下滑,蔡英文總統卻無視民間疾苦,還說臺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這是20年來自我感覺最好的總統」,尤其是蔡總統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失去建立27年的互信基礎,雙方關係陷入谷底,陸客大量減少,觀光產業雪上加霜,共軍軍機繞台更成為常態,甚至飛越海峽中線,雙方對立態勢日漸升高,且蔡總統上任以來,臺灣與民主的距離也漸行漸遠,國家機器卻屢屢以清算反對黨、破壞獨立機關自主性、限制言論自由、干擾大學自治,甚至以沒收公投、破壞直接民權的方式鞏固政治權力。

馬英九說,70年前,國軍弟兄們以「我死則國生」的偉大情操捍衛中華民國;70年來,兩岸關係一度達到史上最和平繁榮的狀態,沒有人在討論共軍什麼時候會打過來,也沒有人在討論國軍能撐多久。遺憾的是,為了拼選舉,蔡政府毀棄長期以來兩岸和解的基礎,將國家帶入歧途,並以廉價的手段激發民眾恐懼,操弄亡國感。在蔡總統主政下,3年來失去7個邦交國,只剩15個,是開國108年以來的新低,我國國際空間大幅萎縮,主權節節倒退。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71027&aid=16988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