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史行腳(四)
2018/07/18 21:11:43瀏覽2594|回應0|推薦14

之1 之2 之3

四、

清朝皇位由同治傳至3歲的光緒,皇權的繩索卻由在廉幕後垂聽的慈禧太后,牢牢地拉住,也將中國拉進積弱的滄桑史頁中。但在史頁的一角,台灣島曾靈光乍現,有緣邁向現代化,並引領中國富強,點燃火光的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

劉銘傳曾追隨李鴻章弭平太平天國之亂,但宛若武俠小說的情節,他從馬背上跌落,昏厥一個月,直到服用李鴻章從京城求回的通竅丹才甦醒。醒後他感激救命之恩,想報效國家,卻困於湘淮軍鬥爭的泥沼中,只得脫身返安徽老家。

等法國虎視眈眈台灣,清廷又再想起他,派他督辦台灣軍務。清光緒9年,劉銘傳在中法戰爭中,大展身手,於基隆大沙灣以堅強火炮,阻退登陸的法軍,留下海門天險的砲台遺跡。

在積弱的晚清史中,擊退法國人是少見的勝仗,但交戰後,劉銘傳也看清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正於蒸汽機的革命中壯大,來日勢不可擋。

光緒13年,劉銘傳接台灣首任巡撫,如火如荼地推動台灣現代化。他從國外引進第一台蒸汽碾路機,碾平台北街道後,再鋪上石塊或石板,並於石板路旁架電線桿,照亮台北城的黑夜,讓台灣人嘖嘖稱奇。

劉銘傳修築從雨港到風城的鐵路,引進中國最早的電報,廣設郵局,並推動賦稅與財政改革。劉銘傳建西式學堂,教授西方數學、史地、語文,這一切卻招惹反撲,改革風在紫禁派任新巡撫後,畫下句點。

劉銘傳曾服下從紫禁城求來的通竅丹而甦醒,清廷卻在鎖國的迷幻藥中昏迷,走入淒慘的歷史章節中,假日閱讀劉銘傳的故事,不禁為這段台灣走錯的路扼腕。

劉銘傳 
詩詞創作/路仁教授
音樂創作/路仁工作室鋼琴曲116號

 

從安徽到台灣
波濤洶湧的浪
掩不住我對土地的愛

台灣的人民
航過黑水溝
我揹來一袋袋希望

回望錦繡河山
數千年歷史的血脈
如何流向仙境之島

紫禁城上的璧瓦
閃爍著金光銀光
朝廷下詔的令牌
字字是重擔

鐵路 火藥 學校
在蕃薯般的土地
耕耘出希望
撒滿夢中的秋海棠

從安徽到台灣
大船即將靠岸
港口就在前方

我卸下一箱箱夢想
穿起首任巡撫的官袍
迎風而來

〈續讀之5

( 創作詩詞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11340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