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淨莊嚴淡泊(上)
2017/03/22 07:26:53瀏覽2869|回應0|推薦58

白雲老禪師

 

清淨莊嚴淡泊(上)

 

摘自白雲老禪師為出家弟子授課錄影字幕

(註:本文為口語教學紀錄,非文章結構)

 

每天你們都會看得到“清淨、莊嚴、淡泊”這六個字,這是千佛山佛研院的院訓。“清淨”的主題是談“修行”,首先要知道一個大前提,談清淨總是離不開“學佛求解脫,能夠證果位”。

 

這“清淨”誰都會唸,也很容易解釋,但是究竟要怎樣去清淨?又從何下手?為什麼要特別提出清淨呢?

 

緣於要修行才能到達清淨,可以說清淨是修行的一個目標,那麼該怎麼著手去修?

 

通常教界裡有一個誤解,以為談修行就是唸經唸佛、拜經拜懺或修個什麼法門等等,其實修行不只是如此而已,那樣做只是自己做不了主,暫時找一個什麼做擋箭牌。

 

真正談修行是談怎樣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如何調整“身體、言語與意念的行為”,而意念是指思想觀念。通常,我們身體的行為難免會有偏差,言語的行為、思想觀念也是如此,就因為有偏差,所以才要去修正它,因此修正「身、口、意」的行為才叫做修行。            

 

另外有一個名詞“修養”,其實修養是由修行慢慢累積起來而完成的一種力量,我們說這個人脾氣好、修養好,是由修行慢慢累積出來的。舉一個例子:在一個公司行號、機關做事,有時人家會挑剔你的不好,這時你就必須忍耐,為什麼?

 

因為不忍耐就會被炒魷魚,至少你會產生一個依賴心理:擔任這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看在收入的份上,我只好忍耐了!在社會上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可是,想不透的是,一旦走進佛門學佛,反而做不到,究竟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他會說:我又沒有拿你的薪水,我又沒有怎麼樣....好像變成自我意識的自由了。往往許多學佛者,剛出家時,一副誠惶誠恐的,惟恐自己有一點點做錯,經過十天半個月就變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走在前面的那些人也是這麼過的,後來者有樣學樣,形成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佛教裡特別強調要親近“善知識”?因善知識能幫助你,指點你的缺失及更嚴重的“無明迷惑”,讓你學佛能得到好處,這是親近善知識的可貴,絕不是因為那個人的名氣大、地位高、有錢,或者每天在電視報紙媒體曝光才是善知識。看看那些知名度高的人,尤其這些年在媒體上的報導幾乎都是負面的多,影響所及,弄得社會人心不振,產生所謂的骨牌效應。

 

其實學佛也是如此,往往寺院不可能像一個家庭或者像一個單位,成天有人盯著你,人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動物,如果寺裡有先出家的,剛開始很謹慎的過日子,時間一久,假使自己有一點點不對,沒有人管,下一次就會多錯一點,再繼續沒人管,就有更多的不對,日積月累整個人就變得亂七八糟了!

 

一旦成了習氣再去管他,他會感到不耐煩,言語稍一不順耳,聽了就會冒出無名火!其實這種種現象都是身口意不清淨導致的,為什麼身口意會不清淨?因為從來沒在修行,一味的任由自己的身口意去行,自我意識的結果不是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所以為什麼要以修行來談清淨?就是因為沒經過修行就不可能清淨!不清淨是因為人是帶著業來的。

 

講到“業”,我在這裡順便提一下,什麼叫做業?翻開佛學辭典說:「善、惡、無記,這種種造作行為叫做業。」猛一看好像是對的,但是講得不夠清楚,其實身口意行為造作完成,任何一個結果都叫做業!正在做的時候,也就是還沒有結果之前那不能叫業,務必造作完成,才會有一個結果。

 

譬如你造作的行為是好的,當然就是善業,不好的就是惡業,還有一些弄不清楚的是無記業;這是站在一個佛學的範圍之內來談業。真正的業,我剛剛說過:「凡是任何一個造作行為完成的結果,都叫做業。」譬如讀書有學業,從事各行各業各種職務都叫做業,都會有一個完成的結果。所以不要把業只看成佛教裡面提到的業,不是害怕就是造成對自己的威脅,說是會得到什麼報應....就像有些人常常一旦身體不好、運氣不好就會說:「大概我業障太重了!」

 

往往遇到這樣的人問我:「我是不是因為業太重了,所以才會身體不好,運氣不好,什麼都不好?」我會反過來問他:「你在好的時候,你認為那是什麼?」好的時候也是一種業哩!

 

所以不要把什麼都歸之於業,尤其都把業擺在不好的那一面,難道不好的稱為業,好的就不叫業?!如果你說業重,那你是惡業太重?還是善業太重?

 

佛法一向特別強調,“不可以表相來論問題”,佛法講求外表跟內在要相呼應,才能去談論,為什麼如此肯定?因為佛法是從相對中去認識,然後怎麼去突破,最後顯現絕對。通常我們都知道,提到表相與內在,常常有一句這麼的話“面惡心善”,說的是表面與內在不一樣,也有所謂“笑面虎”的,表面看似很好,但是內在壞透了。

 

佛教肯定談“不可以從相對中去分別選擇,而是要從相對中間去認識、突破,顯現出絕對”,絕對是什麼?不外是“表裡都是一樣”!

 

經中有一句話:「直心是道場」,什麼叫做直心是道場?就是表裡一致!如果嘴講怎麼樣,內心也這麼思考,身口意行為合一,才談得上是在學佛。

 

尤其身為一個佛弟子,於中國的佛教,是講究菩薩道並不是聲聞乘,基於聲聞乘是講究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菩薩乘除了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外,還可以幫別人化解問題。中國佛教跟原來印度的佛教,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裡。

 

原來印度的佛教,可以說早期佛陀談“四聖諦”“八正道”,都是停滯在聲聞乘,到了後期,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時,現場就有幾百個聲聞弟子當場離席,那是因為釋迦牟尼最早講的是“四聖諦”“八正道”,而今“四聖諦”變成了“二諦圓融”,“八正道”變成了“六波羅蜜”,再加上要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所以那些聲聞弟子就離席不聽了,因為他們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是釋迦牟尼佛並不在意,甚至還說以後那些聲聞乘弟子會再回來。

 

講到這裡,可以發現佛教為什麼強調“要從相對中間去認識、了解、發現,然後去突破,最後顯現它的絕對”!我們常常不是說要離苦得樂、要出離,其實唸這些名相跟我剛剛講的是完全一樣的。

 

做為一個佛弟子,雖然我們是帶著業來到這人世間,會有很多問題,但這不是太重要的問題,問題是一旦成為佛弟子,是不是每一天都在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口意!讓身體的行為不致形成偏差,言語上怎麼樣不會造成傷害,思想觀念又如何去慢慢提昇?

 

如果業的習氣總是不肯改,一直讓自己停滯在業的範圍裡,那即使學了一些道理,往往原來業的習氣,還是高過於道的千百倍,甚至於自我意識表現業的習氣時,還會強調我沒有錯、我講的都是對的、我是為大家好……。

 

其實不只是佛弟子不可以有這樣的行為表現,連世俗的人也不行!因為這樣只會造成在社會上處處難行!一個佛弟子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有這麼一句話:「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那個我」。

 

我今天講這些話,其實不只是指在場的,甚至包含教界其他的佛弟子,所謂的大師、長老、法師、老和尚…這些身份的,也未脫離這個範圍,為什麼?

 

很簡單,就是會常常忘了自己是個出家人,忘了自己是佛弟子,永遠把自我擺在前面!以為所學的道就是佛法,其實佛法不是綿密沒有空隙的,佛法本來就是一種無定法,空間非常大,也就因為這個原因,一個人如果業的習氣太重,自我意識只要有機會,一下子就會冒出來!

 

我們談清淨,是清淨誰啊?當然是清淨自己的那個我,不是去清淨別人!

 

我以前常說一個笑話,做一個佛弟子不要去開洗衣店,為什麼?洗衣店專洗別人的髒衣服,做為一個佛弟子,是自己要清洗自己穿髒的衣服。想想連釋迦牟尼佛都不夠資格開洗衣店呢!

 

釋迦牟尼佛也有“六不能”,他絕不能說,某某你衣服髒了,拿來我幫你洗!

 

這些都是修行上的關鍵性問題,要達到清淨的境界,如果不從自我的身口意下手,眼睛、耳朵拼命地看別人怎麼樣、聽別人怎麼樣,有沒有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你站在對方的立場,你會怎麼樣?

 

如果好,你會不會跟他一樣好?甚至比他更好?如果不好,是不是自己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呢?或者還比別人嚴重?

 

我常常說修行就是修理自己,人家一聽我講“修理”,以為就是要打、要罵,但是“修”是修正,“理”是整理,有偏邪的把它修正,散亂的把它整理一番,那不就是修理嗎?

 

其實,把佛教的名相,翻成世俗的語言,不也是佛法嗎?難道說世俗的語言是世間法,佛教的語言才是佛法嗎?!

 

譬如我常說“功德迴向”,什麼叫功德迴向?大家都會念:「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法界有情眾,皆共成佛道。」

 

你有什麼東西給人家?功德迴向是自己要有功德,才能把這份功德給予更多人一起分享,才叫做迴向。往往談功德迴向,我們都是用佛教的語言,譬如說我唸了多少經、我做了什麼的好事,以為就有功德,然後去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或迴向什麼地方,但是,你真正有功德嗎?

 

須知“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要把你已經具備的修養,表現出來成為一種力量,而且這種力量肯定是饒益性的,沒有任何一點點傷害,那才談得上是功德。

 

這樣的功德才夠資格迴向。所以,將自己的修養發揮成力量,給予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就是功德迴向,現在你們不妨閉起眼睛思考一下,你每次的功德迴向,是不是符合這種內容?

 

就好像很多學佛的人去“懺悔”,一旦做錯了什麼,會跪在佛前說:「啊!阿彌陀佛!我要懺悔……」好像你就沒有錯了,就把那些不好的都推給了阿彌陀佛。如果是在三寶殿懺悔,懺悔完了,人一走,是不是就把你的爛攤子交給那三寶佛了,這叫懺悔嗎?還搬出經典做為理由:「“懺悔得安樂”嘛!我已經懺悔了嘛!」

 

其實你“懺悔”,一定有不對的地方,你只想把錯的交給誰,那就是不懂得懺悔!

 

所謂“懺”是檢討,“悔”是改錯,為什麼懺悔要跪在佛前?至少你的身口意心念是在很莊嚴之下,會去認真的檢討自己,然後去修改自己的錯誤,可見懺悔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其實佛教經典講八萬四千法門,哪一種法門不能化為一種修行的方法?!但如果只是依賴,那永遠都不是在學佛。

 

學佛是處於任何環境,關係到人與事,都有機會讓你修行;譬如人家挑剔你什麼,講一點不好聽的,你不要一下子就讓那個自我冒出來,先不妨冷靜想想:

 

第一個,他講的是不是事實?

第二個,你從中就可以發現,他是誤會了?還是你真正錯了?

第三個呢?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修行,把偏邪的修正,不好的調整,那就是修行。

 

所以我常說,做一個出家人,如果自己去搞一個小精舍,或者住在山裡遠離人群,那根本沒有修行的機會,反而一天到晚都是在那裡妄想雜念。假使生活清苦的,也許會想到高僧傳記裡提的,那個天神大概會幫我送米飯來,那不是幻想嗎?!

 

再不然,「哦!因為在這裡修行,感動了護法神,大概就有護法來這裡供養我!」這都是怎麼形成的?都是受了以前的修行人他們修行故事的影響,可是當他們真正在體會、體驗、在承受的時候,你完全不知道。

 

就好像我寫《雲水悠悠》,大家好羨慕,都想去試試那種生活,可是一旦真正面對那些環境,連三天都待不下去!為什麼?現實是現實,看別人很容易,真正自己要去做,談何容易啊!所以我說修行是要修理自己的我,這個我如果不能達到清淨的目標,那你完全只有依賴你的業的習氣在那裡過日子,最多了不起有善有惡、有好有不好,可是道在哪裡?能不能得解脫?問題就很大了!

 

所以說修行要清淨,不是一個口號、一句語言,而是要從身口意上面踏踏實實地去做,如果還涉及到業,肯定都是不清淨;當然我們剛開始需要依賴道,但是道並不是一種所謂的武器或者擋箭牌,而業也不是敵人,不是一個壞的東西,為什麼?

 

因為道與業的關係,是要我們從業裡去認識瞭解並發現,最後能突破業顯現道!道又怎麼顯現?當然需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然後怎麼樣去約束自己、要求自己、改變自己,久而久之就可以達到清淨!只不過這種清淨,還未臻佛法上講的究竟完整的“究竟清淨”,為什麼?

 

那種境界太高了,高到什麼程度?必須是業也不會發生了,當然道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清淨”;如果還需要道幫助你去調整你的業、化解你的業,即使能夠達到清淨,那只是一些不同的點、一些面,絕不是一個結果。

 

但是學佛不是三級跳,一下就可以到什麼程度,剛開始還是得一點一點慢慢累積,累積到某一種程度,你的修養就到什麼境界,累積得愈高,修養就愈高!

 

要知道,修養是從修行上下工夫,慢慢完成的內涵,這種內涵還要能表現出來,不管是對自己或者是對別人,都絕不會有任何的一點傷害,必須是完全的饒益,能達到這種境界,才是真正的清淨。

 

道理上是如此,可是修行人,先不要好高騖遠,一下就想“究竟清淨”,可沒那麼容易!但只要你慢慢去行,就好像我們衣服髒了,沒關係,洗!洗乾淨了再穿,千萬別說:「我衣服洗乾淨了就擺在那裡,我不要再穿了,因為一穿又髒了....」那就不是修行,修行就像吃飯一樣,肚子餓了要吃,吃飽了,慢慢又會餓,這就是所謂的修行。絕不可能說:「我一頓吃飽了,以後就不要再吃了。」不可能的!因為人是帶著業來到這個人世的,這些問題永遠都跟著你。

 

所以,我常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尤其是出家,等於判了無期徒刑,絕不是我唸了幾本經或者我做了什麼法門,就自認為開悟了,好像自己就是一位活菩薩。

 

經典常提到:「想從文字上求得佛法,最後是一無是處!」

 

所以,由文字印成的經典只不過是些印刷品,一切得看你在現實中,能不能把這些文字化為道理方法,對你才有幫助。

 

就像《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以為可以什麼都不要讀了,什麼都不要做了,好像他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只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

 

其實想學六祖開悟,就一定能開悟嗎?

 

與六祖相比,起碼他還少了些行為,第一個他家沒有飯吃,第二他要挑柴去賣,你是不是有同六祖一樣的環境?

 

就像大家認為學佛就是學釋迦牟尼佛,我說如果你想學釋迦牟尼佛,那先要做到“八相成道”,但是第一個你就做不到,因為你得去找一個國王,降生為他的太子,你做得到嗎?

 

其實那叫做「學人」不叫「學佛」!

 

佛是“覺悟”,我們人帶著業來,有無明迷惑煩惱,怎麼樣從中去覺悟,那才叫做學佛!所以要學佛就必須從身、口、意上面著手,於行為上面去打點,這樣才有清淨的機會。

 

 

延伸閱讀:

清淨莊嚴淡泊(中) http://blog.udn.com/jfeng13x/98182942

清淨莊嚴淡泊(下) http://blog.udn.com/jfeng13x/98403876

釋白雲禪師簡介 http://blog.udn.com/jfeng13x/96977914

有、無、非、空(1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312166

有、無、非、空(2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564690

有、無、非、空(3 http://blog.udn.com/jfeng13x/95773479

有、無、非、空(4 http://blog.udn.com/jfeng13x/96038083

有、無、非、空(5完結篇) http://blog.udn.com/jfeng13x/96258437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feng13x&aid=9805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