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我們稱為「天道」。
「天道」的寶貴,乃在「天時」與「儒學心法」。

何為「天時」?何為「儒學心法」呢?

「真儒復興大同年」,這句話,即已點出天時。
而儒學心法,就是這兩段話:「中庸理萬事丹根,大學道千秋金鑑」。

何為真儒呢?
「自覺」與「自懺」找回自己的真神主人(真主),

我們學習儒學,大都從論語裡的章句開始學習起,甚而許多先進翻譯了許多的版本。但為何大家還是有看沒有懂呢?
這裡有兩大關鍵說明:
第一,未曾熟知儒學心法『中庸』與『大學』。
第二,很少落實、力行自覺與自懺,故而無法學以致用,無法印證。

大學三綱領中,教導我們學習「明明德」的內聖之功。
要「明明德」,要先格物。「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

「明」,是動詞。是要經過許多克己之功,不受外界「財、色、名、食、睡」的污染,不受意識田中「貪、嗔、痴、愛」的矇蔽,經過「切、磋、琢、磨」的內部考驗,自性才能光明。這是儒學很重要的覺心源之功。如此之人堪稱賢人!

「明德」,是名詞。指的就是上帝所賦予給我們萬善備足的本性。當賢人覺心源,知止於至善時,假以時日,自然復性之初,回到光明磊落的自性。並且憂國憂民,知道行親民的外聖之功,這是儒學很重要的復性初之功。如此之人堪稱聖人!

聖人與凡人只在覺與迷之間。
聖人知「格物」,格除「貪、嗔、痴、愛」四心物,「驅身物」,驅逐「財、色、名、食、睡」這五身物,如此才能致良知。靈性自在光明。
反之,凡人不斷追逐「財、色、名、食、睡」,這五身物愛不釋手,追逐不到內心就產生「貪、嗔、痴、愛」四心物。

覺與迷有如冰與炭火是不能相容的,會讓我們的心靈矛盾、痛苦非常。你選擇何者呢?

聖人的智慧話語,對筆者來說是非常深奧且富哲理,本不應逾越本位擅自表現,但縱觀當今社會對儒學之認識,僅在學術探討、研究上,卻未力行、實踐、印證,誠屬可惜。

筆者與許多好友真正去力行、實踐,印證出儒學真能改變我們的內涵氣質,改善家庭的親情,更真正的將職場的人事問題做了根本的處理,效益非常顯著。

故而在此誠摯邀請先進、前輩能共襄盛舉,讓「真儒復興大同年」早點實現。若是您有何疑問及建議,筆者當盡所知之能事回答,肯定不會藏私。
連絡信箱 : conmen101@gmail.com 林文傑

文章數:879
今早的新聞這麼多的亂象,已經告訴我們社會脫序,民心不安,不知如何生活了。
時事評論政治 2015/11/16 23:21:48

今早的新聞這麼多的亂象,已經告訴我們社會脫序,民心不安,不知如何生活了。

也就是倫理道德已經沒有了。可惜的是大家只是無奈或忿怒,卻不知如何改變現狀。目前的在野黨只有批判,卻毫無作為。

倘若我們不趕緊恢復正確的家庭生活教育"孝悌慈",學校教育公民道德的教育。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以身作則,作好榜樣。幾年後,重力加速度,台灣的治安會離譜的不可思議。台灣的生活品質就不安全了!

最新創作
中西式農法與企業管理的比較
2023/06/19 13:31:28 |瀏覽 64 回應 0 推薦 2 引用 0
子路第十八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2022/12/01 13:11:57 |瀏覽 261 回應 0 推薦 4 引用 0
子路第十六葉公問政。葉公問政。
2022/11/27 19:58:24 |瀏覽 278 回應 0 推薦 5 引用 0
子路第十五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
2022/10/24 12:18:49 |瀏覽 291 回應 0 推薦 6 引用 0
子路第十四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2022/10/23 18:20:35 |瀏覽 250 回應 0 推薦 3 引用 0

精選創作
111/03/26全球孝道聯合總會成立大會
2022/03/27 23:57:35 |瀏覽 829 回應 0 推薦 5 引用 0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理事長「儒學百講」—『儒教復興大同年』
2014/11/03 15:24:11 |瀏覽 2839 回應 0 推薦 3 引用 0
中華孔孟協會林文傑理事長「儒學百講」—主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2014/11/03 15:19:16 |瀏覽 2040 回應 0 推薦 2 引用 0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八十一---「聖人讓大國也害怕的良策」
2013/01/21 23:52:41 |瀏覽 3109 回應 1 推薦 12 引用 0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三十六---「當道德淪喪時:生命教育的重要!」
2012/06/04 07:43:15 |瀏覽 3265 回應 1 推薦 6 引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