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18 17:37:35瀏覽815|回應0|推薦6 | |
張志正(1895 ~ 1965),字伯誠,後以字行。號槐溪居士、樂善老人、朴齋主人、驚膽軒主人。幼即聰穎過人,讀書勤敏,月用燃燈清油一缸,裡人奇之。工書善文,早年入私塾習《四書》、《五經》、《綱鑒擇語》及詩、古文辭,知名伏邑。值廢科舉,民國肇造,繼入伏羌縣立高等小學堂學習新學,民國四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顧念列強侵華乃吾國科技、軍事落後故,毅然立志考入中央參謀部甘肅陸軍測量高等專門學校學習數理、測繪、軍事諸西學,民國八年畢業,成績列榜首。邢肇堂、王序賓、孫遠志等皆其軍校同窗。先生歷任甘肅陸軍測量局一等班員、審查員,甘肅織呢局處長,甘肅一中、甘肅師範、甘肅陸地測量訓練班數學、測繪專職教員,甘肅自治籌備委員會委員,甘谷中學數學教員,教學嚴謹,桃李遍天下,人稱先生“張數學”。考入北大數學系,後留學德國的蒲敏功,考入中央大學理學院氣象系的宋振武,考入中央大學理學院生物系的馬健元等俊傑之士皆為先生得意門生。捐資創辦東關保國民學校,並兼任馬王廟學校校董,創辦甘穀石印局,並兼任伏羌縣商務會會長,同時被學界推為參議員。因其卓著成績甘肅省政府通令嘉獎。先生一生秉承先祖遺風,熱心公益,為民請命。西元1937年日寇侵華,抗戰軍興。先生送其子耀基、榮基分別入黃埔軍校、講武堂軍校學習軍事,投身炮火前線,為國殺敵。榮基頭、胸、腰、手四處受重傷,九死一生,事蹟至為感人。西元1957 年,甘谷第一屆政協會成立,被邀為甘肅甘谷政協駐會委員,後任政協常委,農業水利組組長。並首測南嶺渠、清溪渠、沐浴渠等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南嶺渠測繪工程做成模型在省上和中央展出,後為聯合國所關注方有援建事宜,被聯合國水利專家評為“不可思議的人間奇跡“。 先生先祖張浚入祀鄉賢祠,其書 “雄麗峻拔,筆力絕倫”,曾為伏羌縣城四門題額。先生工書,善詩聯,長吹簫。曾為五泉山和大像山題寫匾額對聯。其弟張子厚曾任卓尼縣長、民勤縣黨部書記長,為天水地下民盟創始人之一,以山水知名隴上。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端方正直,學貫中西,孝友傳家,繼承先祖遺風,為人師表,獻身公益,造福梓裡,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值此誕辰120周年之際,甘谷詩詞楹聯學會特辟專輯以資紀念以慰先賢。 曾祖青年戎裝照 曾祖老年棉袍照 甘肅陸軍測量高等專門學校畢業暨甘肅陸軍測量局成立曾祖留影
甘肅省政府給曾祖的嘉獎令
曾祖書法 曾祖書法
曾祖書法
曾祖書法
曾祖所編謎語
曾祖英文筆記 甘谷中學校長馬健元寫給曾祖的信函 曾祖所用清末數學教科書 曾祖所用清末數學教科書 曾祖寫給祖父的家書一封 曾祖隨意所作書畫遺存 曾祖隨意所作書畫遺存 劉向京 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一自西銘易理揚,泥封紫誥沐恩光。 儒門代有雄才出,古冀爭傳數學張。 身後功名歸寂寞,庭前蘭桂正芬芳。 多情最是隴頭月,猶照橫渠綠草長。 王暉之 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攜尺曾裁玉,槐溪修此身。 八聲甘州·紀念隴上著名數學教育家測繪先驅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 仰先生學養似天河,豐神傲公侯。想槐溪霧閣,書窗燈火,涼嫩於秋。吟罷吹簫看劍,儒雅且風流。椽筆描河嶽,夢在芳洲。 心底漣漪獨湛,入樸齋慧目,唯有輕鷗。問無言桃李,能解幾何愁。歎而今,隴頭尋遍,莽關山難覓九章樓。詩翁遠,坐蓮蓬去,淨域清遊。 曹明 張伯誠先生贊 先生橫渠之後人,累世書香“八匾門”。 進士府第中丞贊,源遠流長底蘊深。 經書早習從私塾,民國學堂課日新。 稍長投考陸軍校,赤心憂國憂民生。 修習軍事志高遠,測繪數學專而精。 學成經天緯地術,輿圖萬里繪金城。 隴上郡縣始量測,篳路藍縷啟山林。 戰略形勝添武備,河山藍圖資政經。 本業優勝尚餘力,兼及實業育專人。 聲名鵲起譽才俊,先生不廢知與行。 報效桑梓返故里,中學任教任苦辛。 卅載教壇育桃李,歐美學堂有門生。 省府訓令蒙嘉獎,縣府參議慶榮膺。 猶憐邑裡貧且弱,捐資辦學助鄉民。 首創甘穀印刷局,流布書籍播文明。 深孚重望推會長,亦商亦儒兩並行。 江山易代人如舊,花甲之年遇鼎新。 政協堂上商國是,建言獻策赤子心。 壯心不知老將至,初衷不改執本真。 測繪規劃勞未已,水利農田善經營。 南嶺清溪留身影,清明蔣安聞歌聲。 興利除弊澤甘穀,耆老至今說英名。 天地人生一逆旅,光陰百代過客吟。 華服樓閣皆腐朽,千古不易是精神。 五世而斬常喟歎,先生幸有後來人。 餘緒綿延斬未斷,文采風流今尚存。 先生遙知當欣慰,九泉之下笑山林。 趙黎明 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一) 儒雅高風大佛鄉,地靈人傑溯源長。 街頭父老說今古,眾口齊誇“數學張”。 (二) 八匾流風一脈傳,至今桑梓仰高賢。 槐溪德化盛桃李,欣看群星燦大千。 (三) 朱圉山高渭水清,先生遺范世人傾。 惠民功業正堪慰,南嶺風敲漱玉聲。 (四) 超群才氣幾人儔,術業精深第一流。 古冀騰飛逢誕日,追懷文字頌千秋。 胡喜成 緬張伯誠先生 駒隙乾坤幾指彈?耆老懸弧十紀年。 冀縣去秦方百里,渭源清水潤雙阡。 論交三世門楣契,聞道一朝夷惠牽 。 曾繪輿圖今在否?長希桑梓有林泉。 李來子 金縷曲·張公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祭 古冀多人物。有誰知、先生一世,丈夫英傑。幼炳家風憑報國,抗日胸腔激烈!文武並、班超氣節。術算測圖弘科學,踩鐵鞋踏碎關山月。揮汗水,染紅葉。 時光百二音塵絕。吐詞章、馨香一炷,緬懷先哲。欣有後昆完遺志,了卻書生心結。光梓裡、終將化蝶。金玉破崩塵封史,訴衷情哽咽無言說。曾子淚,杜鵑血! 張根存 張伯誠前輩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感賦 隴上名傳數學張,門懸八匾證滄桑。 滿懷錦繡講壇授,萬里河山腳步量。 只把清風留子弟,更兼厚德澤家鄉。 矯松老去精神在,百歲猶聞姓字香。 王照予 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而今懷往哲,馬首競先征。 雒翼 數學教育家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 奕世詩文名隴上,賡繩祖武振家聲。 明詩閱禮精周髀,刮垢磨光出俊英。 送子抗倭紓國難,測山勘水利民生。 悠悠百載驚肝膽,樂善堂前蘭玉榮。 (《周髀算經》,中國最早的數學經典) 範三畏 紀念張公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 數理精研測繪能,文行不負祖先名。 可憐遭遇非常世,終喜來孫再啟程。 附:楹聯 水門門巷,挺生昆季群倫上 璞玉玉材,磨切時年識客來 劉建軍 緬懷張公伯誠先生 學繼雙銘傳正氣,高懸八匾耀庭堂。 紀念張伯誠先生誕辰120周年 測水繪山研九章,槐溪桃李隴頭芳。 百年功德名桑梓,古冀猶傳“數學張”。 張梓林 滿江紅·懷曾祖父伯誠公 百二春秋、杯中酒,酸甜難說。任風雨、橫吹豎打,脊樑不折。看劍鐵橋肝照膽,撫簫白塔雲遮月。黃河浪、依舊卷灘頭,傷殘碣。 登朱嶺,須似雪。勘石鼓,心如鐵。歎洪濤滾滾,子規啼血。萬丈蒼茫揮熱淚,一聲浩蕩飛紅葉。堂前燕、尋舊正呢喃,聲聲咽。 曾祖父120周年祭 縱逆流滾滾,衣冠毀盡,也難斷,百忍家風,二銘家學,一炷馨香懷往哲 看白日悠悠,山水歸來, 曾幾回,黃河騰浪,朱嶺騰雲,千秋古柏見精神 隴上賢達“八匾名門”之後張伯誠 王琪 當歲月之河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去時,粗心大意的歷史不知湮沒了多少高才雅量的風流人物。“八匾名門”之後張伯誠,就曾經被這樣遺忘和錯過了。他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如此模糊,以至於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只粗略地注意到,他曾經是某一個時代聞名隴上的數學名師,人稱“張數學”。 張伯誠名志正,字伯誠,後以字行世。號槐溪居士、樂善老人、朴齋主人、驚膽軒主人。甘肅省甘谷縣人,生於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卒於1965年,世居縣城水門巷。水門巷是甘谷一條有名的古巷,歷代許多名人多居住于此,氤氳得這條古巷溫文爾雅,溫潤沉靜。一個春日的午後,我穿過繁華熱鬧的大十字,走進這條清幽的古巷,來尋覓張氏家族的老宅。清澈明亮的陽光,一如嬰兒的眼眸,灑遍古巷的每一處角落。水泥罩面的古巷道,堅硬無比,塵封了無數春花秋月的故事。我輕盈的腳步,無法穿透厚重的水泥路面,去觸摸古人遙遠的背影。一隻鐵鎖鎖住了張氏家族今日的大門,然而,卻無法鎖住曾經的故事,過往的歲月。我徘徊在有“八匾名門”之稱的張氏門前,任由思緒如蝴蝶般在春日的天空下自由飛翔。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朝代的人們,在張家大院裡仰望那八方大匾時讚歎的目光和仰慕的神態。一塊塊匾額,猶如一座座聳立的山峰,沉澱著張氏家族800多年來的榮耀歷史和光彩口碑。 張氏祖先可追溯至北宋大儒張載。張載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關學創始人,歿後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廟庭與周敦頤廟、邵雍廟、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其後詩禮傳家,代有傳人。明嘉靖進士張鏜,清乾隆拔貢張浚,皆為張氏傳人。張伯誠的父親張和,因“德行著聞,為鄉里所敬服”,被光緒皇帝欽封授予八品壽官,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由於張氏家族從儒重道,德行兼備,文風鼎盛,治家嚴謹,從而德貫隴右,聞名於世。所以,明清以來,社會賢達紛紛題匾留墨,極盛時八匾懸於庭院,墨香四溢古冀,所以人們稱張家為“八匾名門”。在這些匾額中有明嘉靖中丞胡纘宗題贈的“金玉滿堂”匾,有清翰林院侍讀學士鞏建豐題寫的“中華人瑞”匾,有在蔣介石故里作過縣令的甘谷才子李則廣題寫的“渭水呈祥”匾,還有“盛德深仁”匾,“二銘家學”匾,“文風通行”匾等等。只可惜這些匾額大多在“文革”中被毀壞,令人浩歎。 春日的水門巷,安詳寧靜,沐浴在一片盛世的陽光下。我沿著古巷的方向,遙望端座在歲月深處如雕花般端方正直的張伯誠。春風沉醉,春和景明,我仿佛看到他微笑著朝我緩緩走來。他自幼聰穎過人,博聞強記,承襲家學,功底深厚,“學養似天河,豐神傲公侯”。兒時即熟讀《四書》、《五經》、《綱鑒擇語》以及大量古典詩文,及長後工詩文,善書畫,長吹簫,儒雅風流。坊間盛傳他從小用功上進,讀書勤敏,常常通宵達旦,書窗燈火,一個月僅照明,就要用一缸清油。在那個時代,他和所有的古代文人一樣,苦苦掙扎在科舉仕途的獨木橋上。然而,時代卻改變了他的命運。1905年,隨著清帝一紙 “廢科舉,興學堂”的諭旨,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劃上了句號。於是,他沒有像他的父輩那樣走上一條科舉仕途的道路,而是進入了當時的伏羌縣立高等小學堂,開始學習新學。1915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在“辛亥革命”影響下,毅然立志報考了中央參謀部甘肅陸軍測量高等專門學校。這是一所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在這裡,他系統地學習了數學、測繪、軍事等新學,不但開闊了眼界,磨練了意志,更重要的是在他儒雅的文人氣質中,注入了一種軍人的大氣與豪放、正直與擔當。測校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推薦到甘肅陸軍測量局供職,並被中央參謀部部長張懷芝任命為測量局審查一職。在測量局的幾年裡,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背著沉重的測量儀器,頂烈日,冒嚴寒,跋山涉水,行走在甘肅、寧夏大地。先後測繪了皋蘭縣縣城圖(五萬分之一),榆中縣縣城圖(五萬分之一),洮沙縣縣城圖(五萬分之一)等地形圖,並參與測繪蘭山道全圖,安肅道全圖,寧夏道全圖,甘涼道略圖,涇原道略圖等道地形圖及甘肅輿圖,以及蘭山道所屬祁家坡地形圖、金家崖地形圖、關山地形圖、夏宮營地形圖、把石溝地形圖等許多戰略要圖。為甘肅測繪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甘肅測繪史上重要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 一位背著書包的小姑娘,像春風中盛開的花兒一樣,搖曳著朝巷口跑去。望著她遠去的背影,我想到了歷史上那些為發展桑梓教育開拓奠基的人,獻計捐資的人。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就沒有今天馳名隴上的甘穀教育,他們永遠是值得人們尊敬的人。這其中就有張伯誠。張伯誠一生熱愛文化,熱心教育,就像一隻樂於奉獻的春蠶,幾乎把大半生的時間和心血都花費在了為家鄉培養人才上。早在甘肅陸軍測量局工作的時候,他就擔任過甘肅一中、甘肅師範和甘肅陸地測量訓練班的的數學教師和測繪專職教員。1925年,家鄉名士宋子材心系教育,慷慨解囊,創辦“伏羌縣公立中學校”。學校初創,篳路藍縷,師資奇缺。他聞訊後,立即辭去蘭州一切職務,連夜趕赴甘谷,協助宋先生倡辦中學。宋先生延請的教師都是當時全國有名的俊傑之士,如教國文的馮國瑞,教歷史的李恭,他教數學。他的數學課,生動活潑,成績斐然,曾一度享譽隴右,人稱“張數學”。他個人生活十分簡陋,卻對學生非常大方。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常常自掏腰包,自製詩謎,猜中一條謎語獎勵十塊大洋。流傳甚廣的一條詩謎是:不是圓來不是方,常懷二心定短長。有人識破它名義,得獎拾元姓名香(謎底為橢圓)。他師德高尚,知識淵博,敬業愛崗,治學嚴謹,數十年為家鄉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桃李遍天下。1935年,為發展鄉村教育,他還捐資400大洋,和邑人王子豐等人籌資創辦了東關保國民學校,並親自設計施工方案,監督實施,還兼任馬王廟學校的校董,為振興家鄉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為了表彰他在發展地方教育上的功績,1946年甘肅省政府以(6068)號訓令給予嘉獎,並被推為學界代表,縣議會參議員,深受家鄉百姓愛戴和學界推崇。 春日融融,古巷深深。站立在張氏門前,靜靜地感受從古老宅院裡散發出來的歷史氣息和張伯誠的高華品德,不禁讓人心生感慨,馨香盈懷。他一生不喜歡政治,從沒有加入過任何黨派。但卻有一顆強烈的愛國之心,民生情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毅然決然把四個兒子全部送到抗日前線,保家衛國。三兒子榮基在戰場上和日寇拼過刺刀,頭部、胸部、腰部、手上多處受到重傷,九死一生,事蹟十分感人。1947年9月12日午後,甘谷縣西南山地區,雷雨交加,山洪暴發,沙溝決堤,瞬息之間,洪流越過西關,漫沒山貨市,所經店鋪、民房均被淹沒,縣城危機,民眾危機。他不顧個人安危,緊急奔赴現場,利用自己所學的測量知識,眼觀目測,指揮民眾奮力搶險,深受邑人稱讚。他還曾與邑人賈儀卿、李國華等有識之士創辦了甘穀石印局,托好友宋恪從天津購來織襪機,興辦實業,並兼任伏羌縣商務會會長,協調處理商務事宜,為促進甘谷地方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示範和推動作用。1957年,甘谷縣第一屆政協會成立,他被邀為縣政協駐會委員,後任政協常委,農業水利組組長。雖已年過花甲,體弱多病,但仍不遺餘力,關注民生,熱心公益。多次撰寫提案,就掃盲問題,中、小學生升學與就業問題,禁止私鹽開採問題,禁種罌粟問題,大像山旅遊景點保護等問題提出獨到而中肯的建議。長年累月,跋山涉水,走遍南北兩山,踏盡東西兩川,測繪了甘谷縣行政圖,甘谷縣五萬分之一地形圖,甘谷縣草山、牧場略圖,清明、蔣安兩鄉水土保持圖,南嶺渠、清溪渠、沐浴渠等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圖,為甘谷的水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一提的是,由他主持測繪南嶺渠工程完成後,其模型先後在地區、省上和中央進行了展覽,並引起聯合國糧農計畫署的關注,以至於成為後來該組織援建甘谷南嶺渠工程項目的最原始資料。這一工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實施成功後,被聯合國水利專家評為“不可思議的人間奇跡”。 經歷了滄海桑田,感受了世態炎涼,晚年的他更是風清雲淡,秋水長天,淡定從容,看破世事,自號”驚膽軒主人“。農忙時親自擔土背糞,到往返十五裡開外的地方躬耕隴畝,自食其力。閒時信手寫兩篇書法,畫一幅山水,描幾叢蘭花。他還十分喜歡吹蕭,似乎那緩慢、低沉的蕭音,最能表達他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憂患、對芸芸眾生的悲憫以及報國無門的悲憤。他的書法走的是顏真卿的路子,沖和淡遠,古意盎然。他隨手畫的蘭花,飄逸瀟灑,帶給人一種安靜蒼遠的心境,別人看後驚呼藝術,他卻笑笑不以為意,隨寫隨棄。因而,他那些充滿書卷氣的書畫作品存世極少。 1965年秋,張伯誠先生在甘谷老家安詳去逝,享年71歲。臨終時叮囑後代,他去逝後,喪事簡辦,不發訃告,不設靈堂,不吹吹響,棺木用從舊房子上拆下來的檁子去做。家人遵其遺囑,三天后悄然安葬於老家祖墳。 “染指無非晨洗硯,折腰乃是晚澆花。”我的耳邊仿佛又響起了先生曾在蘭州測量局時寫過的這副對聯,這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的人格寫照。張伯誠先生是甘肅省測量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聞名隴上的“張數學”。然而,他一生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一心向善,愛國愛家,他就像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端方正直,高風亮節,如一曲悠遠蒼涼的蕭音,隱忍低調,內斂沉靜,他更像他家中曾經懸掛的那些牌匾,雖然落滿時光的塵埃,卻無法掩蓋其歷久彌新的深沉之美、古典之美和永遠之美。 時已黃昏,該起身了。夕陽的餘輝,為古巷鍍上了一層金邊,走出巷口的瞬間,我回望了一眼張氏老宅,它依然沉睡著,好似還沉浸在那場繁華的“八匾”大夢中,夢中,還有那些行走在春天大路上的張氏子孫們。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