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5 13:57:05瀏覽685|回應0|推薦0 | |
為了使作生命的三一神得著團體的彰顯,我們需要藉著喫喝來經歷並享受基督作生命樹,生長基督作生命樹,並藉著栽種『召會樹』建立眾召會。為著這個我們要恢復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我們需要過一個奉獻的生活,把我們一切所是、所有的,都擺在祭壇上奉獻給主。 我們在基督裏的信徒,是在重複我們信心先祖亞伯拉罕的歷史;基督徒的生活就是亞伯拉罕所過的生活。亞伯拉罕因著『信』生活行事,他棄絕自己,忘記自己,把自己擺在一邊,而憑著『另一位』來活。他憑信的生活,現今正在我們中間重複;今天的召會生活,就是亞伯拉罕生活和歷史的收成。亞伯拉罕蒙神呼召,不憑自己生活行事,他棄絕並忘記天然所有的一切,並以神的同在作他的地圖。亞伯拉罕的信不是起源於他自己;他之所以相信神,乃是對榮耀的神向他顯現,以及對神的元素傳輸到他這人裏面所起的一種反應。我們藉著『信』,神的素質就會滲透我們這人,我們就能經歷屬靈的傳輸與注入。 我們若要照亞伯拉罕信的腳蹤而行,就必須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就是以基督作我們的生命,召會作我們的生活。『祭壇』是我們為著神的定旨,將自己所是和所有的一切獻給神而敬拜神,亦即我們的生活是為著神,神是我們的生命,並且我們生活的意義就是神。亞伯拉罕是我們的榜樣,他是先藉著築壇顧到對神的敬拜,其次纔顧到他的生活。亞伯拉罕住帳棚,見證他不屬於世界,他在地上乃是過著客旅的生活。對他而言,帳棚是祭壇的延續和結果,祭壇和帳棚是連在一起的,是不能分開的。支搭帳棚就是表示、宣告說,我們不屬於這世界,我們乃屬於另一個家鄉。今天我們是亞伯拉罕的真後裔,該是在地上作客的,像他一樣移居並支搭帳棚。我們該在地上生活行動,但不該在地上定居,因為主纔是我們的居所,並且『我們的國籍乃是在諸天之上』 (腓三20);在地上我們該『居無定所』(林前四11)。我們該是擴展召會生活的移民者,從一城到另一城,從一國到另一國,從一洲到另一洲,直到地上各地都有地方召會。亞伯拉罕築了第一座壇(創十二7)之後,他在伯特利和艾的中間,築了第二座壇;伯特利和艾互成對比:伯特利,意思是『神的家』;艾,意思是『亂堆』。在蒙神呼召的人眼中,只有伯特利,就是召會生活,是有價值的;其他的一切不過是亂堆。 然而,亞伯拉罕也有失敗,他曾離開祭壇,離開帳棚;可是,後來他恢復了;回到祭壇和帳棚,並呼求主的名,這就叫作恢復。至終在希伯崙,亞伯拉罕的帳棚成了他與神交通的地方,以及神能與他交通的地方。亞伯拉罕的帳棚連同他所築的壇,乃是以色列人所建造之見證的帳幕與祭壇的豫表。亞伯拉罕是客旅,是寄居的,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其設計者並建築者乃是神』。藉著過祭壇與帳棚的生活,亞伯拉罕見證他是因著信,在應許之地作客。超絕可愛的新耶路撒冷是神選民寶貴的期望,也是屬天客旅的目的地和目標。亞伯拉罕的帳棚是新耶路撒冷的小影,新耶路撒冷是神終極的帳幕。當我們活在召會生活的『帳棚』裏,我們是在等候這帳棚的終極完成,就是終極的會幕─新耶路撒冷。 今天得勝者生活在帳棚裏,仰望新耶路撒冷這永遠的帳幕和終極的住棚節。逾越節表徵基督作為神在法理一面救贖的開端,住棚節表徵基督作為神在生機一面完全救恩的完成。神設立了住棚節,是為要叫以色列人記念他們的先祖在曠野飄流時,如何住在帳棚(帳幕)裏;而『帳幕』這辭本身含示記念的思想。他們來在一起過這節,向神敬拜並享受他們美地的收成,乃是相調的一幅真實的圖畫;主的桌子也是一個記念的筵席,正如住棚節是一個記念的筵席一樣。我們享受基督作住棚節,團體的來在一起相調,享受基督的豐富作美地的出產。這題醒我們,今天我們仍在曠野裏,需要進入新耶路撒冷這永遠帳幕的安息裏.(摘錄自台南市召會週訊)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