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六祖惠能,大鑑禪師 「北宗」神秀「漸悟」vs.「南宗」惠能「頓悟」
(1)
维基百科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人。
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
唐中宗追謚大鑑禪師。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
陳寅恪稱贊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
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關於六祖的法號,歷來誌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據說六祖天生聰穎,聽法即悟,
惟不識字,但據六祖門人法海曾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
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此外,
六祖法體真身的安放地南華禪寺亦以「惠能」為準,可知「慧能」當是訛誤。
惠能父親名盧行瑫,早逝,母李氏,自幼以賣柴為生。《六祖壇經》中,惠能自述其籍貫為范陽(今北京大興),
其父為范陽盧氏,後貶於嶺南,故惠能為范陽盧氏後裔。但是五祖弘忍曾稱他為「獦獠」(未開化的蠻人),
惠能也自稱「語音不正」。惠能父親早亡,家境貧窮以賣柴為生。
一次,惠能賣柴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讀誦《金剛經》,便萌生學習佛法之念。
他去黃梅山拜謁五祖弘忍,由此開始了學佛生涯。其時弘忍年事已高,急於傳付衣法,
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煉水平。
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以為未見本性,未傳衣法。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見後,招惠能登堂入室為其宣講《金剛經》,
並傳衣缽,定為傳人。此時六祖,受命南歸。
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佛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
惠能歸嶺南後,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 正月初八 到廣州法性寺。
印宗法師在該寺內講《涅槃經》之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
爭論不休,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竦然若驚。
知惠能得黃梅弘忍真傳,遂拜為師,並為之剃度。儀鳳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
率同僚入山請惠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
惠能到曹溪寶林寺(今廣東韶關南華寺),弘揚禪宗,主張「頓悟」,影響華南諸宗派,人稱「南宗」,
在此傳法長達37年之久。當時,六祖惠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在華北勢力頗盛,號稱「北宗」。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和唐中宗即遣內侍薛簡往曹溪召其入京。惠能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
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並命改稱寶林寺為中興寺,
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額,並以惠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禪宗六祖惠能,大鑑禪師 「北宗」神秀「漸悟」vs.「南宗」惠能「頓悟」
(2)
唐玄宗開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縣)的無遮大會上,惠能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
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門人建報恩塔。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圓寂於新州國恩寺,世壽76,唐憲宗諡號大鑒禪師。惠能圓寂後,
其真身不壞,被運回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其門人裹綜塗漆,保持其生前形像。
其肉身像至今還保存在南華寺,供奉在靈照塔中。柳州刺史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並序》。
元和十年(815年)劉禹錫因曹溪僧道琳之請,撰《曹溪大師第二碑》。惠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
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
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因此,他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
就是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動作云謂裡,也可體會禪的境界。惠能又曰「先立無念為宗」,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謂無念,即雖有見聞覺知,而心常空寂之意。
「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
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惠能曾告戒僧侶法達,不要錯解法華經中意義。
神秀把佛教理論「戒、定、慧」解釋為:「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而惠能則另有不同解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然而,
惠能亦一再強調「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所以認為頓漸只是假名,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禪宗從達摩始百餘年間皆以《楞伽經》相印證,故亦稱為楞伽宗。達摩的三傳弟子道信開始兼以
《金剛》等經為典據,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義代替了《楞伽經》,
其目的在於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而單刀直入求得開悟。惠能圓寂後,其弟子們將其經歷和言論錄整理
成《六祖壇經》,簡稱《壇經》,是禪宗的經典。惠能為禪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於後來各派禪師建立門庭,影響極大。在他死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惠能禪法的南北二宗。
惠能禪法的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惠能禪法的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
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惠能禪法在北宗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
成為禪門正宗,但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南宗門下。南宗門下,
後來形成河北臨濟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溈仰宗、廣東雲門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葉」。
後來,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雲門宗、臨濟宗更遠播歐美。在中國、日本,則是臨濟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頓悟vs.漸悟
维基百科
「頓悟」,佛教術語,是漢傳佛教一個很獨特的論點。此派認為成佛開悟,進入無生法忍,
是一個跳躍式的過程,而不是漸進式的。
與此相對,稱為漸悟。「漸悟」認為,成佛有次第性,要一階一階向上,慢慢清淨自己的業障、
見惑與思惑,經歷三大僧祗劫的修行,最終才能成佛。
頓悟與漸悟是漢傳佛教一個重要的教義爭論,在南北朝劉宋時期展開。最早主張頓悟教義者,
為東晉支道林。支道林研讀《十住經》,認為修行至第七地時,己得無生法忍,諸結頓斷,即是頓悟。
在七地之前,則是漸修而至。
劉宋時,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經》佛性常住不滅的道理,主張頓悟佛性,則一切具足,
因此,只有進入十地之後,才能稱為頓悟。後世以支道林為小頓悟派,而竺道生為大頓悟派。
禪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
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藏傳佛教著名的拉薩論爭,由摩訶衍與蓮花戒兩位大師展開。摩訶衍主張頓悟,而蓮華戒主張漸悟,
修行必有次第。後來,吐蕃贊普支持蓮華戒漸悟的論點,將主張頓悟的禪宗逐出西藏。
但在大圓滿教法與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頓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