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2/10 23:10:02瀏覽385|回應1|推薦2 | |
今天是初四,也就是說這是我在醫院的第四天。老實說,我還滿怡然自得的。頭一兩天,我聽著MP3,看著我唯一自己買的哈利波特第四集;後來的兩天,除了請小妹幫我租了幾本漫畫外,我還在病房裡運動,我想我已經複習完高中的新式體操吧!?然而,我心底明白,我之所以可以如此輕鬆,是因為有人撐在我的前面,照應著。我尊敬她們,但我卻認為她們是家中的犧牲者。 我往返醫院最長的的經驗並非是為了照顧人,而是在台中榮總的餐廳裡作一個小小的工讀生,當時我就覺得我所服務的每一個人,他們的背後都有著屬於他們的故事。而我,我真的覺得我有服務生的潛質,因為在那工作的每一天三四個小時,我的心情總是高亢的,因為我知道,在我所服務的對象中有太多人許久沒有出過醫院,許久沒有笑過,他們的臉上總是會有些氣餒,他們的世界是被封閉的!所以在我的心裡深處,總是希望我的心情可以傳染給我所服務的人~ 而在這四天的看顧下,看著想同的臉龐,我必須說她是比我更怡然自得的人,她依舊像在家時一樣的任性。然而,還記得在<最後十四堂課>中的一句話"不應該因為一個人的生病,而拖累了整個家的運作"。至今,我仍認同這一句話,但我心中卻也有些疑問,而這個疑問亦即是為什麼我會在醫院紀錄下這一篇日誌的原因,因為我不吐不快阿! 在我們的隔壁床是一位老翁,據說他是因為近十幾日沒有用餐,導致身體衰弱而住院,至今多屬於昏睡狀態,亦不能自行進食;而看顧者是他的老婆,亦即是一位老太太,這時我的心中不免os說"他子女、孫兒呢?" 曾經,我和一位姊姊聊過,她認同外國的生活模式,孩子大了自行組成一個家庭,與父母分居;基本上我也認同,尤其當我越來越常看到父母想依偎的畫面,知道有著屬於他們的生活模式時,我心中亦浮現了"家庭是由兩夫妻開始的"這句話,事實上我心中真的放心不少。 然而,若有一天,他們有人病了,我要讓他們和隔壁床一樣嗎?一個老人照顧著另一個老人?如果現在的你直覺得說"當然不可以",那也許我會說你"還滿孝順的",但你會立刻放下一切,照顧你的長輩嗎? 在從前或許會說"男主內女主外",因此照顧長輩的責任很自然的落在女主人身上,然而現在社會主流的雙薪家庭、頂客族家庭中,誰肯輕言放下工作,後者的家庭收入又要誰負責呢?或許你會說我想的太多,請個外籍看護不就得了;的確,在我這個彰化小鄉鎮中,老人和外籍看戶的比例是很高,我家也有請過三年的看護,但實在話,家人和看護得細心程度還是有差,我家便不曾讓看護單獨和長輩在一起,一個最基本的原因是她並不會講台語,並不會和長輩溝通! 對我爺爺的看顧,事實上我並沒有做到什麼,也許是因為我是女孩吧~但在奶奶的部分,我還是可以說出一些,就目前而言我會的就是三餐和早午點的餵食和紀錄,大小號的處理和紀錄,陪著去公園和醫院如此而已,而其他的例如測量血糖.血壓.注射胰島素,洗澡,夜晚的看顧等等,這些我都只會看而已(尤其是我特怕"針"這玩意),而這些都可以在細講,每天要定時叫她起來上廁所,不能只讓她睡著,一來她不會自己起來,二來睡太多,晚上她精神就好,相對的看顧的人會很累,計量她的進食或排泄物多少,是否異常,以便決定她下一餐的量,隨時注意有沒有冒汗手抖,是否是血糖太低,或是血糖太高,這都將會影響胰島素注射的計量多寡;我想我還有許多許多細瑣事我不知道的. 另外,在這四天的住院經驗中,我真的覺得這是一家烏龍醫院,不論是護士、醫生或是醫院的環境,都無法讓認同,而在這情形下,如果不是一個長期看顧的人,真心看顧的人,那就只會傻傻的接受醫院的安排,完全不知道院方的疏忽,還接受他們置入性的行銷。我必須說,在某一程度來說,我認為將長輩完全交給外籍看護可以說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至於,為什麼我們不轉院呢?因為我們這是一個人口外流的小鄉鎮,各大醫院都將老年人視為主要客群,而這些老年人多是由外籍看護看顧,所以醫療設備漸漸不足,甚至醫護人員也在偷懶,而在明知如此的情狀下,我們所在的醫院已經是本鎮中數一數二的了~這也算是健保地區醫院制度所造成的結果吧! 父母.家庭不應綁住一個人的腳步,但卻也不應該完全的任性,想想吧--如果你同我一樣的在乎--事業和父母(在此我不在指家庭,因為那將牽扯出更多層面的問題)孰輕孰重,又是否能兩者兼顧.記的老祖宗的一句話"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在現今是難以達到了,但是否可以選擇不做一個"出去就像丟掉,回來就向撿到"的遊子. 最後,如果你家中有長期照顧你長輩的人,心存感恩吧!是她的付出才使你能無牽無掛,是她把你的責任扛上了肩,不要覺得理所當然.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