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2017/03/10 11:43:35瀏覽300|回應0|推薦6

好友們早安 又是一個濕冷天氣

曾經走過的足跡

有艱辛冰冷無奈之淚水

有驚無險之化險為夷輕度關山時刻

也有

溫馨動人一二好友一路相挺相伴

在風中之回憶

是否亦如陶淵明之歸去來兮呢?

或是有如滾燙熱淚在夢中翻飛

一路走來是否猶如蘇軾的〈臨江仙〉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要說是一肚子不合時宜之大腸小肚

到不如說是思維想法無法跟的上人性的腳步

無論是「蓄意之奉承」或是「白目之狂妄」亦或是「本性使然無知」

都與從小之家庭與學校教育及人格特質養成有關

有時並非如蘇軾的「忘卻營營」 而是不懂得如何營營,或是凡事盡心力就好了,無須去修課外學分,其實社會大學才是人生經驗與智慧搖籃也,但也無須冒然走鋼索,因為畢竟奉公守法是每一個國民都必須遵守基本規範,得之無須驕恣,失之亦無須懊惱喪氣也。

在現實社會中,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時代還不懂得看淡欲望,那他不順心的事就會與日俱增。儘管他(她)們的年齡也只是剛過不惑之年,大部分人已經明顯的頭髮稀疏或鬢白,因此很難相信這些人實際年齡與人生經歷。問起未老先衰的原因,幾乎都是為嚴峻的生活壓力或無知名利所牽引著,長時間勞心勞作所致。

人一旦看淡了名利,放淡了欲望,或許就會有解脫之感,有心修行的人應該先從清心寡欲做起。冷眼看塵世,人這一生營營碌碌,究竟是為了什麼?什麼時候才能忘卻?不再苦苦追尋?最能貼切的表現這種心境的莫過於蘇東坡詞中的名句:「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13651&aid=9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