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在碧海藍天
2013/02/21 16:15:33瀏覽317|回應1|推薦16

作詞 : 洪予彤 作曲 : 洪予彤  演唱 : 高家惠

專輯 : 慈濟電視台大愛劇場 6 音樂精選


歌詞

甘心情願 奉獻每個今天
美好的未來 不是說說就能實現
華麗的外衣 也要有心 才能光輝
和你一起 祈禱 有更好的明天
*
大雨之後 總有蔚藍晴空
愛是一個圓 包容所有錯與對
*
心沒有牽絆 所有悲喜 煙消雲散
願平凡如我 能給你 我的所有
**
愛在碧海藍天 我們心手相連
不管路多險 迎著風 大步往前
**
愛在碧海藍天 朝陽下有誓言
有一樣的念 路多遠 都不會改變
*
我們一直走下去 直到永遠  


 

My Lady Blue(電影[碧海藍天]插曲)

Artist:Eric Serra

No regrets, no tears
Only a strange feeling
Slipping with out falling
I am trying another world
Where the water is not blue anymore
Another reality

*On my baby I love you
My lady blue
I am looking for something
That I will never reach
I'll seek eternity

No more sun, no more wind
Only a strange feeling
Leaving without moving

I am trying anoter world
The sky slowly fades in my mind
Just like a memory

No more reason, no fears
Only this strange feeling
Living without thinking
My baby I love you
My lady blue
I am looking for something
I will never reach

(Repeat *)

轉載來自 歌詞帝國 http://www.oiktv.com
更多奧斯卡歌詞 http://www.oiktv.com/singer-7249.html

 

以下轉載 電影讀詩會-俞萱寫盧貝松《碧海藍天》

 小男孩縱身入海,背著天空他潛泳滑動的水波像清亮的聲線喚醒魚群。他的目光溫柔遲疑,能不經意地舒張海。盧貝松《碧海藍天》(The Big Blue,1988)的黑白片頭,似乎被沉緩的弦樂引出的中音薩克斯風主旋律,連成了海底的深邃哀鳴,我閉上眼就能看見那些清澈的畫面。

大江健三郎說小孩子的作戰方式是牢記看見的事情,一丁點也不漏掉。有些電影我很久以前看過,即使不用小孩子的作戰方式,那些電影的片頭也時時浮現在眼前,像空氣的銘刻。塔可夫斯基《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1962)鏡頭隨一棵樹幹緩慢拉升,小男孩向遠處奔跑,時間奇妙地被抽長;矢崎仁司《三月的獅子》(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1990)一名看不清臉孔的女人蜷在暗了的窗玻璃下;《碧海藍天》裡那小小的面向海洋的臉……,這些影像使我來到誰的繭中,輕柔地被絲線一圈圈纏繞。

廣袤的海、光禿禿的岩石、游動的魚、水面下的錢幣、同伴的遊戲、父親沉入海底,男孩被龐大世界環繞而來不及理解歡愉和悲傷,小時候那些無法清理且持續擴大的情緒,寫定了《碧海藍天》片頭的黑白色調,迷離懵懂,一種回首而無從介入的姿勢。

盧貝松認為此片是他最好的一部電影,並獻給他的女兒(dedicated to my daughter Juliette)。故事描述一個迷戀大海而不顧一切的男孩──雅克(Jean-Marc Barr飾)的一生。全片從靈動悠遠的黑白色調、綿延遨翔在海面上的鳥瞰鏡頭,轉為清淺的水藍色,雅克與恩佐(Jean Reno飾)告別希臘小島上的童年時光。長大後的恩佐成為世界潛水冠軍,一心只想找到雅克。當兩人重逢,恩佐邀雅克一起參加潛水極限比賽,這時,雅克與喬安娜(Rosanna Arquette飾)相遇,三人在友情、愛情、名利、自由和信念的競逐中陷入膠著。最後,雅克棄絕現實,拋下愛他的喬安娜,獨自潛入水裡,隨海豚游走,如光線曲折的海波落在哀傷凝重的墨藍海域。

盧貝松小時候在希臘和前南斯拉夫的海岸生活,立志成為海洋生態學家。十七歲時的一場意外,他再也不能潛水,才走上導演之路。《碧海藍天》因此被視為盧貝松極具濃厚自傳性色彩的作品,傳達了他對海洋的傾戀,也呈現出他對潛水家 Jacques Mayol的崇拜之情。《碧海藍天》有三個版本:法國版132分鐘,導演完整版168分鐘,兩部的配樂皆出自Eric Serra之手;美國版只有119分鐘,結局不同,並改由Bill Conti配樂。據說,為了讓Serra寫出配樂,盧貝松每天拉他去潛水,最後,Serra以冰冷的電子音樂和男聲營造出深海的低頻縹緲感,而Bill Conti以鋼琴、弦樂和女聲來配樂,像留在岸上的喬安娜吟出的安魂曲。盧貝松除了講究配樂,連色彩、構圖、打光、攝影都意圖將真實抽拔到更真實的虛幻造境:採廣角攝影擴張地貌海景,並使用偏光鏡減弱水面的反光,以濾鏡突出大規模精純厚實的藍,再加上人物出神入化的潛水技能,這些都展現了「新巴洛克」的電影語言。隔了幾年,盧貝松的另一部作品《亞特蘭提斯》(Atlantis,1991)純粹由Eric Serra連綿的音樂和海洋的影像交織而成,像盧貝松對童年濱海時光的凝視,也像他對奧祕海洋的無限探問。

《碧海藍天》裡有個片段我印象深刻:醉了的兩個大男孩憋氣坐在水池底,恩佐不疾不徐地打開香檳,溢出一串光華的氣泡,那來自深海的鳴音和他們撞擊玻璃杯的清脆聲,隨著氣泡竄出。在水底他們留著話不說,也不再畏懼時間的傷害,像誰蟄伏在夜裡秘密地漆黑著。怕他們溺死,喬安娜戴上蛙鏡,穿著白色套裝跳入水中,救起雅克和恩佐,像打擾一場遲遲沒有醒來的夢。當雅克躺在床上,指著海豚的相片哭了起來,他對喬安娜說:「這是我的家人,誰跟我一樣有海豚的家人?」雅克的臉那麼孤獨、笨拙而純潔,我好想捧在手心裡疼愛。

海洋將雅克、恩佐和喬安娜的命運連在一起,相濡以沫,也讓他們親臨自己存在的問題。恩佐開朗傲慢,企圖征服海洋,超越一切。他追求名利,以為能掌握並化解問題來製造意義,他不知道他的海是無邊的野心,進行一次次兇猛的反撲。直到潛入死亡的深度,恩佐才停止向外探究他所追問的東西而領悟:超越存在的事物即是接受事物存在的樣貌和底限。

雅克一直處在無法提問也無法自救的生命疑惑裡,他告訴恩佐:「我很奇怪,像剛學會走路的嬰孩」、「我想知道關於一切的一切」;當喬安娜從西西里回到紐約,雅克失落他的愛情,恩佐安慰他「時間能沖淡一切」,雅克說:「我不想沖淡什麼。」他停頓、開放自己,試圖看清恐懼和欲望,在自己的存在中領悟包括他自身在內的一切存在者。

雅克憂鬱靦腆,不受到現實物慾的牽絆,儘管他也享受友情和愛情的甜美潤澤,但更願意一整夜和海豚在水裡玩。雖然恩佐一直把雅克當作競爭對手,但潛水像是雅克的本能,他的海是如岸的歸屬。當他與喬安娜再次相逢,喬安娜問他潛水是什麼感覺,雅克回答:「好像滑落的感覺,最難的是在海底的時候,總要找個理由上來,我很難找到理由。」海對恩佐與雅克的意義那麼不同,直到恩佐死前對雅克說“you are right, it is a better place.”雅克含著淚把恩佐放入海裡,凝重的鋼琴聲為斷氣的恩佐引路,雅克再一次目睹海洋無情地奪去他心愛的人。

片尾,雅克在醫院的病床上睜開眼,看見蔚藍的海水從天花板滲入將自己溫柔覆蓋,聽見海豚的鳴叫……,夢醒時,他的耳鼻彷彿因深海壓力而逼出血來。他不顧喬安娜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奔向大海,「我得去看看。」喬安娜跪在岸邊哭喊著:「那裡什麼都沒有,那裡又陰又冷,你會很孤單,而我在這裡,我是真實的。」雅克要喬安娜放開潛水器繩纜,她憐憫地說“Go with sea, my love……”雅克潛入幽暗的水中,與海豚游向海的無盡處。我想起雅克說的美人魚傳說:「潛入海底,那裡的海水不再是藍色,天空在那裡只成為回憶,你就躺在寂靜裡,待在那裡,決心為她們而死,只有那樣她們才會出現,她們來考驗你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純潔,她們就會和你在一起,然後把你永遠地帶走。」

  

完整文章請參閱  ◎ 吳俞萱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artscinema&article_id=22580205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p16632&aid=7312872

 回應文章

金雀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靈刻印
2013/02/21 17:05

碧海藍天 這詞在我年輕的歲月裡 並不陌生

即起年長 不常旅遊但心向著自然 心中有畫

天地給予 天尊地富人貴知己難尋 攬為至寶

不知不覺 竟跳躍發展駐我的心靈 永恆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