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 本土漫畫雜誌的「死」與「新生」 有點感觸
因為之前看過文月的版上也有諸多批評
漫畫好不好看 每個人眼光不同 很主觀
可是一個商業刊物的政府補助
就應該以商業運作為取向
包括市場反應 行銷方式等
市場反應最簡單的統計就是銷售量 其次是網路各討論區的熱門度
生存不下去的雜誌自然就會被淘汰
光是每月固定上架 沒有其他配套行銷方式 就是交差式的消耗預算
這樣一而再的補助 實質上有意義嗎
我認為不管是龍少年也好 樂透也好 都必須定期公佈銷售數字
如同電影輔導金 我們也是能從電影年鑑查詢到這些獲補助的電影票房
這是政府預算執行成效 不能以公司業務機密為由而不受監督
如果第一年表現不好 第二年還能拿到補助
應該說是評審願意給個機會
如果第二年沒什麼進步甚至不如第一年
我認為政府必須考慮需不需要繼續補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