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0/15 20:00:26瀏覽662|回應1|推薦13 | |
十月份的遠見雜誌,一個很棒的調查報告:台灣的閱讀力總體檢,彰顯了許多台灣國民素質的問題,而教育,可能是最息息相關的藥方。 幾個驚人的統計數字: 台灣人平均每週花在看電視的時間是19.13小時,上網時間是8.97小時,看書時間3.06小時。 「完全不看書」的成年人口佔24.1%,「很少看書」佔19.1%。 每人每年買書花1,461元。 雖然較之三年前的調查,是進步的,但我們要自問:教育,一個培養閱讀習慣最關鍵的人生階段,對閱讀的推動到底盡了多少力?相較於民間對積極,在升學主義陰影下的學校教育,就顯得無力許多! 我就問過許多我的學生(高中生),問到的一般狀況對照於上述的結果,真的好不到哪裡去!而主要的理由都只有一個:哪有那個閒工夫!? 就算觀察周遭的教職同仁,有閱讀習慣的固然不少,但沒有閱讀習慣的,似乎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更遑論有閱讀習慣的也頗多是「偏食」的,缺乏廣泛的閱讀。 閱讀有限的老師,視野是不夠寬廣的,知識是缺乏更新的,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如何能刺激小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雜誌中對比了芬蘭的閱讀現況,我們是當然遠遠不如的,只是這麼明顯的「危機」,教育工作者是否應多些「使命感」呢? 執著於考試和分數,是許多家長的「不正確」,老師們要用最有力的證據去說服他們,閱讀可以帶來的好處是何等的多,遠遠超過升學成果的數字和意義,大學之前一旦錯過了這樣習慣的培養,以後就更難了! 老師們,請大方秀出你的閱讀力量,請用力培養自己的閱讀深度和廣度,身教的影響一定是最有效的推動!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