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黑膠電影院」:永遠經典的電影音樂八首
2015/03/06 23:08:52瀏覽1167|回應0|推薦7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電影配樂容易嗎?

電影配樂只是電影的配角而已嗎?

曾以「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得過奧斯卡獎,已過世的法國電影配樂大師George Delerue,大導演楚浮的作品配樂多由他操刀,他曾說過:「作曲家不應該使用太複雜的語言,訣竅是要簡單但不能太瑣碎;作曲家要有彈性,創作的類型也要很寬廣,而且懂得替電影添加不同的色彩生命。」(註)

很經典地界定了電影音樂作曲家了不起的角色;電影音樂要能亦正亦邪,要能畫龍點睛,要能激起情緒和共鳴,一點都不是「雞肋」啊!

話說前些日重看了一些老電影,又再次被老電影裡面的優美音樂所感動,驚艷許多聲音故事的美好,而且與影像故事的美好相比,竟完全不相上下!甚至,有些電影音樂還比電影本身更為流傳千古呢!

這就是奇怪的我的一部分,聽覺型的我,在回憶的海馬迴裡,總是聽覺記憶甚於視覺記憶,常常在看完一部電影後,主旋律可以洗腦似地自動輪播,深深的刻痕甚至取代了原來故事的感動;所以,我一向非常敬佩電影音樂的作曲家,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用音樂寫故事的功力。

既然喜歡,我就試著用很「懷舊」的方式來打包記憶:蒐集老電影原聲帶的黑膠唱片。把喜歡的電影、旋律、黑膠、故事、封面、和所有美好的聯想,一股腦通通打包回家!多數黑膠是二手流通的,有些則是復古重刻的新版,原則上我以有印象的旋律隨興蒐集,這些懷舊音樂的生活點綴真是是美好。(所以,就不要問我花多少錢囉!)

我稱這些黑膠是我的「黑膠電影院」,是專屬於懷舊聲音的電影院,在那個美好的年代裡,配樂大師們在古典與現代音樂中游走,兼容並蓄地為電影添加情感,為影像增色不少。在此分享幾位我非常喜歡的大師作品,抽樣地回味一下曾有過的視覺和聽覺記憶:

一.作曲家:Henry Mancini,電影:Breakfast at Tiffany's(第凡內早餐),年代:1961


二.作曲家:Maurice Jarre,電影:Doctor Zhivago(齊瓦哥醫生),年代:1965

三.作曲家:Dave Grusin/Simon and Garfunkel,電影:The Graduate(畢業生),年代:1967

四.作曲家:Marvin Hamlisch,電影:The Way We Were(往日情懷),年代:1973

五.作曲家:Nino Rota,電影:Godfather(教父),年代:1974

六.作曲家:John Williams,電影:Jaws(大白鯊),年代:1975

七.作曲家:Georges Delerue,電影:A Little Romance(情定日落橋),年代:1979

八.作曲家:John Barry,電影:Somewhere in Time(似曾相識),年代:1980

另提供幾個聆聽電影音樂的資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美國電影學會(AFI)選出的百年百大電影歌曲清單:中文WikiAFI網頁

2.youtube上有人建立的AFI百年百大電影歌曲:

3.比較新的電影歌曲可以參考這篇:50首讓我印象深刻的電影配樂 (上)

4.關於電影音樂的深入介紹和分析可看這篇:梁啟慧音樂工作室-談電影音樂及當代配樂

5.藍老師的部落格有非常棒的電影音樂系列文章:請看

註:這段話錄自:藍祖蔚(2003)著奧斯卡獎作曲家的故事

(照片說明:我的黑膠唱機,感謝同校好同事玩家的推薦購買,真的是超值的好東西啊!)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2083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