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毒奶」事件 業餘者打敗了專業
2008/10/03 13:19:53瀏覽482|回應1|推薦3

 台灣的新聞,往往充斥著一知半解和謾罵,像「毒奶」事件,究竟是該採什麼樣的檢測標準?媒體不信任衛生署,報導內容傾向批判。而後又出現所謂歐盟的標準,電視和報紙因而相互攻擊。媒體自曝其短可見一般。

 至於大眾獲取資訊,則來自這些訊息混亂,而且也毫無準則可言的新聞媒體。偶有一些民意,試圖在眾說紛云之間,提供理性的討論,但不幸,多半會淪為被攻訐的對象。

 這兩天,看見兩篇民意論壇上的文章,被很多讀者在網路討論版上批判。

【零容忍…台灣人的精神勝利/聯合報╱梁文傑/台灣新社會智庫副總幹事】【ppm犧牲專業 米麵標準呢?/聯合報╱張顏暉/台大物理系教授】。

這兩篇論壇上的文章,分別針對專業的信任,提出他們各自的觀點。

 
 至於,化學,這種東西本來就需要專業,但這兩篇文章因為不同於一般民眾的觀感,結果被批為胡扯。但網路討論版上留言不贊同兩篇文章觀點的人,又拿不出任何事證來反駁,只能陳述主觀意見和偏頗的情緒。
 
 Web2.0,標榜的是互動和討論,但我怎麼覺得,大多數的都沒有針對問題進行辯論,而且是一知半解戰勝了理性。果然就像「你在看誰的部落格?」那本書所描述的一樣,業餘者打敗了專業。
 
摘錄兩篇文章的內容如下:
 
 
【零容忍…台灣人的精神勝利2008/10/02 梁文傑】
從一九三○年代被發明以來,三聚氰胺就被普遍用在殺蟲劑、合成樹脂、塑膠產品中,且經常伴隨食品的容器和包裝進入食物鏈。

正因為三聚氰胺普遍存在於食物中,歐盟遂於一九八六年把三聚氰胺的「每日可忍受攝取量」(TDI)定在人體每一公斤體重,每天可以忍受零點五毫克的三聚氰胺。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體重六十公斤的成人,只要每天攝取不超過卅毫克,就不致對健康發生危害。美國的標準比較低,把TDI定在零點六三毫克。紐西蘭的標準更低,把TDI定為五毫克。但不管標準是高是低,都表示三聚氰胺並不是吃了就會死的毒藥,而是像生活中大多數的化學物品一樣,都有一個人體可以忍受的範圍。

【ppm犧牲專業 米麵標準呢?2008/10/03 張顏暉】

「用儀器能不能檢測出當標準」是一個科學上說不通的做法。果然衛生署到最後還是要推出一個○.○五ppm的標準,足足比歐盟的標準嚴格了五十倍。這是一個政治上聰明的決定,但卻是卻是為了政治而犧牲專業的決定。

米是國人主食,而重金屬對身體有重大危害是眾所周知。且讓我們看看衛生署針對食米重金屬含量訂的限量標準:鎘含量在○.五ppm以下、汞在○.○五ppm以下,鉛最大限量為○.二ppm。除了汞的含量訂的跟三聚氰胺一樣,鎘跟鉛的容許量都高於三聚氰胺。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43419&aid=2268266

 回應文章

mimia19
三聚氰胺製成的塑膠為硬貭產品
2008/10/03 19:28

被批評的是下列這一段話:

三聚氰胺常用來做塑膠材料,遇熱會有微量析出,因此廣存於食物鏈中。有官員懷疑克寧奶粉被驗出有略高於○.○五ppm的三聚氰胺,可能是民眾用塑膠袋包裝送檢時,被塑膠袋汙染。衛生署官員是有經驗的專家,這個懷疑的真實性頗高。也就是任何接觸過塑膠袋的食品都可能含有○.○五ppm的三聚氰胺。不要忘了我們買的食米都是塑膠包裝的,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檢驗食米的三聚氰胺是不是合乎標準呢?那速食麵呢?

被批評的原因是三聚氰胺製成的塑膠為硬貭產品
塑膠袋則為柔軟材質,日常生活常用之塑膠袋為PE,PP等製品
柏舟(yen43419) 於 2008-10-03 20:37 回覆:

啊,原來如此。三聚氰胺也到了物理系教授,顯然一知半解是很多人的通病,。謝謝。

我關心的是他提的食米衛生安全檢測標準,是否也該檢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