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需要造神?
2008/03/26 14:16:05瀏覽417|回應0|推薦6

一般人缺乏獨立的意見。他並不想去研究或深思,構成自己的意見,只是急於得知鄰居的意見,然後盲目跟從。 - 馬克.吐溫 - (註 p.129)

大選當天和過後幾天看電視和報紙新聞覺得超爆笑的。

周美青搭公車上班,成了熱門話題,我看到電視新聞時覺得很好笑。是因為電視新聞真的很無聊。從周美青上班出門,一路跟到她下班回家,真是可笑。而報紙的民意論壇或廣場上,就有人投書說這好像在「造神」一樣,把周美青塑造成完美形象。這一觀點我不同意,因為是媒體炒作,不是周美青要媒體這樣做的。

反觀高雄市長陳菊所言:「政績沒用,選舉要懂得包裝」。不就透露出民進黨的思維嗎?謝長廷所謂的高雄經驗,會不會也是包裝出來的,又到底是誰在「造神」和過度包裝了?

關於「造神」的話題,才有人提出來,今天又看到專欄作家江春男,也以這主題來質疑。 

剛好本人最近在看一本書:隱藏的邏輯(The Social Atom)

書中提到「從眾」的問題和原因。一般人基本上都有判斷事物的能力,但是一旦在群體裏出現所謂權威的言論時,有人就會放棄自己的想法,而採用所謂權威的意見。根據實驗,在一群人裏故意給一個錯誤的答案,結果會影響到個人的判斷,往往他們會從眾,也接受錯誤的答案。書中指出,心理學家推論出因為人有一種模仿的能力,而模仿是最簡單和有效的方法。

當然,模仿也是有一些問題的。

許多謠言常常會越傳越逼真,變成一個既定的事實,儘管有時候根本沒有絲毫的證據。(註 p.131)

模仿並不會產生任何新資訊,它只會擴大了一點點舊資訊可以帶來的效果,不管資訊是真是假。(註  p.139)

所以,當有人提出「造神」質疑時,是不是專欄作家,也跟著模仿了起來了?

而這就像電視新聞一樣,一窩蜂地追著周美青搭公車的新聞,結果就變成每家電視新聞都一模一樣,對我而言,只能覺得無聊和可笑了。

一如開票當天,我看中視和民視的轉播節目,就發現民視怎麼言論思維只有一種模式,那就是質疑國民黨。

開票當天,我只看無線電視的開票節目(因為我沒有裝有線電視),整個過程我是笑到不行。不是因為馬英九壓倒性的比謝長廷票數多,而是那些上節目的”學者”或”專家”的評論真的很好笑,更別說綠營的電視台民視的主播,幾乎都是綠著臉在主持節目,而且所設定的議題更是荒謬可笑。

例如民視胡主播,一本正經似地一直問一黨獨大的問題,好像只有她能夠洞查先機和關心民主政治發展一樣。另一名蔡主播好笑的是,她很喜歡請林建隆(流氓教授作者)做評論。結果林建隆好厲害,幾乎每個不同的問題都可以重複不斷地強調,民進黨這些年來都沒有像黃信介一樣開疆闢土的精神,大部分的人都只等者坐收成果。林建隆每次一講就講個不停,主播也不打斷他,結果就是另外兩位來賓都坐冷板凳直到進廣告。我每次轉到民視,就要笑一次,怎麼又是林建隆在講話?我想聽聽徐永明講話,結果都沒看到。至於林建隆,他真像是個孤臣孽子啊!他總是一直地強調:他多次建議民進黨人,要放下身段去選地方首長,但他的意見都不被採納,以致於民進黨從立委到總統大選,才會輸得那麼慘。我覺得林建隆教授真是可愛啊!苦口婆心,但民進黨內就是沒人理他。終於有民視的頻道讓他一吐心中苦悶。

至於中視,我覺得中視有進步。除了沈春華主持得挺流暢外,不論是她請來賓發表評論的次數很平均,或是掌握開票最新狀況,也都挺公平的。而中視在開票節目最後製作了一段影片,看得出來是挺用心良苦。那段影片剪接了馬蕭和謝蘇兩組候選人在競選時的各種畫面,配上音樂,打上字幕,其中令我印象不錯的,就是強調每個人都愛惜這綠色的大地,當然,也喜歡頭上藍藍的天。這影片呈現了感性的一面,也兼顧了理性。

後來又看民視新聞,就有點反感了,尤其是有三則評論式的報導,不同的主題,卻有一個人金恆煒出現在三個報導裏。這個可以聽人家講,又轉述成所謂證據的人,我早就不相信他了。何以民視新聞,要訪問他?而且還可以做成三則新聞?民視是找不到人可以訪問了嗎?還是金恆煒果然是博學多聞?什麼議題都可以談,更別說所謂偷報紙事件了。

誰需要「造神」呢?民視新聞造的神可謂很多了。

註:隱藏的邏輯(The Social Atom) 天下文化出版 2007第一版

圖: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作品:

The Creation of Adam. 1508-1512. Fresco. Sistine Chapel, Vatican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43419&aid=172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