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9 16:55:12瀏覽86|回應1|推薦0 | |
古人認為蟬性高潔,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曾提到:〝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現實生活中蟬在脫殼成為成蟲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濁水裡面,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污泥而不染,令古人十分推崇。同時;蟬既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因而自從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例如: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成語中稱作〝蟬形玉含〞,寓意其精神不死,再生復活。而把蟬佩於身上則表示高潔的意思。因此;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如今在漢代以來的出土文物中,常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蟬形玉含,即使在現代的玉石中,也常能發現這類玉石... 雕琢玉石的技藝俗稱〝刀法〞,傳至漢代已經形成當時精湛的獨特工藝,其產品給人印象最深的刀法就是玉蟬、碧玉豬、以及青玉翼馬..等。而所謂〝漢八刀〞,則是指漢代〝簡單幾筆〞的雕刻品(且常見於漢玉蟬。),其刀法矯健、粗野,鋒芒有力,容易讓人體現出當時精湛的雕刻技術。故〝漢八刀〞-意思是七、八刀就雕成了,並非八把刀或是只刻劃八刀... 從外觀看漢八刀的風格,好像大刀闊斧似的粗曠有力,其實玉匠在操作時卻全然不是與我們看見產品時所直覺反應的那麼一回事,每一刀(筆)刻劃完工前的切削面,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用砣輪研磨,不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誤差,琢出的凹面(或者說是:陰線、切削面。),必須平順如削;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把刀痕仔細的打磨掉,直到刀痕盡化,才算是完成這見稜見角的一刀所刻劃出來的刀藝。 故玉蟬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漢代的玉蟬,其線條簡潔、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稜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同時額部刻了〝八〞字紋,因而漢代作品素有〝漢八刀〞之統稱。漢後的玉蟬,紋飾漸趨繁縟、畫蛇添足,有的翅膀竟像蒼蠅翅那樣撇開,早沒了漢代玉蟬的那種神韻,特別是器物邊緣及翅尖等被磨成了圓角,以致無法模仿出其精神,但是;這也變成了判斷是否為漢代玉蟬的重要依據。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