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7/20 22:45:49瀏覽62|回應3|推薦0 | |
雖說有點贅述;但是因為這一篇已經算是強迫式的完結篇。因此;還是回顧一下整個簍雕的練習過程吧...這是 老師 匆促準報的SAMPLE正面
側面的厚度狀態
背面
這是要練習用的稿子
第一次分發的海草玉素材
有點裂
修整後與定稿後的樣子
現在回想起來;從 許老師 到 黃老師 這幾位 老師 們的教學方式好像都是如此的;先讓自己練習;有問題?再把問題癥結點-予以教學、並讓自己練習調整。為什麼會提到這一點呢?因為自己一看到"簍空雕"、當然就是想到"鑽洞"囉、想到鑽洞-又是小尺寸的洞,那當然就是拿起雕刻針猛戳一番囉
這是修飾後的樣子。還好基本的味道有給修出來。不然;還真不知道在戳些啥咪東西
幾張濕拍和乾拍照
接下來老師發的第二塊練習素材
這一塊的外觀給它粉糟糕
整到有裂就趕緊停手!開始準備再給它亂戳一番
戳不到幾個洞...剛好 老師 又過來個別教導。這一次;把握機會跟 老師 再度提起自己都是一直這樣子-傻戳、猛戳、總覺得不大對勁!且戳出一堆吃超過線條的洞...就是不知道癥結點在哪裡
老師 聽完了,也看過自己的第一塊練習品有按照他的說法修飾完畢。 老師 表示:"簍空雕"當然不是-猛戳、傻戳、這麼一回事...既然第一塊練習品有練習完成,第二塊來到原來練習的癥結點。那要聽好注意一件事
只見 老師 輪流使用了幾隻基本外型的鑽石雕刻針,依序示範如何的挖洞...這下子可讓小弟看呆了
嗯;修飾看看會不會給修到ㄘㄨㄚˋ掉
還好;還是勉把藤蔓和整體圖形給修出來了
不管它粗或細了,重點是有學到"簍空"的手法
也是幾張濕拍乾拍的照片
放在一起的樣子
從正面和背面的圖片可以觀察得出來-使用 猛戳、傻戳、的簍空結果和使用 老師 教學過後的手法,所簍出來的圖形感覺就是不一樣
因為 黃老師 下週臨時有事情,因此和 卓老師 課程調換,只得匆匆收尾當作是這一階段課程的練習結束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