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值得一讀011 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金融危機的挽救行動
2007/03/31 02:35:20瀏覽1296|回應0|推薦3

本書書名就從葛林史班再一九九六年底在華府演講中,提到的「非理性繁榮」觀點出發,討論美國九○年代以來股市不斷創新高、多頭行情的分析。本書作者羅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為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他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包括經濟學、心理學、人口統計學、社會學及歷史,分析投資人在股市的投資行為常是不理性的。

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股市持續走高、投資人瘋狂投入股海?作者從歷史上的股價與突發因素分析,歸納出十二種原因是可能造成投機泡沫,包括資訊科技革命、社會越來越重視經營成功的企業、人口爆炸的嬰兒潮等,儘管根源不同,但都有同一共同點:帶動大多頭股市的盲目心態。因為這樣的盲目心態讓大家沒有辦法看輕當前的股市泡沫。

這些助長投機泡沫的因素,由於投資人的信心與預期心理產生乘數效應:由於股價上漲,強化投資人的信心與預期心理,繼續加碼使得股價飆高,如此週而復始地強化原先帶動漲勢的因素。

在其中,作者認為新聞媒體扮演著引爆及激化市場大幅波動的推手。一般大眾把股市當作大賭場,媒體為吸引讀者目光,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必然是最具明星特質的主角。於是,投資人在片段資訊與判斷下,引導著瘋狂的投資行為。

書末,作者提出幾項政府與投資人的因應之道,如升息以穩定投機市場、意見領袖安定人心的力量、以中斷或壓制交易的方式處理投機等,或許可以給目前為股市焦頭爛額的財經官員們一些方向。(文/伊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註:
本文摘錄於博客來網路書店,
詳情請見
http://www.books.com.tw/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lin228&aid=85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