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迷人的事。
最吸引人的一點,是賺錢的可能。很多人戮力研究投資,為的就是賺錢。工作不夠好、薪水不夠多,沒關係,只要努力研究投資,市場將給你豐碩的回報。最努力的人將得到最大的回報,不就是這樣嗎。這是他們的信條。
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在工作時,電腦上開了一個股市視窗的人,在子夜寂靜時,挑燈大戰美國股市的人,在放假時,埋首於理財書籍中的人。一個個,努力投資的人。
但在做這些努力之前,這些投資朋友是否做過一個簡單的運算呢?
假設,投資人甲,每個月所得扣除花費後,可以自行投資的錢是3000塊。投資人乙,能投資的錢則是三萬塊。
乙就把這三萬塊存起來好了。每個月三千塊的甲,要有怎樣的投資成績,才追得上乙。很簡單,900%的報酬。請問,拿到900%的報酬要多少時間,是一週,一年,還是二十年?甲要花多少努力,才能用投資追上這個差距。那是乙不投資的狀況。假如乙也會投資,比甲還厲害(或是運氣好),甲追得上嗎?
再來一題。投資人A每月可投資五萬,投資人B每月則有二十萬可以投資。假如十年之後,投資人A拿到了100%的報酬,當初每月投入的五萬,都長大變成十萬。投資人B則很遜,這十年,經歷了-50%的報酬。結果怎樣?結果是他的二十萬變十萬,跟100%報酬的投資A比起來,錢也不會比較少。
這裡有點必需澄清的是,投資,為的不是超越或贏過別人,為的只是要滿足自己與家人的人生目標。但當投資人幻想要藉由投資,把錢變大,獲取更優渥的生活時,他可曾想過,投資能帶來多大的功效。
事實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財富多寡的決定性因素,在於本業的收入。
沙漠居民,整天想的就是水。錢少的人,整天想的就是錢。就是因為錢少,才會努力去想要怎麼把錢變大。而對許多人來說,把錢變大的最好途徑就在於投資,而不在工作。
為什麼?
因為投資很有趣,上班很無聊。
這就是許許多多投資人的思維。
投資為什麼會有趣?因為有短期賺大錢的快感。請不要否認。想想看,假如投資只能帶來每年5%的預期實質報酬,不僅不一定會實現,你還要看著投資淨值上下起伏,你會不會覺得投資很有趣。投資變得有趣,只因它染上了賭博的繽紛色彩。冒著虧大錢的危險,享受賺大錢的可能。這根本只是賭博,你只會從中獲取樂趣,難以得到金錢。賭博在那些國家是合法的?答案是,在所有有證券交易所的國家,賭博都是合法的。而那些鼓吹快樂投資,歡喜投資,腎上腺素投資的,不是別人,正是交易所中的莊家,金融服務業。
上班很無聊。因為許多人的工作,不是他自己選的。是爸媽幫他選的,是先生太太幫他選的,是社會幫他選的。太多人,不敢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而去順從父母的意見、他人的意見,或是社會上的意見,選擇其他人認為是好的,而不敢選自己喜歡的職業。或是,自己也沒想過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就變成一個沒有熱情的工作者,一個討口飯吃,而不願意積極向上的工作者。
一個想著如何多賺錢的人,碰上媒體到處宣揚的輕鬆投資賺大錢的例子,回頭看到自己無趣的工作,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可想而知。
投資提供了無盡的幻想,卻也有著如地心引力般難以逃離的現實面。現實就是,所有投資人所得,必是扣掉成本後的市場平均。股市平均年報酬率是多少?皆大歡喜的20%嗎?市場是愈多人去研究它,愈努力去研究它,它的平均年報酬就會愈高嗎?
這些人中的多數,將從投資中得到失望的結果。而回頭繼續做那無趣的工作。這樣看來,投資還真有穩定社會的功能。讓許許多多對工作不滿的人,有個宣洩的管道。但又隱藏著灰色鐵一般的事實,讓大多數的人必需繼續工作,為社會付出心力。
對大多數不是以金融為本業的人來說,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頂多當個興趣。
人說大學有三學分,課業、愛情與社團。其實,出了社會,一樣是這三樣東西。課業換成本業。愛情換成家人。社團換成興趣。本業、家人與興趣,不就是一個人生活的重心嗎?
最可靠的財富來源在本業、最穩定的精神支持在家人,最有趣的自我娛樂在興趣。投資沒有取代本業與家人的價值,所以頂多當個興趣。對大多數人來說,自己與家人,是最最值得投資的標地。真正踏實可行的致富之道,在本業,不在投資。
許多人問,該投資什麼?其實,站到鏡子前面,你就看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