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結合藝術賦予眷村新風貌 3/21~4/6馬祖新村14號展出5組新銳展覽 邀請民眾共賞
2014/03/23 14:08:27瀏覽110|回應0|推薦0

【桃園訊】為活化馬祖新村眷村空間,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特別邀請了國內新銳藝術家,自3月21日起至4月6日每週五、六、日下午在村內14號展出5檔展覽,以藝術群聚與文創扶植的面向進行活化轉型,重新賦予園區新的藝術風貌。訂於3/23(日)下午14:00在馬祖新村14號舉辦聯展開幕茶會,歡迎舊雨新知前來共襄盛舉。

文化局張壯謀局長表示,馬祖新村是中壢市龍岡地區第一個眷村,也是本縣第一個獲選為「國防部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園區」的眷村,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被

定為歷史建築。原為安置駐守馬祖列島陸軍第84師在臺眷屬的『馬祖新村』,在桃園縣府努力奔走下,有機的房屋群與戶外綠地被保留下來,文化局特地邀請東海美研所團隊參與園區的活化工作,思考如何將新的生活文化、創新的美學體驗因子注入馬祖新村,

舊有的眷村意象轉換為當代的語彙,帶來新的創意可能,期望為老眷村注入新的能量。

策展人張惠蘭教授指出,透過『馬祖新村14號』以『展演-體驗-平台』的方式,廣泛邀請視覺、表演、生活體驗等多種微型文創工作者,提供創意的展演舞台,促進場域間的互動與活化。自2013年至2014年初已策辦過多場微型態的展覽,從純藝術形式到文創加值甚至建築空間再生,演繹展覽者對於馬祖新村未來面貌的想像。 此次共有5檔展覽參展,分別是林昭廷『一心新村』、徐子涵『大頭頭頭貼』、黃楨哲『草間迷生』、林冠言『開外掛』、劉士浩『疊合空間』。

東海美術系的黃楨哲、徐子涵和林冠言初訪馬祖新村便產生構想,對於空間敏感的他們,各自型塑屬於他們這世代觀看的語彙;而來自彰化師範大學的林昭廷則以緬懷時代消逝的歷史傷痛性書寫,打開老屋內在所面臨的議題;大葉大學劉士浩是桃園中壢的子弟,回到家鄉後,透過生活的感知與創作思考的交合重疊,於此地開展藝術性對話交流。

展覽共同的特色是依照馬祖新村現有空間特性,加以發想並串接富有現代感的藝術品,創造新的美學體驗,展出時間自3月21日起至4月6日每週五、六、日下午1-5時,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欣賞,體驗一種活潑的、融合眷村情境的展覽新風貌。

附件:聯展個別介紹

1.林昭廷『一心新村』-

宛如是一種對土地的信念,使得他一步一步地用身體去行走,透過身體的勞動,讓身體去經驗和對話。過去林昭廷這些年的創作,在探討著空間與時代的變異,從初期使用繪畫媒材的方式開始探尋,而到了近幾年,轉而走向行為藝術的面向。當面對閒置的空間被強行破壞後的殘垣,到逐漸演變為垃圾丟棄、石塊傾倒的場域,他說:「觀看著這些被使用後堆積而來的垃圾、物質殘骸,省思著不屬於這空間的東西與味道。在此之餘,看到了從砂石車上傾倒而下的水泥塊狀物,沉靜而剛毅的佇立,像似某種精神般,引發我透過一種秩序的方式將其整齊的搬運並排列。」馬祖新村此一環境,剛好呼應了他的創作,隨著時代背景的沒落,舊場域的消逝,這些空間的記憶、精神仍是存留抹不去的。

此檔展覽記錄林昭廷這一年來以行為過程創作的影像來訴說,透過一次次的搬運、伏身式的身體勞力行為,帶出深沉的土地思考。

2.徐子涵『大頭頭頭貼』-

站在在馬祖新村14號平台小花園外,往裡看,原有的房舍窗戶被貼上滿是色彩膠帶,就像小時候在卡通裡看到的電視停格片段,畫面只徒留直條的紅、藍、黃、綠的色彩。往屋裡繞行,牆面掛著一幅幅迪士尼米奇頭像,然而,其面部彷彿是過度放大後的照片影像,由一格一格像素拼組而成。創作者徐子涵說:「1928年膠帶與米奇同時誕生, 同時米奇也是第一部有聲動畫的動漫人物, 我們現在所看見的米奇,隨著時間的變化, 無論是造型上還有配色上都有著不同的差異。

徐子涵的米奇系列創作,媒材使用特殊的「膠帶」完成,自行創造所需的膠帶色彩,並透過膠帶的透明度特性,在重疊過程中達到混色效果。此外,刻意安排製造出不同年代版本的米奇作品,並藉由現場裝置影像與動漫人物之間的關係演變,帶出時間上的隱喻。

3.黃楨哲『草間迷生』-

上一刻你確定仍在馬祖新村的老房舍裡,下一秒轉角隨即踏入滿室草皮的不真實場景,就好像愛麗絲誤闖了仙境般,你以為你就身在故事裡。當佇立其中,牆面的草皮順勢往上爬升, 腳下踩踏著看似真實的綠草,而當步伐往前挪移,沙沙的不自然聲響順勢而起。黃楨哲的「草間迷生」,確實讓觀者在茫茫草海中被困惑了,在這看似自然生成的草地空間,實則以人工虛擬幻境。原為畜牧生物科技背景,熱愛大自然的黃楨哲,在轉入美術系領域時,觀察到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非對等關係,看到使用動物實驗以及以非自然而成的現成物來完成的藝術作品,讓他開始思考自然與人工之間的差異-「真正的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麼?而後工業又帶給我們什麼?」於是,這促使他開始創作,讓看似真實的人工草皮填滿屋內,順勢走進,裡面獨留一台屏幕,影像裡重複播放著割草的畫面,畫面中的真實(草地)對比著滿室虛擬的草皮,創作者刻意製造視覺上與身體感的反差,讓觀者開始思考此一議題。

4.林冠言『開外掛』-

地面上自成一局,鋪上畫紙,任由你遙控玩具車的路徑,所至之處每留下一筆行跡。創作者林冠言以自製的樂高遙控車繪畫,在車的尾端綁上畫筆,在欲落筆之處擠下顏料,再讓玩具車於此處沾取顏料後開始行駛。此時,繪畫的手彷彿被取代托以科技性,然而,畫面上的任由自動性揮灑的筆觸絲毫感受不到生硬。而經由不同使用者的操控方式,將得到每次畫面上不同的失控結果,同時將攝錄器架於遙控車前端,以錄影的方式記錄每一次的繪畫過程。同時,牆面掛上如電玩場景般駕駛飛機射擊的系列組圖,彼此相互對應,組圖以螺絲釘架構而成,一根一根螺絲崁入木板,漆以色料,創造宛如視網膜上的切割分鏡。林冠言慣以模組化的概念創作,重新建構成長後的視覺經驗,用童年的玩具-樂高,這種輕易組件的特性,同時,呼應使用同為組件的材料的螺絲釘,他翻轉了兩者媒材原有功能,置於繪畫和創作中,重新予以衍伸視覺界線的可能。

5.劉士浩『疊合空間』-

觀看劉士浩的作品,是一種理性思考的建構過程,一幅幅嚴謹細密的排列拼貼,一切要求僅然有序,畫面上並非訴說實質著什麼,而是予以一種高度精神性。如他所述:「談論我的創作要從「整理」開始說起,所謂的整理並不完全侷限於行為上的,對我來說也包括心靈上、空間上的重整,我試著測量空間中每個角落細節,挑選最適合每個區塊擺放的位置,這是相當費神的,也許跟我的性格息息相關,我無法忍受空間的凌亂,凌亂帶給我困擾,複雜之事難免凌亂,但須亂中有序,要「正」必先有「序」,這是我創作的起點。」而「疊合空間」一展命名由來,是劉士浩於日常生活中整理時發現,在面對整理物件時的需重新定位性,這樣的生活藍圖是夾雜於理性與感性思考下所完成的,致使得激發他創作這一系列疊合空間的想法。

劉士浩的作品選在馬祖新村最後一展間展出,此空間裡涵蓋了一張桌子、四把椅子、一個儲物櫃,是一個有著許多干擾物的展覽空間,牆面也非純白色,早已敷以一層舊時留下的假木貼皮壁紙,然而,要試問,看似如此要求縝密的創作,作品在面對非純粹中性的白盒子場域時,如何得以保留它的「有序性」呢?

林冠言個展 
 

徐子涵大頭貼個展 
 

黃楨哲個展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mei320&aid=1192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