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府詩集卷第九十六
2016/10/15 04:49:25瀏覽157|回應0|推薦5
樂府詩集卷第九十六
新樂府辭七
系樂府十二首
元結
元結序曰 天寶中 結將前世嘗可稱歎者為詩十二篇 引其義以名之 總曰系樂府
思太古
東南三千里 沅 湘為太湖 湖上山谷深 有人多似愚 嬰孩寄樹顛 就水捕●鱸 所歡同鳥獸 身意復何拘 吾行遍九州 此風皆已無 吁嗟聖賢教 不覺久踟●
隴上歎
援車登隴● 窮高遂停駕 延望戎狄鄉 巡回復悲● 滋移有情教 草木猶可化 聖賢禮讓風 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 君臣敢欺詐 所適今若斯 悠悠欲安舍
頌東夷
嘗聞古天子 朝會張新樂 金石無全聲 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歡 1節變何煩數 始知中國人 ●此亡純朴 爾為外方客 何為獨能覺 其音若或在 蹈海吾將學
1東驚 元次山文集 卷三作 來驚
賤士吟
南風發天和 和氣天下流 能使萬物榮 不能變羈愁 為愁亦何爾 自請說此由 諂競實多路 苟邪皆共求 常聞古君子 指以為深羞 正方終莫可 江海有滄洲
●乃曲
誰能聽●乃 ●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 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 空羡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 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起 歌竟愁雲生 遺曲今何在 逸為漁父行
貧婦詞
誰知苦貧夫 家有愁怨妻 請君聽其詞 能不為酸嘶 所憐抱中兒 不如山下麑 空念庭前地 化為人吏蹊 出門望山澤 回顧心復迷 何時見府主 長跪向之啼
去鄉悲
踟●古塞關 悲歌為誰長 日行見孤老 羸弱相提將 聞其呼怨聲 聞聲問其方 乃言無患苦 豈棄父母鄉 非不見其心 仁惠誠所望 念之何可說 獨立為悽傷
壽翁興
惜問多壽翁 何方自修育 惟云順所然 忘情學草木 始知世上術 勞苦化金玉 不見充所求 空聞恣●欲 清和存主母 1潛濩無亂黷 誰正好長生 此言堪佩服
1主母 作 王母
農臣怨
農臣何所怨 乃欲千人主 1不識天地心 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 欲說昆蟲苦 巡回宮闕傍 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 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採之 此言當可取
1千 全唐詩 卷二四○作 干
謝天龜 1客來自江漢 元得雙天龜 且言龜甚靈 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 顧嘗無妄私 順和固鄙分 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 此外將何為 惠恩如可謝 占問敢終辭
1天龜 元次山文集 作 大龜 下同
古遺歎
古昔有遺歎 所歎何所為 有國遺賢臣 萬世為冤悲 所遺非遺望 所遺非可遺 所遺非遺用 所遺在遺之 嗟嗟山海客 全獨竟何辭 心非膏濡類 安得無不遺
下客謠
下客無黃金 豈思主人憐 客言勝黃金 主人然不然 珠玉誠彩翠 綺羅如嬋娟 終恐見斯好 有時去君前 豈知保終信 1長使令德全 風聲與時茂 歌頌萬千年
1終信 當作 忠信
補樂歌十首
元結
元結序曰 自伏羲至于殷 凡十代 樂歌有其名亡其辭 考之傳記 義或存焉 故採其名義以補之 凡十篇十九章 1名引其義以序之 命曰 補樂歌
1十九章 據 元次山文集 卷一改
網罟
伏羲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伏羲能易人取禽獸之勞 吾人苦兮 水深深 網罟設兮 水不深 吾人苦兮 山幽幽 網罟設兮 山不幽
網罟 二章 章四句
豐年
神農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神農教人種植之功 猗太帝兮 其智如神 分草實兮 濟我生人 猗太帝兮 其功如天 均四時兮 成我豐年
豐年 二章 章四句
雲門
軒轅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言雲之出潤益萬物 如帝之德無所不施 玄雲溟溟兮 1垂雨濛濛 類我聖澤兮 涵濡不窮 玄雲漠漠兮 含映逾光 類我聖德兮 庥被無方2
雲門 二章 章四句
1溟溟 作 溶溶
2庥被 作 溥被
九淵
少昊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少昊之德淵然深遠 聖德至深兮 蘊蘊如淵 1生類娭娭兮 孰知其然
九淵 一章 四句
1蘊蘊 注 一作奫奫
五莖
顓頊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顓頊得五德之根莖 植植萬物兮 滔滔根莖 五德涵柔兮 渢渢而生 其生如何兮 秞秞 天下皆自我君兮 化成
五莖 一章 78句1
178句 據改
六英
高辛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帝嚳能總六合之英華 我有金石兮 擊考崇崇 與汝歌舞兮 上帝之風 由六合兮 英華渢渢 我有絲竹兮 韻和泠泠 與汝歌舞兮 上帝之聲 由六合兮 根柢嬴嬴
六英 二章 章六句
咸池
陶唐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堯德至大 無不備全 元化油油兮 孰知其然 至德汩汩兮 順之以先 元化浘浘兮 孰知其然 至道泱泱兮 由之以全
咸池 二章 章四句
大韶
有虞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舜能紹先聖之德 森森群象兮 日見生成 欲聞朕初兮 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 日見深柔 欲聞 大濩 兮 1大淵油油
大韶 二章 章四句
1大濩 作 涵濩
大夏
有夏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禹治水 其功能大中國 茫茫下土兮 乃生九州 山有長岑兮 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 乃均四方 國有民人兮 1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 乃歌萬年 上有茂功兮 下戴人天
大夏 三章 章四句
1國有 據改 民人 全唐詩 卷二四○作 安乂 注 一作民人 據改
大濩
有殷氏之樂歌也 其義蓋稱湯敕天下 濩然得所 萬姓苦兮 怨且哭 不有聖人兮 誰濩育 聖人生兮 天下和 萬姓熙熙兮 舞且歌
大濩 二章 章四句
補九夏歌九首1
皮日休
周禮 曰 鍾師掌金奏 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 王夏 肆夏 昭夏 納夏 章夏 齊夏 族夏 祴夏 驁夏 鄭司農云 夏 大也 樂之大歌有九 杜子春云 王出入奏 王夏 尸出入奏 肆夏 牲出入奏 昭夏 四方賓來奏 納夏 臣有功奏 章夏 夫人祭奏 齊夏 族人侍奏 族夏 客醉而出奏 祴夏 公出入奏 驁夏 鄭康成云 九夏皆詩篇名 頌之類也 此歌之大者 載在樂章 樂崩亦從而亡 祴與陔同 皮日休曰 九夏亡者 吾能頌之 2乃作 補九夏歌
1補九夏歌九首 皮子文藪 卷三作 九夏歌九篇
2九夏亡者 吾能頌之 補周禮九夏系文 作 九夏亡者 吾能頌乎 夫人樂既去 至音不嗣 頌於古不是以補亡 頌於今不是以入用 庸可頌乎
王夏1
爣爣皎日 欻麗乎天 厥明御舒 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 欻入於地 厥晦厥貞 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 入有珩珮 勿驅勿馳 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 入有內則 繄彼臣庶 欽王之式
王夏 四章 章四句
1王夏 作 王夏 之歌者 王出入之所奏也 王夏 不作標題 以下各題仿此 即 肆夏 題作 肆夏 之歌者 尸出入之所奏也 昭夏 題作 昭夏 之歌者 牲出入之所奏也 納夏 題作 納夏 之歌者 四方賓客來之所奏也 章夏 題作 章夏 之歌者 臣有功之所奏也 齊夏 題作 齊夏 之歌者 夫人祭之所奏也 族夏 題作 族夏 歌者 族人酌之所奏也 祴夏 題作 祴夏 之歌者 賓既出之所奏也 驁夏 題作 驁夏 之歌者 公出入之所奏也
肆夏
愔愔清廟 儀儀袞服 我尸出矣 迎神之穀 杳杳陰竹 坎坎路鼓 我尺入矣 得神之祜
肆夏 二章 章四句
昭夏
有鬱其鬯 有儼其彝 九變未作 金乘來之 1既醑既酢 爰朄爰舞 2象物既降 金乘之去
昭夏 二章 章四句
1金乘 據改
2爰朄 據改
納夏
麟之儀儀 不縶不維 樂德而至 如賓之嬉 1鳳之愉愉 不篝不笯 樂德而至 如賓之娛 自筐及筥 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 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 我貨不匱 碩碩其才 有樂而止
納夏 四章 章四句
1嬉 作 娛
章夏
王有虎臣 錫之鈇鉞 征彼不憓 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 錫之圭瓚 征彼不享 一烘而泮 王有掌封 ●爾疆理 王有掌客 1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 金石九奏 何以錫一作賜之 龍旂九旒
章夏 四章 章四句
1掌客 據改
齊夏
●●衡● 翬翬褕翟 1自內而祭 為君之則
齊夏 一章 四句
1翬翬 據改
族夏
洪源誰孕 疏為江河 大塊孰埏 1播為山阿 厥流浩漾 厥勢嵯峨 今君之酌 慰我實多
族夏 二章 章四句
1孰埏 據改
祴夏
禮酒既酌 嘉賓既厚 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 嘉賓既悅 應為之節 禮酒既罄 嘉賓既醒 1雅為之行
祴夏 一章 三句
1醒 全唐詩 卷六○八注 一作酲 似是
驁夏
桓桓其珪 袞袞其衣 出作二伯 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 袞袞其服 入作三孤 國人是福
驁夏 二章 章四句
新題樂府上1
元稹
元稹序曰 李公垂作樂府新題二十篇 稹取其病時之尤急者 列而和之 蓋十五而已 今所得纔十二篇 又得 八駿圖 一篇 總十三篇2
1新題樂府 元氏長慶集 卷二四作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 十二首並序
2列而和之 蓋十五而已 今所得纔十二篇 又得 八駿圖 一篇 總十三篇 序稱 列而和之 蓋十二而已 無蓋十五等語及得 八駿圖 一篇語
上陽白髮人
白居易傳曰 天寶五載已後 楊貴妃專寵 後宮無復進幸 六宮有美色者 輒置別所 上陽其一也 貞元中尚存焉
天寶年中花鳥使 撩花狎鳥含春思 1滿懷黑詔求嬪御 走上高樓半酣醉 醉酣直入卿士家 閨闈不得偷回避 良人顧望一作妾心死別 2小女呼爺血垂淚 十中一得一作十中有一預更衣 3九配深宮作宮婢 御馬南奔胡馬蹙 宮女三千合宮棄 宮門一閉不復開 上陽花草青苔地 月夜閑聞洛水聲 秋池暗度風荷氣 日日長看提象門 4終身不見門前事 近年又送數人來 自言興慶南宮至 我悲此曲將徹骨 更想深冤復酸鼻 此輩賤嬪何足言 帝子天孫古稱貴 諸王在閤四十年 十宅六宮門戶閟 5隋煬枝條襲封邑 肅宗血胤無官位 王無妃媵主無夫一作● 6陽亢陰淫結災累 何如決壅順眾流 女遣從夫男作吏
1狎鳥 據改
2顧望 作 顧妾
3一得預 作 有一得
4提象門 據改
5十宅 作 七宅
6無夫 作 無●
華原磬
白居易傳曰 天寶中 始廢泗濱磬 用華原石代之 磬人曰 泗濱磬下 調之不能和 得華原石考之乃和 由是不改
泗濱浮石裁為磬 古樂疏音少人聽 工師小賤牙 曠稀 不辨邪聲嫌雅正 正聲不屈古調高 鍾律參差管弦病 鏗金戛瑟徒相雜 投玉敲冰杳然震 1華原軟石易追琢 高下隨人無雅鄭 棄舊美新由樂胥 自此黃鍾不能競 玄宗愛樂愛新樂 梨園弟子承恩橫 霓裳 纔徹胡騎來 雲門 未得蒙親定 我藏古磬藏在心 有時激作 南風 詠 伯夔曾撫野獸馴 仲尼暫叩春雷盛 2何時得向筍●懸 為君一吼君心醒 願君每聽念封疆 不遣豺狼勦人命
1杳然震 據改
2叩 元氏長慶集 作 和
五弦彈
樂苑 曰 五弦未詳所起 形如琵琶 五弦四隔 孤柱一 合散聲五 隔聲二十 柱聲一 總二十六聲 隨調應律 唐書 樂志 曰 五弦琵琶稍小 蓋北國所出 樂府雜錄 曰 唐貞元中 趙璧妙於此伎 國史補 曰 趙璧彈五弦 人問其術 曰 吾之於五弦也 始則心驅之 中則神遇之 終則天隨之 方吾洗然眼如耳 耳如鼻 不知五弦之為璧 璧之為五弦也
趙璧五弦彈徵調 徵聲巉絕何清峭 避一作辭雄皓鶴警露啼 1失子哀猿繞林嘯 風入春松正凌亂 鶯含曉舌憐嬌妙 鳴鳴暗溜咽冰泉 殺殺霜刀澀寒鞘 促節頻催漸繁撥 珠幢斗絕金鈴掉 千●鳴鏑發胡弓 萬片清球擊虞廟 眾樂雖同第一部 德宗皇帝常偏召 旬休節假暫歸來 一聲狂殺長安少 主第侯家最難見 挼歌按曲皆承詔 2水精簾外教貴嬪 玳瑁筵心伴中要 臣有五賢非此弦 或在拘囚或屠釣 一賢得進勝累百 兩賢得進同周 召 三賢事漢滅暴強 四賢鎮岳寧邊徼 五賢並用調五常 五常既序三光耀 趙璧五弦非此賢 九九何勞設庭燎
1避雄 作 辭雄
2按曲 據改
西涼伎
吾聞昔日西涼州 人●撲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樂 紅豔青旗朱粉樓 樓下當壚稱卓女 樓頭伴客名莫愁 鄉人不識離別苦 更卒多為沈滯遊 哥舒開府設高宴 八珍九醞當前頭 前頭百戲競撩亂 丸劍跳躑霜雪浮 師子搖光毛彩堅 胡騰醉舞筋骨柔 1大宛來獻赤汗馬 贊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賊亂中國 河湟淚盡空遺丘 2開遠門前萬里堠 今來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 天子縣內半沒為荒陬 西涼之道爾阻修 連城邊將但高會 每聽此曲能不羞
1胡騰 作 胡姬
2淚盡 作 忽盡 淚 毛本作 沒
法曲
唐會要 曰 文宗開成三年 改法曲為仙韶曲 1按法曲起於唐 謂之法部 其曲之妙者 有 破陣樂 一戎大定樂 長生樂 赤白桃李花 餘曲有 堂堂 望瀛 霓裳羽衣 獻仙音 獻天花 之類 總名法曲 白居易傳曰 法曲雖似失雅音 蓋諸夏之聲也 故歷朝行焉 太常丞宋沇傳滿中王舊說曰 玄宗雖雅好度曲 然未嘗使蕃漢雜奏 天寶十三載 始詔道調法曲 與胡部新聲合作 識者深異之 明年冬而安祿山反
吾聞黃帝鼓清角 弭伏熊羆舞玄鶴 舜持干羽苗革心 堯用 咸池 鳳巢閣 大夏 濩 武 皆象功 功多已訝玄功薄 漢祖過沛亦有歌 秦王破陣非無作 作之宗廟見艱難 作之軍旅傳糟粕 明皇度曲多新態 宛轉侵淫易沈著 2赤白桃李 取花名 霓裳羽衣 號天落 雅弄雖云已變亂 夷音未得相參錯 自從胡騎起●塵 毛毳腥羶滿咸洛 女為胡婦學胡妝 伎進胡音務胡樂 火鳳聲沈多咽絕 春鶯囀罷長蕭索 胡音胡騎與胡妝 五十年來競紛泊
1仙韶曲 據 唐會要 卷三四改
2侵淫 據及 元氏長慶集 改
馴犀1
白居易傳曰 貞元丙戌歲 南海進馴犀 詔養苑中 至十三年冬大寒而馴犀死
建中之初放馴象 遠歸林邑近交廣 獸返深山鳥搆巢 鷹鵰鷂鶻無羈鞅 貞元之歲貢馴犀 上林置圈官司養 玉盆金棧非不珍 虎啖狴牢魚食網 渡江之橘踰汶貉 反時易性安能長 臘月北風霜雪深 踡跼鱗身遂長往 行地無疆費傳驛 通天異物罹幽枉 乃知養獸如養人 不必人人自敦獎 不擾則得之於理 不奪有以多於賞 脫衣推食衣食之 不若男耕女令紡 堯民不自知有堯 但見安閑聊擊壤 前觀馴象後馴犀 理國其如指諸掌
1馴犀 元氏長慶集 卷二四作 觀犀
立部伎
新唐書 禮樂志 曰 太宗貞觀中 始造讌樂 其後又分為立坐二部 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 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 李公垂傳曰 太常選坐部伎 無性識者退入立部伎 又選立部伎 無性識者退入雅樂部 則雅樂可知矣 故作歌以諷焉
胡部新聲錦筵坐 中庭漢振高音播 太宗廟樂傳子孫 取類群兇陣初破 戢戢攢槍霜雪耀 騰騰擊鼓雲雷磨 1初疑遇敵身啟行 終象由文士憲左 昔日高宗常立聽 曲終然後臨玉座 如今節將一掉頭 電卷風收盡摧挫 宋音鄭女歌聲發 滿堂會客齊喧和 2珊珊佩玉動腰身 一一貫珠隨咳唾 頃向圓丘見郊祀 亦曾正旦親朝賀 太常雅樂備宮懸 九奏未終百寮惰 惉滯難令季札辨 遲回但恐文侯臥 工師盡取聾昧人 豈是先王作之過 宋沇嘗傳天寶季 法曲胡音忽相和 明年十月燕寇來 九廟千門虜塵涴 我聞此語歎復泣 古來邪正將誰奈 奸聲入耳佞入心 侏儒飽飯夷齊餓
1雲雷 作 風雷
2喧和 作 喧歌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7780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