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 續 三百二十六
2015/06/09 04:13:31瀏覽38|回應0|推薦5

◎八轉聲(梵as!t!a vibhaktayah!,巴at!t!ha vibhatti^)
又作八轉、八聲或八例。指梵語中名詞、
代名詞及形容詞語尾的八種變化。即︰(1)體格
(nirdes/e),又作體聲、汎說聲、直指陳聲
;(2)業格(upades/an!e),又作所說聲、所作
業聲、用格、對格;(3)具格(kartr!karan!e)
,又作能作具聲、能說聲、作格;(4)為格(
sa^mprada^ni^ke),又作所為聲、所與聲、與
格;(5)從格(apa^da^ne),又作所從聲、所因
聲、奪格;(6)屬格(sva^mivacane),又作所
屬聲;(7)依格(sam!nidha^na^rthe),又作所
依聲、於格;(8)呼格(a^mantran!e),又作呼召聲。
此中,呼格除外,其餘七格,又名七例句
、七例或七言論句。《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西方學法〉云(大正54‧228c)︰
「言七例者,一切聲上皆悉有之。一一聲中
各分三蕱,謂一言二言多言。總成二十一言
也。如喚男子,一人名補嚕灑,兩人名補嚕稍
,三人名補嚕沙。此中,聲有呼[口+翕]重輕之別。
於七例外更有呼召聲,便成八例。初句既三,
餘皆准此,恐繁不錄,名蘇盤多聲。總有三八二十四聲。」
此謂梵語名詞、代名詞及形容詞皆隨體格
乃至呼格而變化其語尾,藉以顯現直指、所作
、能作、所為、所因、所屬、所依、呼召之別
;又依所表事物數目多寡之不同,各有一言聲
(單數)、二言聲(雙數)及多言聲(複數)
之別,共計為二十四種。如下表所示︰
┌─┬─────┬──────┬──────┐
│  │(一言)  │(二言)    │(多言)    │
├─┼─────┼──────┼──────┤
│體│布路殺    │布路筲      │布路沙      │
│  │purusah   │purusau     │purusah     │
├─┼─────┼──────┼──────┤
│業│布路芟    │布路筲      │布路霜      │
│  │purusam   │purusau     │purusan     │
├─┼─────┼──────┼──────┤
│具│布路鎩拏  │布路沙﹖    │布路鎩轉    │
│  │purusena  │purusabhyam │purusaih    │
├─┼─────┼──────┼──────┤
│為│布路廈耶  │布路沙﹖    │布路鎩﹖    │
│  │purusaya  │purusabhyam │purusebhyah │
├─┼─────┼──────┼──────┤
│從│布路沙哆  │布路鎩﹖    │布路鎩﹖    │
│  │purusat   │purusabhyam │purusebhyah │
├─┼─────┼──────┼──────┤
│屬│布路殺娑  │布路鎩﹖    │布路鎩諵    │
│  │purusasya │purusayoh   │purusanam   │
├─┼─────┼──────┼──────┤
│於│布路﹖    │布路殺諭    │布路鎩縐    │
│  │purusse   │purusayoh   │purusesn    │
├─┼─────┼──────┼──────┤
│呼│系布路殺  │系布路梢    │系布路沙    │
│  │he purusa │he purusau  │he purusah  │
└─┴─────┴──────┴──────┘
又,每種中又分男、女、中三聲,則有七
十二聲之變形。
○附︰呂澂《聲明略》〈八囀聲章〉
梵語中介詞極少,此名與他名之關係,或
其名在句中之位次,皆恃尾聲變化以表白之,
其類有八,即所謂八囀聲也。今先釋其名義︰
第一體聲,亦云汎說聲,梵云你利提勢(
nir!des/e)。此表能作者,或一事一物之當體
;句中主格則用此聲。
第二業聲,亦云所說聲,梵云鄔波提舍泥
(upades/ane)。此表所作,即動作之所止;
句中賓格則用此聲。
第三具聲,亦云能說聲,梵云羯咥唎迦囉
泥(kar!tkara^ni)。此表動作之所由、所藉,
有「由此」、「以此」之義。
第四為聲,亦云與聲,梵云三缽囉陀你雞
(sam%prada^ni)。此表動作之所為、所授,
有「為此」、「於此」之義。句中第二賓格則用此聲。
第五從聲,梵云裒波陀泥(apa^da^ne)。
此表動作之所從、所因,有「從此」、「因此」之義。
第六屬聲,梵云莎弭婆者[伯-白+爾](svamiva
cane)。此表能繫屬者,即有「繫屬於此」、「此之」之義。
第七依聲,亦云於聲,梵云珊你陀那囉梯
(svam%idha^narthe)。此表動作之所依、所
對,有「依此」、「於此」之義。
第八呼聲,梵云阿曼怛羅泥(a^mantran!e
)。此表所呼召者。獨舉其名,與餘無涉,故
在句中為獨立格。
舊傳八囀聲皆以男聲字補盧沙(梵purus!a
,意云士夫)為式。如《瑜伽論》卷二云︰「
又有七言論句,此即七例句,謂補盧沙(中略
)補盧鎩如是等;」是也。其詳如次︰
  體聲 補盧沙(purus!ash!,汎說士夫)
  業聲 補盧衫(purus!am,意云所說士夫)
  具聲 補盧崽拏(purus!ena,意云由士夫……)
  為聲 補盧沙耶(purus!a^ya,意云為士夫之故……)
  從聲 補盧沙[多+頁](purus!a^t,意云從士夫
……)
  屬聲 補盧殺娑(purus!asya,意云士夫之……)
  依聲 補盧鎩(purus!e,意云依士夫……)
次由經論著述中摘舉實例釋成上述,先總
後別;其意義易曉者即不別詳。
〔例〕 《雜集論》卷十五釋「八何詞
」問答諸句皆從八囀聲之例,顯示八者之意義
極明,今具引之(囀聲之名加.為別)。
(一)體聲 問︰「[上.下何][上.下誰](梵kim,非男非女
聲、一言,下並同)無所得﹖」答︰「謂已得
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二)業聲 問︰「[上.下何][上.下所](梵kim)無所得﹖
」答︰「謂所取相、能取相。」
(三)具聲 問︰「[上.下用][上.下何](梵kena)無所得﹖
」答︰「謂用般若波羅蜜多。」
(四)為聲 問︰「[上.下為][上.下何](梵kasmai)無所
得﹖」答︰「謂為救脫一切有情云云。」
(五)從聲 問︰「[上.下由][上.下何](梵kasmat)無所
得﹖」答︰「謂由遇佛出世云云。」
(六)屬聲 問︰「[上.下何][上.下之](梵kasya)無所
得﹖」答︰「謂一切法之無所得。」
(七)依聲 問︰「[上.下於][上.下何](梵kasmin)無所
得﹖」答︰「謂於勝解行地云云。」
(八)呼聲 問︰「[上.下幾][上.下何]無所得﹖」答︰「十
一種(此獨立用之亦是呼聲)云云。」
〔例〕 《瑜伽倫記》三十二解「有十法
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謂梵本原云□□□達
磨(有十法)薩(及)破羅(果)薩埵(有情
)末伽(道)摩訶衍那(大乘)僧伽羅訶(果
)三試剌且羯(能具)。文中有十法、攝、具
,皆屬第一囀聲,故是能攝;大乘道及果第六
囀聲,故是所攝。舊譯不解囀聲,遂[悟-吾+吳]以大乘
攝十法云。蓋此文十法是主語,故用體聲;大
乘道等為賓語,故用其他囀聲也。
〔例〕 《無性攝論》卷二釋論「由能攝
持種子相應」云︰「由能攝持種子相應者於第
五處(即第五囀)說第三囀,是能攝持種子相
應義故。」此謂第五第三囀者,指「相應」一
名而言。相應梵云瑜伽(梵yoga),第三囀為瑜
詣那(yogena),第五囀為瑜伽(引聲)哆
(yogat)。此處應用第五囀,即云「……相
應故」,今以第三囀代之,乃為「由……相應
」,其義無異;卻不可作「用彼相應」解也。
〔例〕 唐譯《阿彌陀經》云︰「還至本
處,遊天住等。」原典如次︰
……梵ta^meva lokadha^tum a^gacchanti
       彼同一    處所     彼等來
梵diva^viha^ra^ya.
天住(為聲)
 文中「天住」即第四囀聲,直譯其意應作
「為遊天住還至本處」,原譯未顯此意。
〔例〕 《因明入正理論》云︰「此中宗
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此中差
別性是第五囀聲,意謂從有法能別互相差別故
說為宗也。論初譯時,文軌等不解梵語,改作
「差別為性」,則應原典作第三囀;意義既乖
,故窺師疏中斥為輕率也。又一切譯文作「
……故」皆從原來第五囀直譯,不依華語先著
「因」字,蓋免與第三囀相混淆也。
〔例〕 《成唯識論》卷二舉契經中「三
有為之有為相」一言辨有為相(能相)與有為
(所相)是一是異。正解二者非異。文云︰「
非第六聲便表異體,『色心之體』即色心故。
」此云「有為之」是第六囀。「色之」、「心
之」亦皆例同,如言色心之體即以自色心為體
,非有異物,故此云有為相亦非異於所相法也。
〔例〕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辨《論》
首頌文所歸敬者是人是法,凡有四解,正取第
二解敬人非敬法,因原頌中說人(滿分清淨者
)用第四囀聲,說法用第七囀聲故。第七囀本
分根境兩類,說根時有「依」義,說境時有「
於」義。今說「唯識性」是境第七囀,即謂彼
滿分清淨者。乃於唯識性全證或分證以成其清
淨,故性非所歸敬者。又說「清淨者」用第四
囀聲,有對向之義,即對彼而歸敬,故云所敬者在人也。
〔參考資料〕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成唯識論述記》卷
一(本);《瑜伽論記》卷一(下)、卷五(上);《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卷六;《大乘法苑義林章》卷
一;《俱舍論記》卷一(末)。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242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