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 續 三百二十五
2015/06/08 04:12:22瀏覽42|回應0|推薦5

◎八解脫(梵as!t!au vimoks!a^h!,巴at!t!ha vimokkha^
,藏rnam-par^thar-ba bgryad)
八種由淺入深的禪觀行法門。依此八種禪
定力量可斷三界煩惱,證得解脫,故名八解
脫。又名八背捨。即依八種禪定力以背棄五欲
境,且捨離其貪著之執心,故名。《大毗婆沙
論》卷八十四(大正27‧434b)︰
「八解脫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
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
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
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五)超一切空無邊
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六)超
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
脫;(七)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
足住解脫;(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
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茲略釋如次︰
(1)有色觀諸色解脫︰又名內有色想觀外色解
脫。謂離內心之色想,觀外在諸色為青瘀膿爛等不淨。
(2)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又名內無色相、
觀外諸色解脫。謂內心已離色想,然為欲更使
堅定不移,故於外色修不淨觀。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又名淨解脫。謂為
欲試練善根是否成滿,乃棄背前二解脫之不淨
觀心,而修觀外在色境之色相,令煩惱不生。
(4)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
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又名空無邊處
解脫。謂滅有對色想,成就空無邊處之行相。
(5)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
具足住解脫︰又名識無邊處解脫。謂棄背空無
邊心,成就識無邊之行相。
(6)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
足住解脫︰又名無所有處解脫。謂棄背識無邊
之心,成就無所有之行相。
(7)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
住解脫︰又名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謂棄背無所
有心,無明勝之想,住非無想之相且成就之。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
具足住解脫︰又名滅受想解脫。謂厭背受想等
,趨入滅一切心心所法的滅盡定。
前三解脫係以無貪為體,其中,前二者依
初二靜慮,緣欲界可憎之色為境;第三解脫依
第四靜慮,緣欲界可愛色為境。其次之四無色
解脫則以四無色禪定為體,各緣自地及上地苦
集滅諦及九地類智品之道等。又,八解脫中,
唯第三、第八二者名為身證者,係基於殊勝與
二界等二種緣由。所謂殊勝者,謂第三解脫唯
取淨相不令取惑,第八解脫則有別於其餘有心
之七解脫,乃屬無心;故對望其餘六者言,此
二者為殊勝。另就二邊言,謂第三解脫係依色
界邊際的第四靜慮,第八解脫係依無色界邊際
的有頂地。以此二緣由,特名為身證。
以上所述係依《俱舍論》論意。若依《成
實論》卷十二等所述,第一、第二背捨,唯以
欲界為依地;第三背捨則包含色界四禪。天台
家則以為第一背捨係以初禪為依地,第三背捨
則包含三、四禪。唯識家名此八者為八聖住,
謂諸聖者所住,其中前七解脫已於解脫生勝解
,故名解脫;第八棄背想受,故名。又,第一
、第二於諸色中,以顯色相及真如相為所緣,
第三以攝受相及真如相為所緣,次四者各以自
相及真如為所緣,第八無所緣。
○附︰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摘錄)
從背捨已去,有六種法門,並屬不壞法道
所攝,利根聲聞具此六法,發真無漏,即成不
壞法大力阿羅漢。故《摩訶衍》云︰不壞法阿
羅漢能具無諍三昧願智頂禪。今分此六種法門
,即為四意︰謂觀練熏修,一者背捨及勝處、
一切處,此三門並屬觀禪。故《摩訶衍》云
︰背捨是初行,勝處是中行,一切處是後行,
悉為對治,破根本味禪中無明貪著及淨法愛
也。(二)九次第定,即是練禪。(三)獅子奮迅三昧
,即是熏禪。(四)超越三昧,即是修禪。今釋第
一觀禪,即為二意︰(一)先釋三番修觀禪方法。
(二)明觀禪功能。第一釋三番觀行方法者,(一)先
釋背捨。(二)次釋勝處。(三)釋一切處也。先釋八
背捨。八背捨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是初
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三)淨
背捨、身作證,是三背捨。(四)虛空處背捨。(五)
識處背捨。(六)不用處背捨。(七)非有想非無想背
捨。(八)滅受想背捨。今釋背捨,即為五意︰(一)
釋名。(二)明次位。(三)辯觀法不同。(四)明修證。
(五)分別趣道之相。
第一釋名,此八法門所以通名背捨者,背
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背捨。
言淨潔五欲者,欲界粗弊,色聲香味觸,
貪著是法,沉沒三塗,名為不淨五欲。欲界定
、未到地、根本四禪、四空,是中雖生味著,
皆名淨潔五欲。今以背捨無漏對治破除,厭離
不著,欲界根本禪定喜樂故,言能背是淨潔五
欲,捨是著心,名為背捨。
復次,多有人言︰背捨即是解脫之異名。
今用《摩訶衍》意往撿,此義不然,所以者
何﹖如《大品經》云︰菩薩依八背捨,入九次
第定。身證阿那含人,雖得九次第定,而不得
受具足八解之名。故知因中,厭離煩惱,名背
捨。後具足觀鍊熏修,發真無漏三界結盡,爾
時背捨,轉名解脫。如此說者,義則可依。
第二明次位者,解釋不同。若依曇無德人
所明,初二背捨位在欲界。三淨背捨位在色界
四禪。第四、五、六、七,此四背捨位在四
空。第八滅受想背捨位過三界。若依薩婆多人
所說︰初二背捨位通欲界初禪、二禪。第三淨
背捨唯在四禪。彼云︰三禪樂多,又離不淨近
故,不立背捨。下五背捨,明位不異於前。復
有師言︰三禪無勝處,四禪無背捨,此則與前
有異。今依《摩訶衍》中說,論言︰初背捨,
初禪攝。第二背捨,二禪攝。當知此二背捨,
位在單初二禪中,為對治破欲界故,皆言以是
不淨心觀外色。第三淨背捨位在三禪中,故論
云︰淨背捨者,緣淨故淨,遍身受樂,故名身
作證。三界之法,若除三禪,更無遍身之樂。
論文又言︰是四禪中,有一背一捨,四勝處,
如比上進退從容。當知位在三禪、四禪,茍而
遍屬,即互乖論。今若具以此義,破射於前,
及融通教意,甚自紜紜。下五背捨,配位不異
於前,今依後家之釋,以辯位次也。
第三釋觀法不同者,若曇無德人,明此八
解脫觀,並以空觀而為體。若薩婆多人,明此
背捨不淨觀,並是有觀,厭背為體。今此八背
捨,具有事理兩觀,在因則名背捨;果滿則名
解脫。亦名俱解脫也。若偏依前二家所說,此
則事理互有不具,豈得受於俱解脫之名﹖此中
觀行方法,與前二家不同,淺深之異,在下自當可見。
第四明修證,行者欲修八背捨,無漏觀行
,必須精持五篇諸戒,極令清淨。復當精勤勇
猛,大誓莊嚴,心無退沒,乃能成辦大事。所
言初背捨者,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已,
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所以者何﹖眾生
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
外結使。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諸見,為內結使
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身不淨。見多者,觀
內身不淨敗壞。
今明背捨觀行,多先從內起,內觀既成,
然後以不淨心觀外。云何觀內﹖行者端身正心
,諦觀足大拇指,想如大豆脹黑,亦如腳繭之
相。於靜心中,觀此相成,即復想脹起,如梨
豆大,如是乃至見一拇指腳,如雞卵大。次觀
二指,三、四、五指亦然。次觀腳法,復見腫
脹,乃至腳心、腳踵、腳踝、[足+專]膝髀臗悉見腫
脹。次觀右腳亦如是。復當靜心諦想,大小便
道、腰脊腹背胸脅悉見腫脹。復當靜心諦觀左
胛臂肘,腕掌五指,悉見腫脹;乃至右胛,亦
復如是。復當靜心諦觀,頸項頭頷,悉見腫脹
,舉身項直,如是從頭至足,從足至頭,循身
觀察,但見腫脹,心生厭惡。復當觀壞膿爛,
血污不淨,大小便道,蟲膿流出,腹既坼破,
見諸內臟及三十六物,臭爛不淨,心生厭惡,
自觀己身,甚於死狗。觀外所愛男女之身,亦
復如是。不可愛樂,廣說如九想,但除散燒二想為異耳。
行者修此觀時,若欲界煩惱未息,當久住
此觀中,令厭心純熟。若離貪愛,是時應當進
觀白骨,一心靜定,諦觀眉間,想皮肉裂開,
見白骨如爪大,的的分明。次當以心向上,裂
開皮肉,即見額骨及髮際骨,凝然而開,即見
骨相。復觀頂骨,亦見皮肉脫落,髑髏骨出。
復當定心,從頭向下想,皮肉皆隨心漸漸剝落
,至足皮肉既脫,但見骨人,節節相拄,端坐
不動。行者爾時即定心諦觀,此骨從因緣生,
依因指骨,以拄足骨;依因足骨,以拄踝骨;
依因踝骨,以拄[足+專]骨;依因[足+專]骨,以拄膝骨;
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
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
依因脊骨,以拄肋骨。復因脊骨,以拄項骨;
依因項骨,以拄頷骨;依因頷骨,以拄牙齒。
上有髑髏,復因項骨,以拄肩骨;依因肩骨,
以拄臂骨;依因臂骨,以拄腕骨;依因腕骨,
以拄掌骨;依因掌骨,以拄指骨。如是展轉相
依,有三百六十骨,一一諦觀,知大知小,知
強知軟,共相依假,是中無主無我,何者是
身﹖見出入息,但是風氣,亦復非身非我,觀
受觀心,乃至觀法,悉知虛誑,無主無我。作
此觀已,即破我見;憍慢五欲,亦皆除滅。爾
時復當定心,從頭至足,從足至頭,循身諦觀
,深鍊白骨,乃經百千許遍,骨人筋骨既盡,
骨色如珂如貝,深觀不已,即見骨上,白光煜
爚。見是相已,即當諦觀眉間,當觀時,亦見
白光[火+育][火+育],悉來趣心。
行者不取光相,但定心眉間,若心恬然,
任運自住,善根開發,即於眉間,見八色光明
,旋轉而出,遍照十方,皆悉明淨。
八色者,謂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普照大
地。見地色如黃白淨地,見水色如淵中澄清之
水,見火色如無煙薪清淨之火,見風色如無塵
清風,見青色如金精山,見黃色如簷蔔華,見
赤色如春朝霞,見白色如珂雪。隨是色相,悉
有光耀,雖復見色分明,而無形質可得。此色
超勝,非世所有。是相發時,行者心定安隱,
喜樂無量,不可文載也。
行者復當從頭至足,深鍊骨人,還復攝心
,諦觀於額,住心緣中,復見八色光明,旋轉
而出。如是次第定心觀髮際,頂、兩耳孔,眉
骨、眼骨、鼻口齒頷骨,頸項骨,從上至下,
三百六十諸骨諸節,悉見八色光明,旋轉而
出。行者攝心轉細,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
此骨人,悉見遍身放光,普照一切,悉皆明淨。
若是菩薩大士,咸於光中,見諸佛像。若
行人善根劣弱,乃至四禪,方得見諸佛像。行
者既光明照耀,定心喜樂,倍上所得,是名證
初背捨相。所以者何﹖內骨人未滅故,故名內
有色相,見外八種光明,及欲界不淨境故,故
言以是不淨心觀外色。外色有二種︰如欲界不
淨是不淨外色。八種清淨之色,是出世間色界
之色,故名外色。行者見內外不淨色故,背捨
欲界,心不喜樂;見八種淨色故,即知根本初
禪,無明暗蔽,虛誑不實,境界粗劣,即能棄
捨,心不染著。故論言︰背是淨潔五欲,離是
著心,故名背捨。
復次,如《摩訶衍》中說︰初禪一背捨。
當知背捨,即是無漏初禪。若是初禪,即便具
有五支之義。今當分別︰如行者從初不淨觀來
,乃至鍊骨人光耀,即是觀禪欲界定相。次攝
心眉間,泯然定住,即是觀禪未到地相。八種
光明,旋轉而出,覺此八色,昔所未見,心大
驚悟,即是觀禪覺支之相。分別八色,其相各
異,非世所有,即是觀支。慶心踊躍,即是喜
支。恬憺之法,怡悅娛心,即是樂支。雖睹此
色,無顛倒想,三昧不動,即是一心支。今略
事分別此無漏觀禪五支之相。當知與上,根本
、特勝、通明中五支,條然有異。
二背捨者,壞內色滅內色相,不壞外色,
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
捨。所以者何﹖行者於初背捨中,骨人放光既
遍,今欲入二禪內淨故,壞滅內骨人,取盡,
欲界見思未斷故,猶觀外白骨不淨之相,故云
︰以是不淨心觀外色。今明修證,行者於初背
捨後,心中不受覺觀動亂,諦觀內身骨人,虛
假不實,內外空[疋+束],專取壞散磨滅之相。如是
觀時,漸漸見於骨人,腐爛碎壞,猶如塵粉,
散滅歸空,不見內色。是時但攝心入定,緣外
光明,及與不淨,一心緣中,不受觀覺,於後
內心,豁然明淨,三昧正受,與大喜俱發,即
見八種光明,照從內淨,出明十方,倍勝於
上。既證內法大喜光明,即知根本二禪,虛誑
粗劣,厭背不著,故名背捨,亦名無漏第二
禪。是中具有四支,推尋可見。
三淨背捨、身作證者,如《摩訶衍》中說
︰緣淨故淨,遍身受樂,故名身作證。所以者
何﹖行者欲入是三背捨,於二背捨後,心即不
受,觀外不淨,悉皆壞盡散滅,無有遺餘。亦
不受大喜勇動,但攝心諦觀,八色光耀之相,
取是相已,入深三昧。鍊此八色,極令明淨,
住心緣中,即泯然入定。定發之時,與樂俱生
,見外八色光明,清淨皎潔,猶如妙寶光色,
各隨其想,昱晃明照,遍滿諸方,外徹清淨,
外色照心,心即明淨,樂漸增長,遍滿身中,
舉體怡悅。既證此法,背捨根本,心不樂著,
是則略說,證淨背捨相。亦名無漏三禪。是中
具足五支,深思可見。乃至四禪淨色,亦復如
是,皆淨背捨所攝。但以無遍身樂為異耳。
問曰︰若爾,從初背捨來,悉有淨色,何
故今方說為淨背捨耶﹖答曰︰是中應用四義分
別︰一者不淨不淨,二者不淨淨,三者淨不淨
,四者淨淨。不淨不淨者,如欲界三十六物之
身,性相已是不淨,不淨觀力,更見此身,脅
脹膿爛,青瘀臭處,此則不淨中,更見不淨。
不淨淨者,如白骨本是不淨之體,諦心觀之,
膏膩既盡,如珂如貝,白光[火+育]爍,此則不淨中
淨也。淨中不淨者,從初背捨來,雖有淨光,
但此光明,有三種不淨因緣︰一者出處不淨,
謂從骨人出也。二者所照不淨,謂照外境也。
三者光體未被鍊,故不淨,譬如金不被鍊,滓
穢未盡,光色不淨。以是因緣,初禪雖有光明
,不名緣淨故淨。二禪雖無白骨光,從內淨而
出,猶照外不淨,而未被鍊,及大喜故,亦得
名為緣淨。今言淨淨者,八色光明,本是淨色
,今於此地,又離三種不淨,故淨言淨淨。亦
名緣淨故淨。既淨義具足,所以說為淨背捨也。
四虛空背捨者,行者於欲界後,已除自身
皮肉不淨之色。初背捨後,已滅內身白骨之
色。二背捨後,已卻外一切不淨之色,唯有八
種淨色,至第四禪。此八種色皆依心住。譬如
幻色,依幻心住,若心捨色,色即謝滅,一心
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邊虛空處。此明滅色
方便,異於前也。證虛空處定,義如前說。
行者欲入虛空背捨,當先入空定,空定即
是背捨之初門。背捨色緣無色故,凡夫人入此
定,名為無色。佛弟子入此定,深心一向不迴
,是名背捨。云何名深心﹖善修奢摩他故。云
何名一向不迴﹖於此定中,善修毗婆舍那、空
無相、無作、無願故,能捨根本著心,即不退
沒,輪轉生死,故名一向不迴。
復次,佛弟子當入無色定時,即有八聖種
觀,如癰瘡等,四種對治觀故,即能厭背無色
之法,無常等,四種正觀故,即破無色假實二
倒,能發無漏八聖種觀行方法,並如前離虛空
定,修識定時說。但彼欲離虛空故,方修八聖
種。今行人即入虛空定時,即修八聖種,雖住
定中,而不著虛空定,故名背捨也。五識處、
六無所有處、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亦當如
是,一一分別。
八滅受想背捨者,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
,是名滅受想背捨。所以者何﹖諸佛弟子,厭
患散亂心故,入定休息,似涅槃法,安著身中
,故名身證。行者修是滅受想背捨,必須滅非
想,陰、界、入,及諸心數法。云何滅﹖是非
想中,雖無粗煩惱,而具足四陰、二入、三界
,十種細心數法,謂(一)受,(二)想,(三)行,(四)觸
,(五)思,(六)欲,(七)解,(八)念,(九)定,(十)慧。云
何為受﹖所謂識受。云何為想﹖所謂識想。云
何為行﹖所謂法行。云何為觸﹖所謂意觸。云
何為思﹖所謂法思。云何為欲﹖謂入出定。云
何為解﹖所謂法解。云何為念﹖謂念於三昧。云
何為定﹖謂心如法住。云何為慧﹖謂慧根慧
身,及無色愛,無明掉慢,心不相應諸行等,
苦集法,和合因緣,則有非想。前於非想背捨
中,雖知是事,不著非想,故名背捨。而未滅
諸心數法,今行者欲入滅受想背捨故,必須不
受非想,一心緣真,絕陰界入,則非想陰入界
滅,一切諸行因緣悉滅,受滅乃至慧滅,愛無
明等諸煩惱滅,一切心數法滅,一切非心數亦
滅,是名不與凡夫共,非是世法。若能如是觀
者,是名滅受想,以能觀真之受想,滅非想苦
集之受想。今行者欲入滅受想之背捨,復須深
知能觀真之受想,亦非究竟寂靜,即捨能觀之
定受慧想,捨此緣真定慧二心,故云︰背滅受
想,諸心數法。譬如以後聲止前聲,前聲既息
,即後聲亦如是。能除受想既息,因此心與滅
法相應。滅法持心,寂然無所知覺,故云身證
想受滅。此定中既無心識,若欲出入,但聽本要期長短也。
第五分別趣道之相,行者修八背捨入道,有三種不同︰
一者,先用背捨,破遮道法,後則具足修
習勝處,乃至超越三昧,事理二觀具足,方發真無漏,證三乘道。
二者,若修八背捨時,是人厭離生死,欲
速得解脫,是時遍修,緣諦真觀等。即於八背
捨中,發真無漏,證三乘道,亦名具足八解脫
也。當知此人,未必具下五種法門。問曰︰若
爾,此人未得九次第定,云何已得受八解脫之
名﹖答曰︰是義應作四句分別︰一者自有九次
第定、非解脫。自有是解脫、非次第定。自有
次第定,亦是解脫。自有非次第定、非解脫,而是八背捨。
三者,若人厭離生死心重,但證初背捨時
,即深觀四諦真定之理,無漏若發,便於此地
入金剛三昧,證三乘道。當知是人亦復未必具
上七種背捨。菩薩摩訶薩心如虛空,無所取捨
,以方便力,善修背捨,具足成就一切佛法,
度脫眾生。當知背捨,即是菩薩摩訶衍。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十〈大緣方便經〉
;《俱舍論》卷二十九;《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
〉;《集異門足論》卷十八;《品類足論》卷七;《雜
阿毗曇心論》卷七;《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下〈雜定品
〉;《顯揚聖教論》卷四;《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
十三;《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上);忽滑谷快天《禪
學思想史》上卷〈印度部〉第二編。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2415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