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一千八百九十七
2018/05/02 03:58:21瀏覽515|回應0|推薦3
◎弘忍(601~674)
唐代僧。為中國禪宗第五祖。俗姓周,湖
北黃梅人。七歲時,從四祖道信(580~651)
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為僧。他在道信門下
,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以禪
宗頓漸宗旨考驗他,他觸事解悟,盡得道信的
禪法。永徽三年(652)道信付法傳衣給他。
同年九月道信圓寂,由他繼承法席,後世稱他
為禪宗的第五祖。因為四方來學的人日多,便
在雙峰山的東面馮茂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
時稱他的禪學為東山法門。
中國禪宗從初祖菩提達摩到三祖僧璨,其
門徒都行頭陀行,一衣一缽,隨緣而住,並不
聚徒定居於一處。到了道信、弘忍時代,禪風
一變。道信於唐‧武德(618)初入黃梅雙峰
山,一住三十餘年,會眾多至五百。後來弘忍
移居東山,又二十餘年,徒眾多至七百人,這
兩代禪徒都定住一處,過著集體生活。他們實
行生產自給,把運水、搬柴等一切勞動都當作
禪的修行;弘忍並認為學道應該山居,遠離囂
塵。這是後來馬祖、百丈等於深山幽谷建立叢
林,實行農禪生活的指導思想。
唐‧顯慶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弘忍
入京,他固辭不赴;乃送衣藥到山供養。龍朔
元年(661),弘忍令會下徒眾各作一偈,以
呈見解,若語契符,即以衣法相付。上座神秀
先呈偈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
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另作一偈︰「菩
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這句是
比較通行的記載,敦煌本《壇經》此句作「佛
性本清淨」),何處惹塵埃。」弘忍以慧能見
解透徹,遂授以衣法,叫他南歸。咸亨五年(
674)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圓寂,年七十四,
葬於東山之岡。開元中(713~741)學士閭丘
均為撰塔碑。代宗時(763~779)諡為「大滿禪師」。
弘忍的禪學傳自道信。道信自說他的法門
︰一依《楞伽經》以心法為宗,二依《文殊般
若經》的一行三昧。弘忍常說︰「欲知法要,
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又說︰「諸佛只是以
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宗鏡錄》
卷九十七)。這是他繼承道信以心法為宗的設
施。又弘忍評神秀的造詣說︰「吾與神秀論《
楞伽經》,玄理通快」(《楞伽師資記》引《
楞伽人法志》)。神秀後來答武則天問東山法
門依何典誥時說︰「依《文殊般若經》一行三
昧」(見《楞伽師資記》)。由此可知弘忍和
道信的思想是一貫的。又道信說一行三昧的修
法,引《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間,捨諸亂意,不
取相貌,繫心一佛,專念名號,隨佛方所端身
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
、未來、現在諸佛,(中略)如是入一行三昧
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楞伽
師資記》)。弘忍也繼承了這一思想,為他的
門下建立念佛禪的理論根據。
弘忍的著作,未見記載。僅《楞伽師資記
》及《宗鏡錄》等,散錄其法語。《楞伽師資
記》且說弘忍常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只是口
說玄理,默授與人。因此世傳有《禪法》一本
,云是弘忍禪師所說,是不確實的。但古來傳
有《最上乘論》(一稱《修心要論》)一書,
題為「第五祖弘忍禪師述」,朝鮮、日本都有
刻本。論中設立問答,闡說守本真心為涅槃根
本、入道要門、十二部經之宗和三世諸佛之
祖。又說︰「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
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
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這
比弘忍原來說法似更有發展,當是後人所作。
弘忍會下的徒眾極多。其及門弟子,據《
楞伽師資記》和《歷代法寶記》所載有十一人
,《景德傳燈錄》所載有十三人,宗密的《圓
覺經大疏鈔》及《禪門師資承襲圖》所載有十
六人,總計見於記載約二十五人。
《楞伽師資記》引用玄賾《楞伽人法志》
的記載說,弘忍臨終前二日,親語玄賾說︰「
吾一生教人無數,好者並亡;後傳吾道者,只
可十耳。」於玄賾以外,更舉出了上首神秀、
資州智詵、白松山劉主簿、華州惠藏、隨州玄
約、嵩山老安、潞州法如、韶州慧能、揚州高
麗僧智德、越州義方。宗密《圓覺經大疏鈔》
卷三之下也舉了十人,但人名稍有出入。新見
的有襄州通、蘄州顯、揚州覺三人。而以嶺南
新州盧行者慧能最為傑出。又宗密的《禪學師
資承襲圖》另舉出弘忍門下十大弟子,新見的
有業州法、江寧持二人。《景德傳燈錄》所舉
弘忍弟子十三人。其中新見的有揚州曇光、隨
州禪慥、舒州法照、枝江道俊四人。《宋高僧
傳》還載有在廣州為慧能剃髮的印宗、在大庾
嶺因慧能的啟發而悟道的慧明和越州妙喜寺僧
達三人,都出於弘忍門下。此外義淨《大唐西
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載有曾到印度那爛陀
寺留學八年的智弘律師,也曾在黃梅弘忍門下
參學過。還有慧能弟子智隍,本出弘忍門下,
他修定二十年,後遇慧能弟子智策的啟發,始
往曹溪參學(《宗鏡錄》卷九十七)。以上二
十五人,可稱弘忍門下的著名弟子,他們弘化
地域甚廣,如慧能、印宗在廣東,神秀在長安
、洛陽、荊州,玄賾、玄約和道俊等在湖北,
智詵在江蘇,義方、僧達在浙江,法照在安徽
,慧明在江西,各化一方,遂使東山法門傳播
於全國。因此,達摩一系的禪學,也可說從弘
忍門下始發展成為一大宗派。而盛傳其法的,
首推慧能和神秀。慧能宗《般若》,開法於南
方;神秀宗《楞伽》,傳禪於北方,成為南頓
北漸二系禪學的首導。(林子青)
■附︰船庵〈中土禪宗五祖述略〉
(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
達摩禪到弘忍,禪宗的基礎益固,門庭更
廣,影響更大,當時談禪習禪者幾無不歸於東山法門了。
據《楞伽師資記》稱弘忍的教學,是「口
說玄理,默授與人」,他是個「生不屬文,義
符玄旨」的一代宗師。這是說明了他是沒有著
作遺世,同書並指出「在人間有《禪法》一本
,云是忍師者,謬也」的話。但是弘忍門下學
者這樣多,絕不能斷定沒有私記師言加上師名
而流傳下來的。現藏在北平圖書館敦煌古寫本
《一乘顯自心論》一書,這書的內容和在1570
年朝鮮安心寺刻的《最上乘論》大體相同。《
最上乘論》題作「第五祖弘忍述」(現收入《
續藏》和《大正藏》),這書可能就是被《楞
伽師資記》所斥為偽書的《禪法》。《最上乘
論》特別強調「自心本來清淨」的心性本淨說
;它的實踐方法是守此本自清淨的心,始終以
「守心為第一」,力倡「守心是入道要門」,
「守此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也」。在《宗鏡錄
》卷九十七裏列舉弘忍法語中有「但守一心,
即心真如門」,「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
一切物,即是本心」等等,很可以看出和《最
上乘論》的精神相一致。但《最上乘論》裏有
些語句是過於庸俗的,無疑地是經過後人竄改
所致。心性本淨說和守心為禪的方法論,是完
全符合於達摩的「凝住壁觀」,道信的「守一
不移」的宗旨的。這和後世禪宗的「默照禪
」也許有它深遠的淵源。
弘忍教學的另一方法,是很可注意的,在
《楞伽師資記》有著具體的例子。即他的教學
方法只是向學人提出問題而不加以解釋,讓學
人自己去參──思索。例如問︰
「有一口屋,滿中總是糞穢草土,是何物﹖」
「掃除卻糞穢草土,併當盡,一物亦無,是何物﹖」
「佛有三十二相,瓶亦有三十二相不﹖柱
亦有三十二相不﹖乃至土木瓦石亦有三十二相不﹖」
他還教學人︰「向心中看一字。」這種提
問題教學人自己去參去看的學禪方法,後世禪
宗最流行的「看話禪」也似乎和它極有關聯。
達摩禪雖以《楞伽》為宗典,但它的基本
理論是大般若思想,到弘忍更顯著地起了很大
的變化,即轉到以《般若經》為宗典了。《楞
伽師資記》的弘忍法語有「了生即是無生,非
離生法有無生」,接著即引用龍樹《中論》「
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的
偈語,正是深刻地表達出東山法門的中心思想。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卷八;《景德傳燈錄
》卷三;印順《中國禪宗史》;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
講》;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忽滑谷快天《禪學思
想史》;伊藤英三《禪思想史體系》。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17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