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一) 續 一千八百八十四
2018/04/30 04:02:28瀏覽545|回應0|推薦4
◎布施(梵da^na,巴da^na,藏sbyin-pa)
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之謂。乃梵語檀那
、旦那、[拍-白+它]那、馱曩之意譯。梵漢並稱為檀施
、檀信。大乘佛教謂其為六念之一、四攝之一
,或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
布施之本義,原為以衣食等物施與大德及
貧窮者。至大乘時代又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
,而擴大布施的意義。並謂財施、法施、無畏
施是行菩薩道者必修的布施行。其中法施之功
德較財施為大。法施有世間法施及出世法施二
種。演說不淨觀、持息念、四靜慮、四無量、
四無色定及五神通等法,勸人生於人天之說教
,稱為世間法施。演說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
脫門等聖法,勸人成佛之教法,稱為出世法施。
《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在家菩
薩修習財、法二施;出家菩薩可行筆、墨、經
、說法四施。得無生忍位的菩薩應具足施、大
施、無上施。《寶雲經》卷一稱成就法施、無
畏施、財施、不望報施、憐愍施、不輕心施、
尊重施、恭敬承事施、不求有施、清淨施等十
法為「檀波羅蜜具足」。
依《大智度論》卷十四載,持戒自檢,不
侵一切眾生財物為財施。眾生見者慕其所行,
又為說法令其開悟。又自思惟,我當堅持淨戒
與一切眾生作供養福田,令諸眾生得無量福,
如是種種名為法施。一切眾生皆畏於死,持戒
不害是名無畏施。布施的種類除此「三施說
」之外,另有財、法二施說,或七施、八施、
十施、三十七種施等各種說法。
布施行的形成,是由施者、受者、施物三
者和合而成的。如《法界次第》卷下之(上)
云(大正46‧686b)︰「若內有信心,外有福
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捨法,能破慳
貪,是為檀。」此即《能斷金剛般若經論》所
說的能施、受者、施物三輪。布施時體念此三
者本質為空,而不存任何執著,此稱為三輪體
空或三輪清淨。
此外,布施時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等報,
但為資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淨心行
布施者,此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者
,則名不淨施。《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六謂
,不淨施有怖畏施、求報恩施二種。淨施有敬
重心施、慈悲心施二種。
關於布施與布施波羅蜜,《優婆塞戒經》
卷二〈自利利他品〉稱,一切凡夫外道異見、
聲聞緣覺,以及菩薩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的
布施,僅係單純的「布施」,而非「布施波羅
蜜」。菩薩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的布施,則是
布施波羅蜜。
■附一︰〈三施〉(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指三種布施。又稱三檀。
(一)指財施、法施、無畏施︰所謂財施,指
不侵他人財物,施捨自己財物。法施指說法令
人生悟。無畏施指不侵害他人,不令怖畏。無
著《金剛般若論》卷三以資生施作為財施;並
言三施廣攝六度。布施屬於資生施,持戒、忍
辱屬於無畏施,而精進、禪定、智慧則為法施。
(二)指下品施、中品施、上品施︰係依布施功
德的優劣而分此三施。據《大智度論》卷三記
載,以財寶布施為下布施;以身布施為中布施
;而於種種布施中,心無所著謂之上布施。又
,《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一載,見饑餓之人以
飲食周濟之,稱為飲食施,此為下品施。見貧
窮之人以財物珍寶周濟之,謂為珍寶施,此為
中品施。割自身肉體以濟饑餓眾生,謂之身
施。若施與全身以致命盡,稱之命施。二者合
稱身命施,此為上品施。
■附二︰〈四施〉(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一)指四種布施︰即筆施、墨施、經施、說
法施。語出《菩薩善戒經》卷一。(1)筆施︰謂
見人發心書寫經典,遂施筆以助成其善緣。(2)
墨施︰見人發心書寫經典,施墨以助成其善
緣。(3)經施︰印贈經籍供人讀誦,促發菩提
心。(4)說法施︰若有人求正法,即隨其根機方
便演說,令早日解脫、修因證果。出家菩薩具
足成就此四施後,則能調其心,破驕慢心,得
以修習忍辱。
(二)就施主與受者有淨、不淨而類別為四施
︰即施主清淨受者不淨;施主不淨受者清淨;
施受俱淨;施受俱不淨。依南本《涅槃經》所
說,施雖有四種但俱得淨報。所謂施主清淨受
者不淨,是指施主持戒,多聞有智慧,知惠施
及施果報,受者破戒,專著邪見以為無施無
報。餘三種可依此類推。南本《涅槃經》卷二
十二又云(大正12‧750c)︰「若有不見施及
施報,當知是人不名破戒專著邪見。若依聲聞
言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破戒邪見。若依
如是大涅槃經,不見惠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
持戒正見。」
■附三︰〈八施〉(編譯組)
指八種布施。即(1)隨至施,(2)怖畏施,(3)
報恩施,(4)求報施,(5) 習先施,(6)要名施,(7)
希天施,(8)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
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集異門足論》
卷十八云(大正26‧441a)︰
「云何隨至施﹖答︰如有一類施鄰近者、施
親近者、施現至者。謂作是念︰云何乞者現來
至此而不施耶﹖是名隨至施。
云何怖畏施﹖答︰如有一類有怖故施、有畏
故施,由怖畏纏而行惠施。彼作是念︰若不行
施,勿有如是如是衰損,是名怖畏施。
云何報恩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彼既
曾施我如是如是物,我亦應施彼如是如是物,
豈得彼恩而不酬報,是名報恩施。
云何求報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今
若施彼如是如是物,彼亦當施我如是如是物,
期他反報而行惠施,是名求報施。
云何習先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
父祖常行惠施,我家長夜惠施無斷,我今生在
信家施家,我家本來常樂布施,我若不施便斷
種族,為護種族而行惠施,是名習先施。
云何要名施﹖答︰如有一類為得廣大妙善稱
譽聲頌美名,遍諸方域而行惠施,是名要名施。
云何希天施﹖答︰如有一類希求生天勝異熟
果而行惠施,謂我命終當生天上,由今布施受
天妙樂,是名希天施。
云何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為得
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
言︰我心長夜為貪瞋癡之所雜染,心雜染故有
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行惠施便發起
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
,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
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解脫故證涅槃
,如是布施漸次增長諸勝妙法,展轉證得菩提
涅槃微妙上義。」
■附四︰〈十施〉(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指菩薩所修的十種施捨行。即︰
(1)分減施︰又名修習施法。謂菩薩稟性仁慈
,好行惠施,若得美食,不專自受,要與眾生
,然後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
(2)竭盡施︰又名最後難施法。謂菩薩得種種
上味飲食、香華衣服等資生之具,為饒益眾生
,隨其所有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吝。
《華嚴經探玄記》卷六云(大正35‧234c)
︰「捨所極要命受中夭,附近死邊名最後難,
又諸施中,最在後故。」
(3)內施︰謂菩薩憐憫眾生老病疾苦,捨自身
施與眾生,以濟其命,心亦無悔。或稱內捨,
與外施、內外施合稱三捨。
(4)外施︰又稱外捨。謂菩薩為饒益眾生,施
與王位福樂等外報,而無所悔。
(5)內外施︰王位、財寶為外,身為役使為
內。謂菩薩將自身、財寶及王位盡施與眾生,心無所悔。
(6)一切施︰謂菩薩盡捨一切,惠施眾生。依
《華嚴經探玄記》卷六所釋,內外施通於依正
二報,不包括妻子,而一切施則包括妻子,此
係二者的差別。
(7)過去施︰謂菩薩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德
,聞已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求
,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於諸善根
不起有想,亦無所依。但為教化取相眾生,成
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
推求皆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
捨。是名過去施。《華嚴經大疏鈔》卷二十一
釋云(卍續9‧767上)︰「過去施者,然三世
之施,通相皆明不著。別則過去不生追戀,未
來預止貪求,現在心無染著。」
(8)未來施︰謂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修行,了
達非有,不取於相。不別樂往生諸佛國土。不
味不著,亦不生厭。不起善根迴向於彼,亦不
於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廢捨。但欲因
彼境界,攝取眾生,為說真實,令成熟佛法。
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
非近非遠。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
是名未來施。
(9)現在施︰謂菩薩聞六欲天、色界、五淨居
、二乘等功德,不生貪著。觀為如幻如化。且
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
就佛法,而為演說。此中,但列二乘而不提佛
、菩薩。就此,《華嚴經探玄記》卷六釋云(
大正35‧234c)︰「現在所貪中淨法內,但舉
二乘者,以佛菩薩現在緣成非不求故,不同過
未謝及未至無緣起故,是故不同前。」
(10)究竟施︰謂菩薩於無量根缺眾生乞求眼、
耳、鼻、舌、身等根時,均如願施與。以致自
身在無量劫中,諸根不具,但不生一念悔惜之
心。常住四念處觀,不生戀著。能開導一切眾
生,令彼於身心不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
此中,前六者捨身、命、財,為事捨;次
三者為心捨,即捨離取相之心;最末者為俱捨
,即兼事捨及心捨。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柰]林經
〉、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四〈護心品〉
;《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上〈布施持戒品〉;《大般若
經》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薩地持經》卷四〈施品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二十九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施品〉;道端良秀《中國
佛教社會福祉事業》。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168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