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 續 一千六百三十
2018/02/28 04:17:25瀏覽268|回應0|推薦5
◎世間相違過(梵lokaviruddha,藏grags-pas bsal-ba)
因明學用語。因明三十三過中之宗九過之
一。指因明論式中,所立的宗依與世間周知的
事實相違所招致的過失。佛家認為世間有兩種
︰一是非學世間,一是學者世間。非學世間包
括世俗及佛家所說的「外道」,學者世間即佛
家各宗派、學派。立宗如果違反非學世間或學
者世間,就有世間相違之失。如《因明入正理
論》云(大正32‧11b)︰「世間相違者,如
說︰懷兔非月,有故。」
《因明入正理論》所舉的這個例子,是與
世間相違的。因為在古代印度,一般人都認為
「月是懷兔」,所以如果有人竟說「懷兔非月
」,這就犯「世間相違」之過。其實,說「月
是懷兔」,純粹是受了印度古代神話的影響,
原是無稽之談。說「懷兔非月」者,倒是並非
「愚人」,而為卓有見識者。但是因明學的過
失論並不問命題本身是否真實,而把凡是違反
公眾輿論的,一概列入「世間相違」的過失之
中。所以《入論》將「懷兔非月」作為「世間
相違」的例子。不過因明學允許簡別。「若有
簡別,便無過失」。如果是共比量,立論者認
為自己是依據真理立論的,可以「真故」、「
第一義」等標幟來簡別。是自比量,就以「自
許」言簡。如是他比量,則以「汝執」言簡。
上述共比量如果列成下式,即可無違世間。
真故,月非懷兔;
以有體故;
如日星等。(沈劍英)
〔參考資料〕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
《因明入正理論義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
因明論疏明燈鈔》卷三(末);《因明論疏瑞源記》卷
四;《三十三過本作法纂解》卷中;晃耀《因明活眼》。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061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