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 續 一千五百七十一
2018/02/11 03:51:29瀏覽181|回應0|推薦2
◎止貢寺(藏H!bri-gun%、H!bri-khun%、H!bri-gon%)
又稱止貢替寺(H!bri gun% mthil)。位於
西藏拉薩東北修峽谷(Gsho ron%-phu)上部
的峰頂。係藏傳佛教止貢噶舉派(噶舉派的分
支)的政教中心。原是帕木竹巴(Phag-mo-
gru,1110~1170)的弟子木雅貢仁(Mi-n~ag
sgon-rin%s)所建的小僧院,1179年時轉讓予
止貢法主(H!bri-gun% chos-rje,1143~1217)。
止貢法主也是帕木竹巴的弟子。他在此擴
建本寺,並創立止貢派。寺中的禮拜堂、僧房
等建築物,係依地勢的高低而建,而由險峻的
石塊及階梯相連,屹立在一萬三千呎的高地
上。在大講堂的禮拜堂,有止貢法主的塔,安
置法主像。講堂收藏有黃金製的曼荼羅。 1290
年,蒙古軍與薩迦派僧兵聯合攻擊此派,史稱
「止貢林變」或「止貢寺顛覆事件」(H!bri-
khun% glin%-log)。1315年,多魯修傑爾波(
Rdo-rje rgyal-po)於此再建大塔。
〔參考資料〕 羽田野伯猷《東北大學文學部研究
年報》五;L. A. 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
;Ch. Bell《The Religion of Tibet》;G. Tucci《
Tibetan Painted Scrolls》;A. Ferrari《Mkyen
Brtses Guide to the Holy Places of Central Tibet》。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026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