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 續 一千五百六十七
2018/02/10 04:02:14瀏覽210|回應0|推薦3
◎木村泰賢(1881~1930)
日本佛教學者。岩手縣人。曾任曹洞宗東
慈寺住持。後入東京帝國大學從學於井上哲次
郎、村上專精、高楠順次郎、[女+巿]崎正治等人。
明治四十二年(1909)畢業於東京大學印度哲
學科。大正元年(1912)擔任東京大學講師。
三年十月完成《印度哲學宗教史》,翌年以《
印度六派哲學》一書得到學士院獎。其後,留
學英國。大正十二年提出《阿毗達磨論研究
》一書,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並陞任
教授。昭和五年死於心臟病,葬於神奈川縣鶴見的總持寺。
其著作除上述者外,另有《原始佛教思想
論》、《小乘佛教思想論》、《大乘佛教思想
論》等書,均收在《木村泰賢全集》之中。氏
為近代日本阿毗達磨佛教研究之泰斗,對巴利
語佛教文獻與漢譯佛典的比較研究也有很大的貢獻。
○︰林傳芳《日本的佛學研究》(摘錄)
木村泰賢(1881~1930)是高楠順次郎的
弟子,頗受高楠氏的賞識,東大畢業後的第三
年(1912)就被推薦擔任印度哲學的講師。他
才氣橫溢,著作很多,1914年與高楠氏共著《
印度哲學宗教史》,這是第一部有系統的整理
出印度哲學宗教的良書。第二年單獨出版《印
度六派哲學》,此書的刊行,使木村一躍而成
日本學壇的聞人,同時也使木村名垂不朽。這
時他才三十六歲。越一年的1916年,帝國學士
院對於其《印度六派哲學》的著作授予恩賜賞
(這是對於有獨創性的學術著作或研究成果,
由學士院推選以天皇名義賜予的,原則上一年
只賜給一位成績最優的,第二位以下則賜學士
院賞),這是佛學界人士獲此榮譽的第一人。
1917年升任副教授,越二年往英、德留學。
1922年陸續刊行《原始佛教思想論》、《阿毗
達磨論的研究》,次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士
論文即《阿毗達磨論的研究》),同年升教授
,擔任印度哲學第一講座,此時可說是木村氏
的黃金時代。說到他的學風,「博士效近代史
學的方法,對於經典亦不忘卻原文的批判,依
確實的文獻,試行合理的立論。雖然這樣,但
不拘執於實證的論理,而能正確地直觀和解明
宗教思想的本質。這一點,特別在近代佛教學
開拓期的那個時候,作了重要的貢獻。」(見
《木村泰賢全集》刊行委員會代表宮本正尊等
人的刊行序言)木村氏不但在學術界,就是在
文化界也是當時最活躍的人物之一。惜天不假
年,於1930年逝世,年方五十。他逝世後門人
將他的遺稿整理出版,有《小乘佛教思想論》
、《大乘佛教思想論》。(以上多據《木村泰
賢博士年譜略》。《木村泰賢全集》已由大法
輪閣重版。又,除了《阿毗達磨論的研究》以
外均有中譯本)
〔參考資料〕 《木村泰賢年譜》;《木村泰賢教
授追悼號》(宗教研究新七之四)。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024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