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 續 一千五百五十七
2018/02/08 03:46:23瀏覽151|回應0|推薦2
◎月輪觀
密教的基礎觀法。由印度‧善無畏(637
~735)傳入。又稱淨菩提心觀。月輪指圓月
而言。月輪觀謂行者在心中觀想自心之本質如
滿月輪,俾得親證本心之清淨性。
據《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中所載,凡人
之心本如月輪清淨,離諸煩惱垢、能執所執等
,但為客塵所翳而不悟菩提心。若觀淨月輪,
念念觀照,則能顯智,得悟菩提心。《菩提心
論》亦云(大正32‧573c)︰「諸佛大悲,以
善巧智,(中略)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日月
輪。由作此觀,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
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
依善無畏《無畏三藏禪要》所述,月輪觀
之觀想方法為︰靜坐攝心,想像離自己四尺左
右遠的對面,有一輪明月。直徑約一尺,明朗
清涼,光潔瑩澈。注念觀想,莫令散亂,勿墮
昏沉。久之,月輪漸能明白顯現。至此,再觀
想月輪漸漸擴大,從直徑四尺大小,漸漸擴大
到量同宇宙。下座之時,應觀想月輪漸漸縮小
如初,收歸自心。觀成之後,於定中唯見光明
朗澈,無邊無際,不見身心世界。據稱常入此
定,護持不失,便能見道明心,進入初地菩薩
位,並稱「依此修習,直至成佛,更無別理。」
又,另據《菩提心論》所述,以滿月為圓
明之體,與菩提心相類似,故以之為喻。即此
月輪象徵一切有情眾生內在的佛性、菩提心。
因此,此滿月輪稱為心月輪,表淨菩提心之
體。初發心之人若無法於心中作觀,可繪直徑
一尺六寸大的月輪(表金剛界十六大菩薩),
行者面對此月輪圖,觀想己心亦如月輪。
〔參考資料〕 《守護國界經》卷九;《金剛頂蓮
花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
大教王經》卷上;《心地觀經》卷八;山崎泰廣《密教瞑想法》。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72717015e&aid=11019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