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2 21:49:53瀏覽367|回應0|推薦1 | |
作者:何維群 深圳 自由評論員 一、胡錦濤與馬英九之間的有趣“對話” 2008年12月30日,“冰島晨報”刊登馬英九的專文。馬英九表示:“美國國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和歐洲聯盟,也同樣表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我因此呼籲中國大陸政府尊重台灣民衆參與國際社會的願望,體認台灣應有的國際活動空間。”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重申:“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的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國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干涉。” 也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把兩人的話放在一起,別有一番情趣。在與共產黨的競爭中,國民黨依賴美國,寄希望於西方的心態可見一斑。國民黨的迷失,共產黨的自信,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最需要爭取的是中華的民心 很多台灣人一直在呼喚和平,表明自己是多麼地熱愛和平,渴望和平。另一方面,他們對統一的問題卻避而不談。對於中華兒女來說,和平統一當然是最完美的結局。但是,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絕大多數的人會選“統一”而棄“和平”。統一才是目的,和平只是手段,一種美麗的手段。所以,在統一之前,戰爭總是有可能的,統一才是最長久的和平。 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宿命。胸無大志,唯求安於一隅者,來日必將受制於人。三國的袁紹、劉表,就是最好的例子。國民黨拉攏西方,挾洋自重,更是招致國人的反感,必將加速自身的沒落。 自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人什麼時候怕過西方?當中國還一窮二白的時候,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半島,用十分落後的裝備,與當時武裝最先進的聯合國軍打成了平手。現在中國已今非昔比,綜合國力大幅增長,在國際社會中舉足輕重,在國家統一的問題上,絕不會畏懼西方。 對於今日的國民黨來說,最需要爭取的不是台灣的國際空間,也不是西方的支持,更不是所謂的 “尊嚴對等”,而是中華兒女的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不知今日的國民黨,是否還有此般的眼光與胸襟? 三、民族複興是時代的潮流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經過中華兒女長期的不懈奮鬥,民族複興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潮流。 兩岸可以暫時不統一,但不是因為台灣有西方的支持,中華民族對統一的立場向來果斷而堅定。兩岸可以暫時不統一,但不是為了部分台灣人的感受,難道13億的大陸老百姓就沒有感受嗎?兩岸可以暫時不統一,最大的理由是:兩岸都為了民族的複興而奮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四、台灣對民族複興的貢獻 客觀地說,台灣對民族的複興的貢獻,目前是一個負值。雖然台灣為大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但是我們也看到,台灣一直防範高端科技流向大陸,這種做法跟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一模一樣。更嚴重的,是西方一直利用台灣問題,遏制、拖延中華民族的複興。 任何看上去很強大的東西,都會有其薄弱的環節。比如說,美國很強大。無論在軍事力量,經濟總量,還是科技水平,都遠勝中國。但它有一個薄弱的環節,就是金融。如果中國大量拋售手中的美國債券,必然導致美元大幅貶值,美國經濟崩潰,進而演變成人才外流,甚至國家會陷入分裂,最終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 客觀地說,共產黨為民族的複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家實力和國際威望蒸蒸日上。但共產黨也有一個薄弱的環節,就是政府官員的腐敗屢禁不絕。大陸百姓對此非常不滿。 台灣對民族複興的貢獻,在於為中華民族探索出符合自身文化特性的現代政治體制。說實在的,現在台灣的民主與泰國一樣,在大陸老百姓的眼裡是一個反而教材。 五、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引入人民定期淘汰官員機制 台灣常以民主自居,以民主為傲。曾經很多人以為,只要台灣民主了,台灣人就幸福了。事實上是這樣嗎?不盡然吧。 相對於選舉權,讓民衆擁有對某些官員的定期罷免權,更加符合東方的文化特性。 選舉制度有利於奸滑之徒。善於選舉不等於善於為政,但選民往往是誰說得好聽,就把票投給誰。事實上,選舉經常沒有起到“選賢舉能”的作用。 罷免制度有利於淘汰劣質官員。若某個職位任期4年,可以在上任滿1年或2年的時候,讓民衆來投票淘汰。因為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員做得好不好他們心裡最清楚。任期未滿就被民衆罷免的官員,司法部門一定要對他展開調查。這樣一來,那些奸滑之徒,即使混得一個官,也撈不到什麼好處,自然不會往官場鑽營。至於由什麼人來接替被罷免的官員,可以是其副官,或者由上級指定,或者重新選舉,或者由所屬黨派指定。到底哪種方法最好,可以先做試點,摸著石頭過河。 總之,如果國民黨能在台灣探索出一套淘汰貪庸之官,讓賢能之才蔚然成風的政治體制,則深受貪腐之苦的大陸百姓對國民黨的期待,正如嬰兒之望父母,旱苗之望甘霖。 台灣有自由的言論環境,獨立的司法體系,更加有利於民主的探索。以己之實,擊彼之虛,上上之策也。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