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鴻鑫(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大陸神舟六號太空船順利升空,國際間新一輪的競賽正式宣告開始,兩岸太空科技發展的比較,也正式宣告進入尾聲。當神舟七號乃至於八號,在未來陸續升空時,將不會再有人,有興趣去討論兩岸的太空話題。 *0'du{
中共在1949年建立政權,1950年韓戰開打,美國與大陸直接在戰場上廝殺。基於韓戰的殘酷教訓,以及為了打破美蘇二國的「核壟斷」,大陸決心建立自主的國防工業,以核彈與導彈為中心目標。初期,在蘇聯的協助下,步履蹣跚。1960年,蘇聯赫魯雪夫下令撤走全部蘇聯專家,蘇聯與大陸開始交惡。自此之後,大陸的太空科技,乃至於整個國防工業,就在美、蘇聯合封鎖之下艱苦邁進。在當時一窮二白的社會背景之下,大陸的衛星計畫政策以及科技目標卻是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自力更生」,完全憑自己的力量上太空。經過多年的努力,大陸終能在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繼蘇、美、法、日之後成為第五個太空俱樂部的成員,接下來又在2003年神舟五號順利升空,將第一個中國人送上太空,成為全球繼蘇、美之後,第三個有能力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ye3B? |t
?
TkF}
1989年,成功大學航太所所長趙繼昌教授有鑑于臺灣產業需要升級、國防需要自主,欲推動人造衛星計畫作為火車頭,當時的構想是結合國科會及中科院的火箭基礎,花五年時間,以100億元的經費自行發展運載火箭,自行設計製造人造衛星本體,整個構想的重點為憑自己力量,完全自行發展。趙教授的構想剛提出時,政府似乎並不太有興趣,所以人造衛星計畫曾冷卻了一陣子;但過沒多久,國科會就積極起來了,只是整個方向有了極大的轉變:首先放棄自行發展運載火箭,也不再堅持自己設計製造人造衛星。於是在1991年,行政院核定「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並成立太空計畫室籌備處。1999年中華衛星一號在美國,使用美國的火箭發射升空。2002年接著通過第二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2004年中華衛星二號還是在美國,還是使用美國的火箭發射升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整個太空科技進行的方向,與成大航太所的原始構想已完全不同,既不追尋自立更生,也不追尋產業升級或者是國防自主,而是去追求:完成國家任務、建立完整衛星技術能力、進行尖端太空科學研究、推廣衛星應用!依照上述太空計畫室所公佈的目標來看,就可知道,我們的太空計畫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具體目標的! z [1]+jl)!vO
L_^ mL9Qs
回顧臺灣的整個太空計畫,記得當計畫首次提出時,就有很多科技界的人士在問:「我們為什麽要做衛星?」十幾年下來,在看到太空計畫室所公佈的目標之後,相信很多人恐怕依然要問:「我們到底為什麽要做衛星?」從太空計畫室所列的目標來看,確實給人不知所云的感覺。但是,怎麽說是一回事,它的實際作為,其實早已說明了是什麽力量在推動臺灣的太空計畫。 7nYs,!{z
=u Q^Q?>bc
一開始,就決定放棄發展火箭,以及自行設計製造衛星,聽說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不得不作的痛苦決定,也就是臺灣不得不在美國設定的框框中,來執行太空計畫。那麽,我們在執行的,到底是誰的太空計畫?如果美國並沒有給我們壓力,是我們主動放棄的,那就更可悲了,竟然有人揮刀自宮,只為了靠近主子,祈求主子的庇護,而不是為了練成絕世奇功,好稱霸天下?華衛一、二號上所作的實驗,有多少是為了臺灣自己的需求而設計?有多少是為了延續在美國的研究?還是為了配合美國的相關計畫?或者根本就是美國所建議的?華衛二號最後還是逃不出美國的魔掌,卻依然雲澹風輕,毫無感覺?有哪一個國家,會把成果登上國際一流期刊,當成太空計畫發展的重要成果?又有哪一個人會在意轟動全球的神舟六號有沒有登上Science或Nature?一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作為,在中華衛星改名為福爾摩沙衛星之後,終於豁然開朗。不論臺灣如何解釋福爾摩沙的意義,它在人類歷史上,就是一個殖民時代,殖民者對於被殖地的一個稱呼。當殖民主義已成為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污點時,當殖民者都羞於提起其殖民行為時 (日本除外),作為被殖民者的臺灣,竟然在太空中高舉殖民時代的象徵來代表自己,充分說明了臺灣的太空科技發展的核心真相:用我們有限且寶貴的資源,來繁衍殖民者的基因!
中華民國的太空科技以及社會上的其他領域,都應當視為一個活生生的文化生命體。一個生命體,一旦建立追尋自立更生的核心價值,將會激發強大的生命力,排除萬難、刻苦邁進,並能在完成目標之後,充分建立自尊並享受榮耀。任何對大陸太空科技發展稍微熟悉的人,相信都會很容易地看到這個過程)。追尋 (被)殖民的核心價值觀,不但無法建立明確的目標(因為是背後的主子在決定你的目標),無法激發生命力(誰願意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彰顯別人的偉大?)對民心士氣的提振,乃至於全民榮譽感的激發,不但不會有正面的作用,反而只會帶來屈辱(越努力就越失敗)。記得華衛一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時,臺灣有位元記者,很興奮地訪問了身旁一位觀看的美國人有何感想,只見那位美國人說:我從來沒看過這麽小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