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11 03:01:17瀏覽2220|回應12|推薦130 |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去年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轟轟烈烈的展開, 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中國館, 而中國館內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創意十足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我早在去年年初, 就對這個展覽十分心動, 計畫了幾個月的上海之旅, 終於在去年暑假成行, 也一償宿願的進了中國館,看到了心儀已久的"清明上河圖". 猶記得當時一進入展覽館, 第一眼看到大型屏幕上這栩栩如生會動的畫時, 心中激動不已, 不自覺的就"哇...!"的一聲叫了出來, 正在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些失態, 才發覺附近讚嘆聲不絕於耳, 原來每個人都跟我一樣興奮莫名 ! 在畫前流連許久, 真希望能再多仔細看看, 無奈團體參觀時間有限, 沒能完全盡興. 今年暑假回了台北, 正巧又碰上這清明上河圖在台北圓山展覽, 我跟老公都很興奮, 找了個機會趕快又去參觀, 這回可以不用擔心時間的問題, 我們在展場優哉游哉的仔細欣賞, 把去年的遺憾都補了回來. 記得小時候去故宮, 印象最深的除了翠玉白菜, 東坡肉之外, 就是長長長長的"清明上河圖"了. 其實我對這些古文物鑑賞, 完全是門外漢, 必須承認, 去年想要去看這這會動的上河圖展覽, 基本上是一種湊熱鬧的心態, 直到真正在上海市博參觀時, 才了解清明上河圖的一些歷史, 也才知道我們小時候在台北故宮看到的版本是"清院本", 是清朝五位著名畫家於乾隆元年完成的作品. 而真正最原始的清明上河圖, 則是北宋徽宗時期, 畫院翰林張擇端所繪, 畫家在長528公分, 高24.8公分的畫紙上, 把當年汴京城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鉅細靡遺的描繪了出來. 現在所展出的電子版本, 就是根據這幅原版的上河圖所製作出來的 根據後人考證, 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約莫完成於北宋徽宗宣和年間, 全畫分成農村, 城市兩個部分, 其中不僅有各式建築, 橋樑, 車, 轎, 船, 更有多達814個人物, 而這些人物依身份,年齡, 階級各有不同的穿著. 動作, 連表情都畫的栩栩如生, 畫中的每一個小段落, 似乎都有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 將整幅圖全部的串聯起來, 觀眾猶如走進時光隧道, 回到當年北宋的汴京城好好的來了一個重點一日遊. 這幅畫, 寫意, 寫景, 寫故事, 稱它為"曠世鉅作"絕不誇張, 而算算年代, 這畫差不多是西元1120年左右的作品, 比西方誕生於1452年的達文西足足早了300多年. 全畫開始於一個正在走進城的驢隊, 由一個小牧童帶領, 有意思的是, 畫家不直接畫出隊伍朝著進城的的方向前進, 而是畫出由牧童把第一隻驢的頭轉向進城的道路, 這個動作, 一下就把整個畫面鮮活了起來, 電子版也將這部分作成動畫, 交代的非常清楚, 讓觀眾迫不及待的想往下看. 走進城裡, 各式各樣的船支或行走,或停靠岸邊, 橋上更是擠滿了來來往往的人,有的人行色匆匆, 也有的人一派悠閒, 各式店面裡有各種忙碌不停的人, 路上還有駝著貨物的駱駝商旅隊伍, 魚貫的穿過城門. 電子版的上河圖動畫版在這裡完全表達了當時的繁華, 更精采的是, 電子版燈光一變, 還做出了入夜時分, 華燈初上, 汴京城萬家燈火的景象. 畫頁的最後, 是一處深宅大院"趙太丞家", 根據門口的廣告牌與整個的建築排場, 我們可以知道此處是個頗具規模的"醫院", 門口有人似是要進入問診, 電子版停格在此.... 而原畫作中, 緊鄰大院的門口, 有一個"揹包客"正在問路, 看似門衛的人用手往旁邊一指, "揹包客"轉頭看去他指的方向, 坐在一旁的人也饒有興致的聽著他們的對話...... 這樣的結尾, 留給觀者更多無數想像空間, 讓人感覺意猶未竟, 好想跟著"揹包客"再往下走去看看..... 張澤端版的清明上河圖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 再加上科技團隊水晶石公司的創意打造, 將這幅畫的各個細部放大, 故事化, 鮮活化, 成就了這個非常值得一看再看的展覽. 另外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蔣勳主講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導覽, 非常精采, 格友如有興趣, 可以去看看. 現在聽說這個展覽將於10/21 -12/1 移師台中, 住附近的朋友, 千萬別錯過.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