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2 10:34:32瀏覽1220|回應2|推薦5 | |
幾個月前在「全台首學」的台南孔廟,那個推倒對岸來的六十多歲使者的涉案人,前天在出庭時全盤否認犯行,並在法院前接受支持者英雄式的歡呼,為稍微平靜的二岸關係平添新的話題。在這裡我不對整件事的對錯或他有罪無罪發表評論,只想闡明一個文明世界的基本道理:「二國相爭,不斬來使」,是否能友好和善地對待不管是有多深仇大恨的敵人使者,這是判斷一個社會文化水準高低的指標。 如何接待使者 從上古先秦伊始,各方酬酢往來頻繁,特別是西周封建制度創立之後,從天子至公侯伯男,送往迎來,柔遠懷荒的禮節有相當繁複的規定。「儀禮」這本書便記載得相當詳盡。以後各朝各代,凡當天下粗定,之乎者也的儒生一定又會準照前代衣冠,頒布另一套禮節。特別舉以下二個例子與大家分享。 按盛唐定制,皇帝宴蕃國使,要遵循以下的規矩: · 皇帝戴著特殊的高帽子,穿深色紗袍;司儀一人站在東側的台階上,另二個助理司儀站在台階下 (協助典禮進行;又,怕場地太大,必要時扯著嗓門幫腔,傳達典禮進行的程序) 原文:「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典儀一人升立東階上,贊者二人立於階下。」 · 大夥兒站定位之後,司儀發令:「請坐下」,台下二個助理司儀跟著傳播「請坐下」的指令;與會人等要先低首俯身,然後就座 (注意這是像坐日式的榻榻米般的「跪坐」) 原文:「上下立定,殿上典儀唱:『就座。』階下贊承傳,上下諸客皆就座,俛伏,坐。」 · 東西來了可不能隨便吃喝,每一步驟都要宣達,謝恩之後方得享用。司儀會喊:「酒來了,請起立;菜來了,請起立。」 原文:「酒至,興。」「食至,興。」 看來古今中外的政治飯都一個味道:囉唆又不好吃。 而明朝的制度,接待蕃國使的規矩又更繁複些,比較有特點的是: · 外國使節到了接待的賓館後,由首都地方助理官員 (級別應比台北市副市長低,大概相當於台北縣副縣長吧!) 出面接待。第二天由中央副部長級官員請吃飯後,再教導他們學習覲見皇帝的禮儀三天,然後選一個好日子準備「面聖」。 原文:「凡蕃國遣使朝貢,至驛,遣應天府同知禮待。…,習儀三日,擇日朝見。」 · 見了皇帝的金面,使者當然要下跪。旁邊的傳令官員代問:「你來的時候,你們國王身體好嗎?」使者回答,再將上半身貼地表示尊敬,然後站起來,再跪拜。傳令官員再說:「皇帝還有命令。」使者再跪下。(關節與腰力要好喲) 傳令官員又代為宣達:「我們大皇帝問候貴使者遠道而來辛苦。」使者當然要表達感激涕零,再表演一遍「上半身貼地,站起來,再跪拜」的體操。傳令官員向皇帝報告使命已達,使者再跪拜四次。行禮完畢,皇帝才起身離去。原文:「使者跪,宣制曰:『皇帝問使者來時,爾國王安否?』使答畢,俯伏,興,再拜。承制官稱有後制,使者跪。宣制曰:『皇帝又問,爾使者遠來勤勞。』使者俯伏,興,再拜。承製官覆命訖,使者復四拜。禮畢,皇帝興。」 注意:中國大皇帝可是沒甚麼時間跟這些蕞爾小邦使者囉嗦的!(有齣韓劇竟然演出李朝太子背對著中國皇帝,大放厥詞的鏡頭…不值一駁。) · 皇帝請吃飯,添酒九次,上菜五次,大樂器小樂器一齊奏鳴,同時有歌舞團。原文:「凡錫宴,酒九行,上食五次,大樂、細樂間作,呈舞隊。」(不過當時流傳一句意思等同於「不中用」的俗語:「光祿寺茶湯,教坊司婆娘」,所以這歌舞可能也不太好看…) · 若是使者有頭有臉,宰相也會在報備之後,設宴款待使者;場面當然不能超過皇帝:添酒七次,菜只有五樣,奏樂,同時有雜耍戲劇表演。原文:「宰相請旨宴勞,則酒七行,食五品,作樂,雜陳諸戲。」 · 如果是皇太子請吃飯,就更收斂一些:添酒五次,菜五樣,奏樂但就沒雜耍戲劇好看了。原文:「皇太子錫宴,酒五行,食五品,作樂,不陳戲。」
一笑之仇 使者不能隨便對待,而有時侮辱使者的代價異常慘痛。西元前593年,正當春秋時代,晉國、魯國、衛國和曹國的使者到齊國親善訪問。齊頃公接見他們四個人後,回到宮中,見到他的母親,忍不住笑出聲來。他的母親問他原因,齊頃公說:「今天接見了晉、魯、衛、曹四國的特使,沒想到晉國使者郤克是個駝子,魯國使者季孫行父是個跛子,衛國使者孫良夫是獨眼龍,曹國使者公子首是個禿子。四個人在一起,非常可笑。」齊頃公的母親覺得很有趣,嚷著要一探究竟。這齊頃公是個孝子,他想好好讓母親笑笑,於是分別找了一個駝子,一個跛子,一個禿子和一個獨眼的人,去做這四位使者的第二天進宮導引的「行人」。而安排母親躲在簾幕後面,一睹這絕妙好戲。 晉國的郤克一開始並不覺得有任何異狀,只是在參拜齊國國君完畢後,聽到一聲輕笑,他抬頭一看,似乎簾幕後有幾個女人的身影。退下朝來一打聽,才發現自己當了別人的老萊子。郤克發覺自己被羞辱了後,發誓說:「不報此仇,不再渡黃河!」接著就積極連絡各國,發兵復仇,先敗後勝,千萬人肝腦塗地,齊國也幾乎亡國。 座上嘉賓被煮熟─酈食其 作為一個使者,不僅要儀表得體,言詞便給,還要才思敏捷,方能「不辱君命」,讓主人有面子。論語雍也篇裡面記載了一則孔子稱讚「良使」的故事。衛國大夫蘧伯玉派了一位使者拜訪孔子,孔子問他:「請問蘧老夫子平常在忙什麼呀?」如果是一般的人,大概就會講些吃飯睡覺讀書做官之類的流水帳;可這使者回答的相當得體:「我家主人正在身體力行,努力想要減少自己犯的錯,可惜還沒能做到滿意的地步。」這才是配得上學問禮儀名滿天下的孔子的回答!從這回答使者也巧妙地拉抬了主人的地位。原文:「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不過使者出國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人頭落地並不少見,有的時候東道主一翻臉,使者被滾水煮熟的例子也有。例如漢初的酈食其。這個人滿腹經綸,狂放不羈;有點書呆子氣,又有幾絲迂腐。六十好幾的人,卻不甘在亂世蟄伏,於是仗劍求見劉邦。劉邦看他像是個讀書人,心想沒空搭理這種腐儒,所以派人傳話:「我們主公正忙著爭天下,沒空見讀書人。」這下惱了這老先生:「去,去告訴你家主人,我是高陽地方來的酒國英豪,不是讀書人!」這下才得到見面的機會,成為漢方的謀士。劉邦就是能善用各色各樣的創業之主! 後來酈食其代表漢方出使齊國,勸說投降,本來已經成功,但在燕地的漢大將韓信卻背約進攻,齊軍猝不及防,全面潰敗。臨走之前,以為酈食其是被派來「詐和」行那緩兵之計的亡國君臣,就在大殿上支起鍋來「烹」了這使者。不曉得是不是酈生在齊國吃的肉太多,齊國人要他還一點出來罷! 剃掉使者的鬍子導致亡國 除了使者的人身安全該受保障,還不能亂刮使者鬍子。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起因就是花喇子模無禮地殺了蒙古的商隊,還侮辱了蒙古來使有關。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聽說西方有一個強大的花喇子模國,就寫信表示親善,希望友好通商。信中稱呼該國國王穆罕默德 (並非那位伊斯蘭教的先知,只是同名) 為「在我子之中,我最喜愛者」,沒想到這稱謂卻傷了他的自尊心。後來有一支450人的蒙古商隊,被花喇子模的邊境守將誣指為間諜,全數謀財害命。成吉思汗派出三名使者要求解釋,被剃鬚侮辱後逐回。這才引起了蒙古的第一次西征。 西征的結果大家都曉得,花喇子模亡國,輝煌的學術重鎮撒馬爾罕化為坵墟。 柏楊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國家衰弱就是一種罪惡,不承認衰弱又橫挑強鄰,更是不能原諒的罪惡。 另一個例子是:金朝滅亡前,禁衛軍「飛虎卒」,一時衝動,把來談和的蒙古使者唐慶和使節團殺掉,結果金哀宗不忍心處分這批「愛國戰士」,付出的代價就是亡國。還有一個例子:元朝初年伯顏平宋,原本可能允許南宋以像高麗般的藩屬存在,但前後二批使者廉希憲和張羽都被「愛國心」沖昏頭的軍人殺掉。文化較低的蒙古人發現:他們的敵人看起來衣冠楚楚,其實是無比殘忍的野蠻人,而冀圖野蠻人遵守條約的約定是無法想像的事。四年後南宋終於亡在崖山的海上。 柏楊對這件事的評論值得深思:狂熱一但到了靠流別人的血來表達自己忠貞的地步,就變成一把雙刃劍,可傷害自己,也可傷害別人…強烈的愛國心是可敬的,但只用別人的生命表達它,這個愛國心就不純潔,有邪惡的成份在內!那些自稱「愛台灣」的朋友,你們聽見了嗎? 使者就是間諜 當然使者有著黑白二面。表面上他是親善訪問大使,但也會「順便」做點情報蒐集的工作─間諜。孫子九地篇說:「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意思是一但戰爭發動,關隘都該封閉,停止使者往來,以免軍機外洩。 特別是近代日本的使者,都背著了解敵情的使命。滿清末年,曾經迴光返照般地培養出一支號稱世界第五的北洋艦隊,引起日本人無比的嫉妒。北洋艦隊1886年訪問日本時,發生長崎事件,就是這種嫉妒情緒的反響。事件裡日本警察與浪人圍殺上岸休假的中國軍人,市民還從樓上澆潑滾水,丟擲石塊,導致二十餘名中國水兵死傷。可是那個年代日本還是自認技不如人,所以道歉賠錢了事。 到了1891年,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率定遠、鎮遠二艦到日本橫濱訪問,被上船作客的日本使者發現:軍艦像洗衣店。象徵威力與光榮的大炮,砲管上竟晾滿了衣服被子,日本人因此斷定:中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同樣地,1904年日本海軍軍官也在俄國軍艦的大砲上發現灰塵,由此斷定:若日俄開戰,日本人是可能贏的!結果二場戰爭的結果都如日人所料,精神戰力勝過了物質。 不過附帶說一句:如果過度強調敵人精神的軟弱與懈怠,以為我方的不怕死精神可以壓倒一切,不免見樹忘林,走火入魔;日本對美國的開戰就是如此。特別是珍珠港事變以後,日本國內充滿著:「美國已近崩潰邊緣」、「紐約宛如死城」、「美國婦女被迫進工廠做工」等想像式的情報。後來中途島一戰全軍盡墨,日本人還對「美國飛行員竟然不怕死」大感驚訝!別太迷信精神的力量: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成功的方程式有千百種,但失敗卻很容易! 借刀殺人使者─反間計 使者的妙用還不止當間諜。楚漢相爭的時候,就有一樁血淋淋的反間計例子。項羽兵強力大,壓著漢軍在滎陽成皋一線打,劉邦陣營一直苦思如何反轉劣勢。足智多謀的陳平發現:楚方肌肉雖大,但缺腦力,唯一的策士,只有被項羽尊稱為「亞父」的范增。於是便導演了一齣「亞父使」與「項王使」的戲,離間了項羽唯一的謀臣范增。 這齣戲的劇本場景編排其實不複雜,項羽派了使者來訪,漢方招待。首先搬出龐大陣仗─以「太牢」款待。這是一種款宴尊貴客人的最敬禮,以全牛、全羊、全豬,現場割烹最美味的部分饗客。正當主客情意綢繆之時,項羽使者說了句:「項王問漢王好!」早被交代妥當的劉邦一聽就變了臉色,自言自語:「怎麼,你是項羽派來的使者,不是亞父派來的?」說完拂袖而去。太牢立刻撤去,使者被帶到另一個小房間,換上粗劣的飲食,並被非常不禮貌地對待。回去之後,這個使者自是加油添醋,一一報告,頭腦簡單的項羽就對范增日見冷淡,逼得他自行求去,幾個月後就病死了。楚方也因為失去了這唯一的腦力,雖然百戰百勝,但處處被動,愈戰愈弱,最後項羽也只有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明末還有一段令人唏噓的反間計史事─崇禎皇帝中了反間計,讓舉朝倚為長城的袁崇煥冤死。這是袁崇煥的個人悲劇,也是明王朝的悲劇。1629年,「後金」國主皇太極帶兵入關,燒殺焚掠,直逼北京。當時都督山海關外寧遠城的袁崇煥自帶九千騎兵,千里入衛,大敗後金軍。可是在這場失敗中,後金擄獲了二個寶貝─「提督大壩馬房」,也就是專幫皇帝養馬的的太監楊春、王成德。衝著崇禎皇帝最聽太監的話,熟讀三國演義的皇太極,當下便按「群英會蔣幹中計」那一套依樣畫葫蘆。 兵敗的第二天,皇太極派了二個參將「監視」俘獲的太監,故意在他們面前「高聲」耳語,像是「今日兵敗,是皇上早就設計好的,目的是為了讓使者跟袁崇煥的人搭上線,『那件事』就快要做成了云云」(原文:近陣獲明內監繫所並坐,故相耳語云:「今日撤兵,乃上計也。頃見上單騎向敵,有二人自敵中來,見上,語良久乃去。意袁經略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當然不久之後,這二個太監就「剛好」逃了出來,而袁崇煥就這麼成了剛愎自用的崇禎祭旗的祭品。 說到袁崇煥,這真是個令人低迴仰慕的好男兒。他是文官,但絕不是白面書生。早年在福建做知縣,清正廉潔,苦民所苦。當明廷下旨盡棄關外之地時,只有他拒絕撤退,發出「獨臥孤城以當虜」的豪語,進而締造明末僅有的寧遠大捷。他也有超人的膽氣與體魄,有一次民房失火,他上屋指揮救火,飛簷走壁,如履平地。他有一首與朋友酬答的「邊中送別」的詩,詩不算好,可忠肝義膽的氣魄洋溢行間,值得一讀: 五載離家別路愁,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囉唆了半天,其實要講的只有一句話:來者是客,別在自己家裡耍狠,讓該談的在談判桌上解決吧。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