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國之魂
2009/03/11 11:20:07瀏覽4874|回應39|推薦11

        文明的進程就是從蠻昧激情到可以坐下來說道理,他想。最近看了幾則對岸網友的留言,他不由得不憂心忡忡:我們這個民族,究竟可以為這個地球留下甚麼?如果所謂的大國崛起,只是複製著過往帝國主義式的作為與想法,me too, me three」般地稱霸,這樣與一百年前日本的「脫亞入歐」又有甚麼差別?

 

        像是頑皮的小男生,手上拿了玩具槍,大家哈哈一笑,覺得他天真有趣;可是倘若他手裡的是真槍實彈,這下麻煩就大了。大國的崛起,如果只是口袋裡多了幾塊錢或地底下多藏了幾顆核子彈頭,就嚷嚷著「光榮復興」之類的濫調,對於全人類絕對是有害無益的。

 

        我們準備好了嗎?他在部落格裡寫下:「當舉世皆衰退而中國一枝獨秀,當責任與權力趨於均衡的那一刻,大國的國民們做好準備了嗎?大國之魂在哪裡?」

 

        「或者更直接地說:如果你們批判法西斯,疾視美帝俄帝,高唱『有中國特色的XXXX』,首先要做的功課是:了解『中國』到底是甚麼。橫亙上下幾千年,中國思想裡的理想境界在那兒。你們,醉心於大國蓬勃成長中的『力』的朋友們,到底知不知道共產主義之前的中國是甚麼樣子?」

 

        大概不知,或者至少不熟。不然不會不曉得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說過「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還有,就算打了勝仗,仍然「戰勝以喪禮處之」,因為兵凶戰危,如果有「光榮」這回事,那也是在於戰後的和平,而不是在斬刈殺伐這件事情本身。

 

        還有,你們應該不會不知孔子說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也不會不知道孟子的「以力假仁者霸」的訓誨。

 

        為什麼比拳頭大這件事情會被認為跟民族自尊心有關呢?在學校裡打架的孩子不是都會被丟到教室後頭罰站嗎?難道這又是另一個「竊國者侯,竊鉤者誅」的反例?看看杜甫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咸陽橋」;「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或者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我們這個民族,自相殘殺所流的血,還不夠澆醒所謂民族主義者的春秋大夢?

 

        西元前146年,羅馬攻陷迦太基,所有未死的市民都被出賣為奴,侵略軍的士兵用犁剷平全城,並灑鹽驅邪。歷史學家波力比維斯親身目睹了這座歷史名城的滅亡,他描述了當時的情景:「西比奧 (羅馬統帥) 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的迦太基,這個城市自建國以來,歷經七百年繁榮興盛的歲月,就此毀滅,化為一堆瓦礫。西比奧說出了荷馬敘事詩中特洛伊將軍赫克特的一句話:『總有一天,特洛伊,國王,及所有跟隨他的戰士終將滅亡。』他轉向波力比維斯,握著他這位希臘好友的手說:『波力比維斯,曾經繁盛一時的帝國,今天卻滅亡了。我們正躬逢其時,但我胸中並無勝利的喜悅,反而哀傷著有一天羅馬也會步上同樣的後塵。』」

 

這種「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的道理,老子也跟我們講過了: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能以大事小,才有道德高度的「軟實力」;「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姿態要低,「絕不當頭」。那麼外交政策該服膺甚麼哲學呢?「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切忌逞強鬥狠,因為「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朋友,讀點古書吧。如果讀不懂古書,至少可以看看先行者孫中山的話:「我們要學外國,是要迎頭趕上去,不要向後跟著他。譬如學科學,…所謂後來者居上,…中國到了頭一個地位,是怎麼樣做法呢?中國古時常講濟弱扶傾,因為中國有了這個好政策,所以強了幾千年,…如果中國強盛起來,也要去滅人國家,也去學列強的帝國主義,走相同的路,便是蹈他們的覆轍。所以我們要先決定一種政策,要濟弱扶傾,才是盡我們民族的天職。」

 

濟弱扶傾,你們要記得,你們要懂得,你們要做得!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2732202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宋帝国
聽我說兩句
2009/03/12 16:38

我是對岸的人~~

你的擔心我理解,但是你要知道對岸這個政治體(Republic)太大了~

13億人口,確實不好管~~~我們確實渴望民主

但是當前中國仍然有近8億農民,他們生活非常貧困,遠遠不是台灣人能想象的那種貧困,而且即使是剩下的5億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并不是那么富裕,只是剛剛能過上小日子。

民主的推動是需要有經濟力量為前提的~~

戰後的日本,雖然在美國的壓力下推行了民主制度,但是真正的民主確立是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是在經濟已經非常發達的情況下~~

說實話,共產黨也很頭疼,這么大個國家,一旦有變動,那么必然是亂成一團。你應該知道文化大革命吧。中國的變動是13億人一起動,多么可怕。

只有在經濟非常發達了過後,民主自然就會到來~~而今天中國所進行的教育,也是沒有辦法之舉,這么做完全是為了把思想早就是一盤散沙的中國團結在一起。

說真的,中國早就具有民主的根基了,我們這一代人(90年代以後)早就不相信什麽亂七八糟的XXXX了,而我們前一代(80年代以後)也沒有什麽思想。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沒有錢,我們很窮。當到了21世紀中期,我們的父輩死去了,中國絕對會是另外一番景象~~你要相信,中國人并不是傻乎乎的,不會傻到去信仰德國人創造的空想主義,我們現在只是在利用它而已,時機一到,自然就拋棄了~~

請你理解中國,相信不久以後,中國內地的價值觀將和全球華人一樣,而中華大統一也就不是政黨做的事了~~~~~

本人系對岸~~

曉煒(wuyiutang) 於 2009-03-12 21:59 回覆:
謝謝您,您的立論中正而公允,受教。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太理想主义了~
2009/03/12 16:31
我没有作者这样引经据典的本事,但是我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其实作者说的就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问题。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做基础,你要人家坐下来跟你讲道理,可能吗?
曉煒(wuyiutang) 於 2009-03-12 22:00 回覆:
您也喜歡冉閔麼?

封狼居胥
妇人之见
2009/03/12 14:36
当你的够强大, 再修文德, 远人自然会来之. 就算你不修文德, 他们也不敢不来的.
当你弱小的时候, 无论文德如何修也不会有人来. 试想一下, 伊拉克这样的国家, 文德修得再好美国会理他吗? 不被老美打已经可以偷笑了.


2009/03/12 14:12
楼下的“笑一笑”不知道是不是我历史老师,讲的和我们上课的一样,“崖山之后无中华”好像前几天才讲的

笑一笑
昨天的讨论
2009/03/12 14:04

昨天和人讨论说,中华几千年来,多少次异族入侵,我们也多少次打败游牧民族,可是为什么汉人就不能彻底打败北方的牧民,使之永不为患呢?

那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讲究以德服人,讲究仁义。可是牧民们却是崇拜强权“畏威而不怀德”,其实不单北方的牧民,凡是不是同一个民族的,仁义都只是在你强大的时候用来粉饰还有点用,其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你举罗马的例子,那么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例子,汉朝对于投降的南匈奴难道不是“既来之则安之”吗?后来怎么样?汉人在北方被屠杀得成了少数民族!唐朝强盛时,对游牧民族难道不够好吗?后来怎么样?蒙古屠杀的汉人数千万计!“崖山之后无中华”!难道明朝不是讲怀德附远吗?对牧人和对汉人一样的政策,结果怎么样?汉人从一亿减少至四千万!一部汉史多少痛!

中国的确也有许多次内乱,造成许多痛苦。但是,像以上所说的大规模的人口减少,几乎都是异族所为!

所以,你强大的时候,恃强凌弱也好,怀德附远也好,效果都是一样的,你怀德人家不会感谢你,你欺负了别人别人也拿你没有办法,但是你一旦衰落了,没人会来可怜你,只会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说道这里,想起韩国,历史上中国多少次帮他抵抗日本侵略,并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吧?可是卢武铉说:“中国是历史上唯一侵略韩国上百次的国家."


nobody001
回应001
2009/03/12 12:53
讲得好,现在确实这边干得不地道,也许生活会变好,可总觉得缺少温馨。

国不国
国不国
2009/03/12 12:42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们这个民族会对世界造成什么破坏,因为你的对岸所推崇的和你一样,现在孔子是正面人物。民族主义者不受重视,但是我们希望中国能有鹰派的声音,因为中国对外实在太软弱了,最近菲律宾非法侵占我国领土,但是除了嘴皮子上喊“抗议”,却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让人家看笑话。

国不国
国不国
2009/03/12 12:09

孔子不是每个时代都吃香的,如果现在势态并不适合儒家思想呢?

春秋时,孔子不是经常失业吗?

如果现在没有经济危机,当然没人会支持战争。


free
不想寫標題
2009/03/11 14:27

哇, 
值得推敲"濟弱扶傾"的意象描繪.
如果是中華民族的天職, 哪就很有意思了.


猶如Great Expectations一書中“豬”的不同語喻描繪;
對逃犯者, 是慰藉身心的食物與存活.
Pip而言, 是求生存與仁慈同理心延伸.
於聖誕大餐上, 理應是温馨節慶的共享食物,
卻為Pip的姊夫Uncle Pumblechook, 宣稱是社會階層的表徵.
(同時, 也讓Pip首次聽到自我成長的概念.)

難道,
誠如Dickens說, that human beings embrace self-interest rather than kindness and sympathy?

實在, 不寄於任何期待.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