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擊敗獨裁者的最佳方法
2022/05/08 00:31:06瀏覽1277|回應5|推薦13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曾說:俄國是一個不能用武力征服的國家。他說:

「這樣的一個國家只能利用其本身的弱點來加以征服,亦即利用其內在分裂的效力。為了打擊其政治組織的此種弱點,對於這個國家必須做深入其內心的煽動。」

J‧富勒將軍加註了一句:「換言之,俄國只能從內在的戰線,加以征服。」

這個十九世紀初的洞見,後來在二處得到驗證:1905年的日俄戰爭,與1917年的共產革命。1905年的日本不惜耗費鉅資,在帝俄核心聖彼得堡、黑海軍港等處鼓動革命勢力,腐蝕了萬里之外的遠東俄軍的戰志與戰力。1917年,德國的參謀本部以「密封」的火車將列寧等革命分子,像病毒般偷渡回俄國,顛覆帝俄政府並破壞俄國的戰爭能力,間接促成了影響二十世紀百年歷史的十月革命。

從歷史來看,俄羅斯巨人,就像白樺林一般,很難直接砍倒,但總會從內部朽壞。這個道理,也與孫子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相通。

除了俄國,納粹德國的發跡與敗亡的教訓,也足以讓今人思考:以何種方式對抗侵略成性的獨裁者最好。二戰同盟國所提出的,要求德意日軸心國「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固然口號華麗鏗鏘,卻毋寧使軸心國人民退無可退,加深了抵抗到底的決心,讓他們無奈地被迫與獨裁者站在同一陣線。

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常被認為是失敗主義與姑息養奸的最佳案例。在坊間的歷史解讀裡:英國首相,怯懦的老好人張伯倫屈從了希特勒的要求,導致納粹氣焰大張,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相反地,一直主張強硬政策的邱吉爾被視為英雄,是領導英國人民度過危機的舵手。

實情真是如此?

當邱吉爾以其諾貝爾文學獎層級的詞藻,將英德之間的紛爭描述為「善vs惡」的決鬥時,他就等於將德國人民和所有足以代表德國的事物,與獨裁者希特勒畫上了等號。

而張伯倫在慕尼黑危機之後,到他卸任首相前的短暫歲月裡,始終重視從納粹德國內部,鼓勵反對勢力,發動反抗的重要性─特別是德國軍方的反希特勒勢力。

在1938年的8、9月間,德國的反對勢力已經與英國外交部取得聯繫。1939年9月,即使在對德宣戰之後,張伯倫在對德國人民的廣播中還說:

「德國人民們,在這次戰爭中,我們不是向你們作戰的。我們對你們毫無惡感,但我們想打倒的,是一個暴虐的政權。」

在波蘭敗亡之後,回覆希特勒和平提議的答覆中,張伯倫也如此宣稱:

「我們無意剝奪德國在歐洲的合法地位……一旦時機來臨,我們會透過談判與協議的方式尋求解決。我們絕無報復動機……我們對於德國人民不會提出任何足以傷害其自尊心的要求。」

1940年2月,英國外交部的二位代表,在瑞士Ochy會晤了德國反對勢力的代表,並呈交英國的五點建議與保證,其中包括:

1. 英國政府保證:當德國反對勢力採取行動而引起危機時,決不趁機在西線發動攻勢使德國在軍事上陷於不利;
2. 英國政府宣布:將與一個對持久和平具有信心的德國政府合作,並給予必要財政援助

如果大戰能終結在1940年,會少流多少血?會不會日後蔓延世界的共產革命慘禍,也能被部分遏抑或是消弭?

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聽見「不以俄國人民為敵」的聲音。反而,以牙還牙,血債血還的嗜血聲調,比較符合鄉民「爽」的標準,比較符合國際軍火集團的財務預測。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74044342

 回應文章

假博
2022/05/08 17:09

假博是法醫死人賺飽寶


nuitgras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08 11:17
英語系國家對俄國、德國,這兩個白人(壞蛋)國家,恨之深,欲除之而後快。

文中的西方兵聖,大師名:馮(von)•克勞塞維茨,卻是德國人(普魯士人),曾參加1812年俄國的衛國戰爭,即對抗拿破崙的俄法戰爭,為俄國軍團效命。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08 08:41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08 08:39
冤冤相報何時了?風波幾時休?逞一時之快的人,總是佔大多數。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08 07:25

俄羅斯貓都禁了,西方人看到俄羅斯就不爽,怎麼只會針對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