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1 15:27:37瀏覽3455|回應3|推薦32 | |
二00四年春天,到山東菏澤和河南洛陽看牡丹,聽說往登封的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即轉往嵩山腳下去參觀少林寺。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四九五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可看的文物,與值得傳誦的傳奇故事,自是不少。而其中最令我印像深刻的,卻是兩隻馱負著石碑的贔屭。 相傳贔屭是龍的兒子,是一種巨鼇,也就是海中的大龜。根據辭書說法,所謂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其中贔屭力大無窮而好負重。因此,古時候豎立石碑,尤其是皇帝或王公大臣所書刻的石碑,便以石雕贔屭做為基座,以張顯立碑者的地位。 在少林寺眾多的碑石中,大多採方形基座,只有少數由贔屭馱負。參觀時,各旅行團的導遊,必定引導遊客到其中一隻贔屭旁邊,說明贔屭是龍的兒子,是個大力士,再重的物品牠都能夠背負,因此大家只要用手去撫摸贔屭的頭部,自然地會從贔屭身上汲得精氣神,使自己身強體壯,無病無恙,長命百歲。 旅行團多,遊客人數不少,往往圍擠成一團,爭先恐後地去摸那隻大石龜的頭部。有人從其他遊客隙縫間伸出一隻手摸過了,也許覺得汲取的精氣神或有不足,硬是再擠進身子,用兩隻手掌在那石雕的贔屭頭上搓了好幾個轉轉,才心滿意足移開腳步。母親入境隨俗,摸了說希望能祛除她偏頭痛的老毛病,也要我去討個健康。 於是,這隻贔屭的頭部,多年來已被遊客摸得光溜晶亮,部分雕刻紋路漫漶模糊,頭頂甚至不知何故被削掉一大塊。 等我在寺內繞了一大圈往回走的時候,卻發現那隻頭部油亮的贔屭附近,另有一隻同樣馱負著大石碑的贔屭。這一隻石雕贔屭的頭部和身上各部位,色澤看來有些暗淡,卻都保存著岩石特有的粗糙質地,遍佈那種好像能夠透水和呼吸的細孔,所有的雕刻紋路凹凸分明,每一道凹槽間都積藏著淡綠的青苔,顯然很少被人撫摸過。 我想,這一隻未獲遊客垂青的贔屭,所以被人冷落一旁,除了牠蹲伏的位置與遊客遊覽步道有些距離,牠昂首的角度似乎也不及先前那隻贔屭大,因此較少引人注目。朋友看我楞在那兒,問我怎麼回事,我不自覺地嘆了口氣說:「這就是際遇哪!」 朋友以為我在為這隻被冷落的贔屭抱不平,我說我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請朋友再多觀察這一隻贔屭的神情,然後我告訴他這隻贔屭因為少了遊客騷擾觸摸,神態從容,有一股說不出的悠閒自在。 當那陽光和柏樹枝葉的影子,在牠的身上輕輕拂來拂去時,從牠半瞇著的雙眼和略微上翹的嘴角,彷彿可以看出來牠已經感受到陽光和樹影在幫牠搔癢哩! 朋友朝我笑,笑聲由鼻孔裡噴出來,顯然對我的說法不以為然。 我說,你要是不信,再過三五百年後再來看牠們,那隻每天受到遊客青睞撫摸的贔屭,眼睛、鼻孔、嘴巴可能都會被搓摩得辨不出形貌;而這一隻被人冷落的贔屭,可以預見的,必定還是從容自在地馱著這塊大石碑。 ──原載《中華日報副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