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昨天在彰化開幕,教育部長蔣偉寧致詞時,勉勵台下參加科展的學生,「科學這條路並不好走」,從事科學研究要能享受孤寂。在國家需要更多人才投入科研,這番話讓人覺得缺少鼓勵的味道。
現今國家社會的問題,都和科學有關,例如瘦肉精的安全與否,氣候變遷的原因和因應,經濟的創新等等。偏偏很多國家領導人都是政治或法律出身,如果沒有很好的科技幕僚或固執己見,所做的決策可能不利科學發展。
有鑑於此,美國科學社群對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出了一份科學問題問卷,根據兩黨的回答來評定那一黨比較懂得尊重和根據科學來施政。
這些問題包括:如何讓美國在科技創新上繼續領先、如何處理氣候變遷、研究經費的贊助、傳染病和生物戰的預防、科技教育、能源問題、食物短缺問題、淡水問題、網際網路、海洋的健康、科學政策的制定、太空探索、自然資源、疫苗和公眾健康。這些很多也是國內面臨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想,教育部應該多多鼓勵學生投入科學的領域,尤其是女生。
國內外傑出的女科學家典範非常多,例如吳健雄博士,被譽為「中國的居禮夫人」。又如,最近過世的美國第一位女太空人莎莉賴德,生前為鼓勵女生參與科學研究不遺餘力,成立基金會、寫書來鼓勵女生進入科學領域。
國內有很多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平時應該多多發聲,鼓勵女同學進入科學的領域。國內的科學界對於國內的各種問題,也應該多多從科學的眼光來發表意見,不要老是讓政治凌駕科學真理。
民國八年五四運動提出要追隨「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其中民主已充分追隨,但科學的精神,可能還需要國人在各方面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