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6 20:22:18瀏覽719|回應0|推薦1 | |
歷史新聞/放血療法的西醫觀點
【聯合報╱許維志(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2009.11.06 05:29 am 編按:本文原刊登於【2001-04-30/聯合報/34版/健康】 日前在一場談論中風的通俗演講中,我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身旁有人發生中風,你會先打一一九求救,還是先放血?」儘管身為神經科醫師,早已明瞭「中風放血」這個觀念已經成為民間療法的顯學之一,但是我預期中的答案是:「先打一一九再放血。」 沒想到,現場數十位民眾的回答聽來充滿著自信:「先放血!」彷彿,我問了一個類似太陽從東邊還是西邊上來的問題。 嚴格說來,西方醫學的放血療法(bloodletting)可以回溯到西元兩千五百年前的埃及人。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對於放血的狂熱達到頂點,此時,放血療法是當時醫學界的主流。放血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切開表淺的靜脈,另一種是將水蛭放在可能的病變處上方,讓水蛭吸飽了產生病變的「壞血」。 當時各式各樣的症狀都可以放血,小至頭痛背痛,大至高燒或者中風(可見對於中風病人不但中醫放血,西醫也放血),甚至每到春季,都會有民眾要求醫師放血以求強身保健。 英皇威廉四世,是鼎鼎有名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父親。維多利亞女王六個月大時,威廉四世就去世了。整個過程看來,顯然又是放血惹的禍。一開始僅僅是感冒引起的喉嚨細菌感染,當時他五十二歲,身體狀況良好,應該有機會自行恢復。然而,御醫將水蛭放在他的胸前放血,隨著肺炎發生和病況惡化,醫師進一步將血管切開以放出更多的血液。在感冒兩個禮拜,御醫的努力放血之後,威廉四世終告不治。此時,他的體內被放了將近五公升的血,這是全身血量的四分之三。 十九世紀末期,西方醫學的放血療法逐漸走入歷史。由於統計學的興起,終於讓醫學界發現,放血事實上沒有想像中的效果,一項無效的治療根本禁不起這樣的檢驗。 演講最後,有民眾還是堅持中風一定要放血,因為「我們放的是指頭的血,和外國人放的方法不一樣!」 眾生默默,而我無言以對。 【2009/11/06 聯合報】@ http://udn.com/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