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6 09:43:15瀏覽405|回應0|推薦5 | |
菩薩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寶雨經卷四。即: (一)行施不隨他教。 (二)持戒不隨他教。 (三)修忍不隨他教。 (四)精進不隨他教。 (五)靜慮不隨他教。 (六)般若不隨他教。 (七)行於攝事,能攝一切有情。 (八)能解迴向。 (九)方便善巧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復能示現於最上乘而得出離。 (十)不退大乘。 (十一)善能示現於生死涅槃,而得安樂,言音善巧能隨世俗。 (十二)智為前導,雖現前起種種受生,而無所作,離諸過失。 (十三)具足十善身語意業。 (十四)為攝諸有情,恆不捨離,常能忍受一切苦蘊。 (十五)能為示現一切世間之所愛樂。 (十六)雖於眾多苦惱愚夫及聲聞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寶堅固清淨莊嚴。 (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時,以繒及水繫灌其頂。 (十八)能不捨離諸佛正法示現悕求。 又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六離世間品出菩薩十不共之說,與寶雨經所載雷同。奮迅王問經卷下亦出菩薩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與前載相通者。〔自在王菩薩經卷下、華嚴經疏卷五十二、大乘義章卷十六〕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